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治朝大臣——贰臣之首洪承畴回忆录(一)

 广州玉 2023-01-03 发布于广东

大清康熙四年,二月的北京依然是乍暖还寒,虽然刚过完年,但到处还是冰雪。在京师北京城的内城中的南锣鼓巷有一座规格不算很大的府邸。府邸的主人身份很特殊,曾经连仕两个朝代的君主。此时宅邸的主人已经年过古稀,依然躺在了病床之上。但仍然手不释卷的在看着奏折和书籍。这老者身材中等,花白的胡须。眉眼间依然有着一些昔日的风采。

文章图片1

这个老人就是我,我叫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县人。和台湾的郑家郑成功是老乡。但是我们的人生却是完全不同。就在我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时候,一直很赏识我的先帝爷顺治皇上英年早逝了。我失去了我的伯乐。感觉心中很是悲凉加上我身上也落下了不少的毛病。于是我主动请辞。

文章图片2

朝廷几次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最终同意我的退休申请。给我赐了爵位。让我在京颐养天年。就算他们不说我也没脸再回福建老家了。我的这一生甚是曲折。早年我也想报效大明,为国尽忠。但是实在是无力回天了。而我没办法只好投身二主,来到大清。

文章图片3

大清对我很不错,不管是太宗爷还是先帝世祖爷都对我十分信赖。但是我同时感觉到自己也被他们防着。而在老家人,在汉人眼里甚至在我的母亲那里得到的都是痛骂,我真不知道当年我做的决定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投降大清的不止我一个,为何我的名声这么的低。我真想回到小时候,只有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烦心事。我不禁陷入了回忆。。。。

文章图片4

大明万历二十一年,我出生在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内。我家祖先本是河南人,唐朝时期来到了福建。而且祖先本身不姓洪,因为入赘到了洪家后代才开始姓洪。家族本身也算大家族,我的曾祖父叫洪以宪,曾祖母林氏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我的祖父叫洪有佚。祖父很有才气也有名望。但是因为一次去杭州参加科考。

文章图片5

结果出现了意外。驾鹤西游。祖父去世时刚满而立之年,还好祖母怀了孕。我父亲洪启熙是遗腹子。但祖母也是知书达理之人,所以从小教导父亲。他因为没见过父亲的面,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很是孝顺祖母。父亲成年后娶了母亲洪傅氏,但是因为家里一直出现变故所以也是寒微出身,所以父亲也就没再参加科考。出外做些小生意谋生。外公心疼母亲,就让怀胎九月的母亲在家中居住。所以我是生在了外公家。

文章图片6

但是老家里有习俗是宁借人死不借人生。觉得会破坏风水,虽然外公外婆不介意。但是舅舅和舅妈就很不开心。母亲也是要强的人,不愿意看哥哥嫂子的颜色。于是在我满月后不久就带着我回到了自己的家,虽然破旧但自由不用看人颜色。老家南安县英都村景色很好,气候四季如春很适宜人居住。而且还适宜种庄稼和水果,旁边有小河潺潺流过。所以我的小时候都和小伙伴们在这里长大的。后来到了开蒙的时候,是母亲一直督导我读书。因为外公家境不错,人又开明所以就同意让母亲也读书识字。

文章图片7

但是母亲整日为了生活而劳作没那么多时间教导我,就带我去了家门口的私塾去读书。有一次母亲接到娘家信息,外公去世了。母亲很难过于是带着我回到外公家奔丧,主持丧礼的人问我母亲有没有祭文,母亲着急来,根本没想到这个问题。就很着急。当时已经读了一点三字经的我大着胆子说:“我们有”然后我就说道;“神风呼请上大人,子孙跪拜孔乙己。金银纸钱化三千,猪头礼品乃小生”在场的亲友都惊呆了。虽然这些字词是从三字经里套出来的,但是我能活学活用也算不错了。

文章图片8

我和母亲参加完葬礼后回家,继续读私塾。但是到了我十岁的时候,家里越发的紧张了。也没有钱再读书了。母亲就带着我一起做豆腐干,然后我拉去外面卖。我一开始是走街串巷的卖,后来发现有个地方卖的多就是镇上的一个私塾学馆。这个地方比我家门口的小私塾要正规一些。教的东西也多,可惜我没钱来学。

文章图片9

只能看着学堂里的学生学,而我在学馆门前卖豆腐干。有一次有几个学生在买我的豆腐干,平时他们买很多,但那天他们买了两块就要回去了。我让他们再多买两块,他们说先生叫他们对对子,对不出来就要挨手板所以不敢耽搁。我就说:“你们的对子说出来,我帮你们对,但是你们得多买几块豆腐干。”学生们都答应了,我就边卖豆干边对对子。他们记下来后回去告诉老师。结果一来二去的好多学生都来找我对对子。我的买卖也越做越好。但是学馆的先生就纳闷了。为啥每次学生对对子都要出去想一下才能回答,于是当场让学生对对子。学生对不出来。就说是我对的。

