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碑宗师”李瑞清,留给后世10副对联!今人为何难以超越?

 影谭翰墨 2023-01-03 发布于山东

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有一位以魏碑见长的书法大家,曾留下一句名言:“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此语正好诠释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行事道理!后来某校以此言作为校训。此公何人?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水画家张大千的老师——李瑞清!

文章图片1

李瑞清,在晚晴书坛上,可谓叱咤风云!杰出的书画家、书法教育家、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书作,有关楹联的书法就不在少数。其中,10副对联,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文章图片2

李瑞清,兼善诸体,尤擅北碑。世称“南曾北李”。他的碑书,继承了北魏时期的传统书风,用笔方整、浑厚、大气,有如北方的汉子,粗犷且豪迈!

晚晴是一个崇尚北碑的时代,继承与发展魏碑的代表人物,便是李瑞清。李瑞清的学生,诸如胡小石等人,都受到李瑞清的影响,并以魏碑闻名于世。

文章图片3

此联出自《碑铭联雅藏》,下一句为“文心消夏夜,诗格入秋严。”这些句子,都是其中的名句,为书家所喜爱。

李瑞清的碑书,融合了隶书及行书的特点,方正中求飘逸,沉稳里见空灵。几分古拙,几分新意。

文章图片4

李瑞清的碑书楹联,其笔法与传统的魏碑有了一些用笔变化,运笔边行边按,形成顿挫,隶书有此笔法,魏碑作品,李瑞清开创了笔法的新变通。

文章图片5

笔画的“一笔多波”,赋予了行笔的动感与活性,这从国画中吸收了营养。如国画中的树木,其树干就有“树无一寸直”之说,体现了造型艺术的线条,忌直、忌板,一波三折、一笔多波,均揭示了书画线条运笔的丰富之变化。

文章图片6

李瑞清的碑书笔法极为丰富,并且把这种笔法用之于行书中。

在晚晴书家中,只有李瑞清被誉为“北碑宗师”,一代宗师,承载着书法的承前启后,在用笔上,敢于大胆突破传统,但又无不折射出传统书法的影子。

文章图片7

李瑞清的碑书,除了具备唐楷及汉隶的一些笔法外,还吸收了篆书的长处,把篆书的圆起方收或圆起圆收的笔法,巧妙地用之于魏碑中,再加上颤笔,大大地丰富了魏碑笔法的内涵。

文章图片8

作为一位高明的书法家,在篆隶真行草之间,能够做到穿梭自如,游刃有余。李瑞清的书法,无论是何体,都能够综合诸体,随心所欲而又不失法度的表现书法的完美性。

文章图片9

李瑞清的晚年,自号“清道人”,给人以仙风道骨之形象,也体现出晚晴一代书法宗师的超凡脱俗。

他的书法,以魏碑为根基,又时时出入魏碑,达到“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境界,这倒不是漫无目的的自创,而是体现他在书法上的驾熟就轻。

文章图片10

每每观赏李瑞清的书法,仿佛与高人对话,他的书法,没有市井的俗气,在朴质中见高雅,在繁华中见宁静。

文章图片11

大巧若拙是李瑞清书法的特点。你完全看不到他的书法的媚俗和匠气,古拙,憨厚,见证着最原始的质朴美。

李瑞清,号梅庵,一生爱梅。他书法中的线条,有着梅的遒劲和执着,笔墨精神诠释了梅的高洁和顽强。梅,便是他一生中人格的写照。

李瑞清对联中的笔法多变,格调高古,今人感叹可望而不可及!唯有学习和借鉴,才能不断领略他的书法的妙处!

李瑞清的10副对联,你更喜欢哪一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