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穴埋针和埋丸治疗扁平疣190例分析

 耳穴堂 2023-01-03 发布于河南

——对耳穴穴位特异性的探讨
扁平疣
(青年扁平疣)是青壮年中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疗法。近年有用耳针和体针治疗的报导。我们采用耳穴埋针、埋丸和非特异穴位埋针进行治疗并探讨耳穴是否有穴位特异性,这对了解经络学说的“体表与内脏相关”原理,具有一定意义。

一般临床资料:

自1975年5~11月,经皮肤科确诊扁平疣患者共 190例次。

一、性别与年龄:

男性70例,女性120例次。年龄最小6岁,最大43岁。

二、疣赘部位:

发生于颜面及上肢者最多,有136例次,面部48例次,颈部40例次,躯干21例次,下肢21例次,上肢12例次。

三、病程:

最短一周,最长二十多年。一月以内者3例次,半年之内者9例次,1~2年者120例次,3~5年者48例次,6年以上者10例次。

治疗方法:

为了对比穴位特异性在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按随机原则,依次将就诊病人分别编入甲、乙、丙三组,各组所用方法如下:

甲组:在双耳肺区、神门穴埋针,再以胶布固定。

乙组:与甲组同样穴位,在穴位表面放置“王不留行”一粒,以胶布固定 (或用菜籽代替亦可)。

丙组:用双耳非特异穴位胸、尿道两穴规格埋针,胶布固定。

以上三组每日按压局部三次,要求按捻至耳壳发红、发热为止。每周换针换丸一次,三周为一疗程。疗程间歇时间为两周,未愈者重复疗程。

治疗效果:

对三组病员每周观察并记录多发部位固定面积疣赘的数目、凸度及色素残留等情况。每个疗程结束时,集体评定疗效。标准如下:

(1)痊愈:疣赘全部消失或仅残留一时性色素斑,并随访三个月以上无复发者。

(2)显效:固定观察面积内疣赘消失70%以上,全身其它部位有不同程度变平,随访一个月,病情无变化者。

(3)进步:固定观察面积内疣赘数目消失10-70%,全身其它部位有不同程度变平者。

(4)无效:经治疗三周疣赘数未见明显减少或仅变平、色素变浅者,以及搔痒症状无改善者。

各组疗效详见表。

与疗效最有关的是病程的长短。病程一年半以内的,有效率与优良率分别达到71.2%与26.4%;病程一年半到两年半者分别为54.1%和6.2%;病程二年半以上者则分别下降为40.1%与9.1%。

经统计学处理,病程最短者与病程1.5~2.5年者疗效无显著差别,但与病程二年半以上者有显著区别。这可能与疣组织内病毒颗粒在病程半年到一年时含量最高,而抗体滴定度亦常在疣病初期达到高峰,以及针刺能使抗体增加有关。

讨 论:

为了解耳穴的特异性,必须选择疗效高,体征显著的病种以便对比观察。

我们认为计算疣赘的数量这是比较客观的评价疗效的标志。而其他如疣赘的高低、周围皮肤的色素分布、变化,常因不易测量而易造成视觉估计的误差。

有人认为扁平疣病人血清中可有病毒抗体的存在,病毒抗体的出现和疣赘的消退有关,病人的疣赘自然痊愈,其血液中抗体亦见增加,提示了疣赘的治愈机制乃是"扶正祛邪”方式。而针刺确能使动物和人体多项球蛋白(Y球蛋白与疣赘抗体有关)增高,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力。虽然这种球蛋白的增高,在耳针下是否伴有疣病毒抗体的增加,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明。

重庆医学院报导过用Ehrlich腹水癌细胞在家兔进行免疫所产生的血清抗体滴度,可因同时及短时的针刺而显著加强,这种加强作用必须伴有抗原的注射,而单靠针刺,对已造成免疫的动物的抗体滴度的重新升高,没有作用。

扁平疣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有人研究发现,疣组织内病毒颗粒以 6-12个月时含量最高。抗体滴定度常在疣病初期达到高峰,当病变为慢性时,疣赘数增多,则抗体滴定度降低。可以推测为什么针刺治疗扁平疣病程较短者,疗效较好这个事实。如果耳穴埋针或埋药取得疗效的原理确是如此,则至少在治疗本病时,并不一定要考虑穴位的特异性。

已知机体的防御免疫力的增强是与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有关,而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系统常可被多种“应激反应”的刺激所兴奋。从而也说明了埋针、埋丸、耳部割划,尽管刺激不同,穴位不同,而都能达到治疗扁平疣的目的。

END

源自《江苏医药》(中医分册)

发表时间 1976年3月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