文章图片10

学馆先生也姓洪,叫洪启胤和父亲是族中的亲戚。洪先生叫我前来试试。如果对的好就可以在学馆一起读书,如果对不好,或者对不上来以后不能在这卖豆干了。我就仗着胆子答应了。洪先生先说:“砚台长长,能赋诗文百篇”我答:“豆腐方方,犹似玉印一方”洪先生点头赞叹,然后又说“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我则以砚台对:“砚台黑,黑砚台,为官铁骨叮当当包黑”洪先生特别高兴,觉得我是可造之才,当天就跟我回家,找到我母亲说让我去读书,答应不收学费。母亲当然高兴了。我也很高兴,又能回到书馆读书不用再走街串巷卖豆干了。

文章图片11

我开始在学馆读书了,因为学习的门槛来之不易,所以我很用功,平时经常喜欢去找洪先生的家里借书,借的都是孙子兵法,三国志以及史记和资治通鉴。我还经常写出我读书的心得。我觉得为官就要清正,要为民做主,为国尽忠。洪先生夸我是国之良驹。我在学馆一晃就学了五六年了。有一天洪先生说他也要去应考了,学馆暂时关了。

文章图片12

他怕我学业退步就把我介绍到泉州府里学馆读书,这里是府城自然要比村镇的学馆教的东西更多。但是因为我家贫寒,所以我刚入学就受到同学欺负。他们看不起我,觉得我穿的衣服很寒酸。文具和伙食也都很差,条件这么不好还敢来这儿读书。于是做打油诗奚落我。

文章图片13

说我是:“山里鹧鸪咕咕叫,撒泡尿来自己照,粗布衣衫番薯腔,也敢上这儿学文章”我听了摇摇头,回道:“谁说府城才子能,不信鲤敢跃龙门。眼睛长在屁股上,只看衣裳不看人。”这帮纨绔子弟有点恼羞成怒想要动武,但是我是乡下来的孩子,担担子出身的有力气。他们一看不好,于是也就不敢再动我。后来经过时间的洗礼,他们也开始尊重我了。因为我学习好。他们还要向我请教。我就在这里又多读了几年书。直到大明万历四十三年,刚过弱冠之年的我考中了乡试的举人。母亲很高兴。连许久未见的洪先生回乡的时候也特意来看我,说没有看错人。

文章图片14

第二年,我又中了二甲的进士。我终于熬出来了,我正想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大明也进入了一个非常动荡不安的时代。大明的土地都被一些皇亲国戚和土豪劣绅所掌控,百姓没有自己的地种,只能做佃户。即便如此朝廷也不忘了收受各种苛捐杂税。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我人微言轻。没办法。只能暂时做好自己的差事。

文章图片15

尽可能的为百姓谋一点福利吧。但是就在这种环境下,大明内忧外患也很多。由于关外的女真人也不满意朝廷的各种勒索。于是一个叫努尔哈赤的人起兵了,朝廷为了镇压他,又是大量的加派赋税。称为辽饷。但其实真正到达前线的钱粮九牛一毛,所以导致各种兵变。这些钱都被上下起手的贪污干净了。当时的万历皇上自己就亲自揽钱。所以说大明的江山不是崇祯皇上丢的。而是他爷爷万历手里就丢了的。

文章图片16

我当时是在朝廷里做刑部主事,负责江西一地的大小案件审理和复核的工作。在这个差事上我一干就是六年。在这六年里大明连续换了两任皇上,万历皇上和他的儿子即位一个月的泰昌皇上都相继驾崩了。即位的天启皇上是个喜欢做木匠的皇上,朝政一概不理。所有政务都交给宦官,而这时权倾朝野的正是有名的九千岁魏忠贤。这些事因为是个普通的小官所以暂时还没有波及我。直到天启七年,我被调出京做陕西督粮的参政。

文章图片17

我第一次目睹了陕西的情况。陕西经常闹旱灾和蝗灾。饿殍遍野。说是都督粮草。哪来的粮草让我监督啊。真是太惨了。到这儿没有一年多,朝廷再次出现大事。天启皇上因为游湖落水导致伤寒。加上之前一直身子不好。结果就在仓促中立了他的弟弟后来我的主子崇祯皇上,然后就驾崩了。

文章图片18

而新上任的崇祯皇上上台没多久就大刀阔斧的改革了一些内容。先是收拾了权宦魏忠贤。然后整治阉党。还重用被罢官的袁崇焕都督辽东。我以为天下会有改变。却没想到。崇祯皇上用力过猛,为了节约开支裁撤了不少驿站。导致激反了一个驿卒。这个驿卒也成就了我后来的很多年的事业。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