分享

长达14年的美国“禁酒令”始末

 细雨青衫 2023-01-03 发布于重庆

长达14年的“禁酒令”

美国史上第一条被废除的法案

12/7 SAT

                         @ Shenzhen Peacock

图片

    其实,美国禁酒令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当时的美国社会,主流舆论一直呼吁禁酒,原因是他们认为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也是导致美国至1910年之后,犯罪率急剧上升的重要根源。

     除此之外,“禁酒令”的最终颁布与“女权”运动以及宗教运动也是分不开的,“女权”组织们认为,酗酒为导致家暴,所以必须禁酒来保护妇女的人身权益,而宗教组织则认为,饮酒会导致社会道德及思想的堕落。

图片

    1913年2月3日,美国宪法第16条修正案通过,批准联邦政府征收所得税。有了新的税收来源,联邦政府对酒类税收的依赖性就会降低。对主张禁酒人士而言,这无疑是促进“禁酒令”绝好的机会。

    当年12月,“基督教女性戒酒联合会”和“禁酒联盟”的人马就云集国会山,他们游行要求国会制定禁酒令修正案。如果他们成功,那么“禁酒令”就被置于宪法之中,而此前还不曾有过“宪法修正案”被废除的先例。

    尽管很多人都支持“禁酒修正案”,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出于“禁酒”的目的。

    安德烈·卡耐基和亨利·福特支持禁酒,是因为他们觉得酒精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工人们也支持禁酒,因为他们坚信酒精是资本家剥削他们的圈套之一。社会学家们支持禁酒,因为觉得是酒精妨碍了黑人的进步;南部的白人支持禁酒,是因为他们认为是酒精让黑人变成了“畜生”。总之,一切的锅都可以甩在“酒精”头上,如今酒精就成了“替罪羊”。

图片

反讽漫画:酒桶举着“我们使人贫穷”、“我们反对进步”的牌子,至于中间“德国佬”完全是利用反德情绪

    没过多久,世界大战打响了,特别是在“卢西塔尼亚”号事件之后,美国上下普遍存在仇视德国的情绪。

    由于德国啤酒太过出名,且许多德裔从事酿酒行业,于是酒类也又被带入了旋涡的中心。一时间不喝啤酒成了美国人的爱国象征,而反对禁酒的德裔则完全被排除到了“民意”之外。 由于战争时期粮食的重要性,用粮食酿酒也被视为一种浪费。禁酒联盟很好的抓住了这次机会,呼吁对粮食酿酒和蒸馏酒的销售启动战时禁令。

    1920年1月17日,Volstead Act(《沃尔斯特法令》)在北美生效·,根据其法,所有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都属违法。

    美国历史上长达14年的“禁酒令时期”开始了。

图片

△ 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令(又称 Volstead Act)

    如此“变态”的“禁酒令”,让向来崇尚自由以及工作完一天就喜欢去酒吧喝一杯放松放松的美国人大感吃不消,所以他们多次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剥夺了他们的饮酒自由权。结果“禁酒令”非但禁而不止,相反还带来了一大票社会问题。仅在禁酒当年,美国犯罪率就飙升了24%。甚至在禁令刚生效的第59分钟就发生了一起与酒有关的犯罪——有人抢了价值10万美元的医用威士忌。

图片

    禁酒令漏洞:《国家禁酒法案》禁止制造、出售、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品,但持有和饮酒并不违法。对有钱人而言,可以赶在禁酒令生效前尽可能多的囤积酒,然后慢慢享受。

图片

    当然只是自己在家喝点没事,如果叫上朋友分享就是违法了。此外,“禁酒令”还允许个人每年酿造不超过200加仑的果汁或苹果酒。

    还有些饮品的酒精含量刚好在“禁酒令”规定的0.5%之下,比如说“淡啤酒”。为证明自己遵守禁酒令,厂家会“用心良苦”告诉大家哪些是不能做的,人们也认真体会厂家的“用心良苦”,稍作加工将之变成真酒。

    有些葡萄酒厂在转行生产果汁后也耍起了同样的把戏——在包装上注明“不得添加糖或酵母,否则会导致发酵”。所以只要你勤劳且有耐心,还是不愁喝到酒的。

    此外,“入教”和“称病”也是喝酒的好办法,因为“禁酒令”并未禁止教堂圣餐葡萄酒和医用威士忌的供应。

    所以“禁酒令”施行后,天主教和圣公会的信徒倍增,而且是格外的虔诚。医生那里也门庭若市,需要用酒的“病号”不断增多。

图片

    大部分美国人其实并不是酒鬼,他们也都是浅尝辄止,但是“禁酒令”的一刀切的结果就导致了人们对酒的“贪欲”与“馋虫”反而被勾起了,导致了美国家庭纷纷私下酿造烈酒,人们躲在家中饮酒,还往烈酒里掺加各种饮料,以掩盖烈酒的味道,躲开搜查。

    此时许多美国本土的调酒师选择远赴欧洲寻找工作机会,他们引进了鸡尾酒这一诞生于18世纪的美利坚本土饮料,之后,包括爵士乐在内的美式饮酒文化在欧洲各地发扬光大。禁酒时期,却成为了欧洲和美国鸡尾酒发展的黄金时代。

图片

    “禁酒令”并没有真正消除人们对酒的热情,明面上酒吧确实关闭了,但是各种地下酒吧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让美国的各大黑社会组织赚了个盆满钵满,并迅速积蓄实力,黑社会组织在赚到钱之后,显然也并不想当“守法公民”,为了争夺地盘以及垄断地下酒吧产业,黑社会还频繁发生火并,导致社会治安比以前更加糟糕。著名的二战名枪汤姆逊冲锋枪的“芝加哥打字机”的绰号就是这个时期因为黑帮火拼诞生的。可以说,如今美国的一些历史深远的帮派,就是靠“禁酒令”发达起来的。

   “禁酒令”除了让黑帮组织赚到了钱,也让不少美国官员迅速腐化,原因就是“禁酒令”的颁布形成了私酿、私贩、私饮等灰色产业链,这些灰色产业链必然需要寻找“保护伞”,也就导致了大量的美国官员被利益拉拢和腐蚀,甚至很多腐败的官员自身就是这些灰色产业链的参与者。

图片

    尽管“动机高尚”,但“禁酒令”禁而不止便成一纸空文却是事实,还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于是,在“禁酒”的激情过去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着解除禁酒。

    与此同时,“禁酒联盟”的力量也在减弱。原本那些居中的“佛系”的人,开始倒向反禁酒一边。连禁酒主力——妇女团体的力量也在减弱,因为随着女性地位上升,她们同样吸烟、喝酒...

图片

    1929年,随着“大萧条”的来临,解除“禁酒令”就显得更为迫切了。毕竟,禁酒不仅让联邦政府每年少了数亿美元的收入,还得倒贴钱去“禁”它,实在是个赔本的买卖。

    而在总统大选之中,承诺“废除禁酒令”显然更能顺应民意。最终,支持解除禁令的罗斯福如愿当选,并在1933年决意废除“禁酒令”。

图片

    1933年2月,为了兑现对选民对承诺,美国国会通过“第21条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8条修正案”废除,成为美国史上第一条被废除的宪法修正案。而各州批准的速度,比当年批准禁酒令时还要快。至1933年12月就已经有36个州批准“第21条宪法修正案”。

图片
图片

Always remember, that I have taken more out of alcohol than alcohol has taken out of me.

——Winston S Churchill

值得永远记住的是,我从酒精里得到的远远超出于酒精从我身上取得的。

——温斯顿 S 丘吉尔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