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郭宗培教授:右侧开颅经纵裂-胼胝体入路脑室血肿清除

 弋头儿 2023-01-04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患者简介


患者,男性,78岁。


主诉: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约3小时。


现病史:家属诉患者于2021-11-14  22:10左右无明显诱因发生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后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8年、糖尿病病史18年、冠心病病史10年,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查体:

T 36.3℃ ,P 100次/分 R 20次/分  BP 150/90mmHg。

入院检查



01

头颅CT(平扫)、胸部CT:

1. 右侧脑出血(量约77ml),破入脑室系统;双侧基底节区腔隙灶;脑白质变性;脑萎缩。

2. 双肺感染;双侧胸膜肥厚;主动脉、冠状动脉钙化。

02

心电图:

1. 窦性心动过速。

2. 不正常心电图(ST-T改变)。

03

化验示:

钾3.00mmol/L,葡萄糖11.32mmol/L。

C反应蛋白0.20mg/L,血浆D-二聚体1.20ug/mL。

白细胞18.5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6.4%,中性粒细胞数15.99×10^9/L,淋巴细胞比率9.4%,二氧化碳分压50.20mmHg。

04

急诊头颅CT:右侧脑出血破入脑室(2021-11-15)

图片

术前诊断


1. 右侧脑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疝
2. 高血压2级(很高危)
3. 陈旧性脑梗塞
4. 脑白质变性
5. 脑萎缩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7. 双肺感染
8. 低钾血症
9. 2型糖尿病
备选手术方案:
1. 双侧脑室钻孔置管引流
2.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脑室血肿清除术。
3. 经右额入路皮层造瘘脑室血肿清除术 
手术风险:
1. 脑室钻孔引流为常规手术,置管后血肿腔打尿激酶、引流,但该患者脑室铸型明显,三四脑室均堵塞,后期脑积水风险高,且血块质硬,不易溶化及吸收。
2. 经纵裂入路,注意保护上矢状窦、引流静脉,额叶牵拉出血,骈周动脉、骈缘动脉以及胼胝体的解剖关系,需深厚的解剖基础。优点是经胼胝体入路可以清除双侧脑室积血,并观察脉络丛情况。
3. 右额造瘘为常规手术,避免了中线附近动静脉的出血,操作简单,但对皮层损伤大,且不能清除对侧脑室血肿,局限性相对较大。
最终方案:右额开颅经纵裂胼胝体入路脑室血肿清除术。

手术记录







静吸复合全麻满意后,先取发迹内2.5cm中线左侧旁开2.0cm处为穿刺点,电钻钻孔,持单腔脑室引流管,经左侧骨孔平行于矢状面,垂直刺入,深约7.0cm,拔出导丝,见有暗红色血液溢出,清除血肿约10ml,给予头皮缝合一针,固定引流管,引流管接引流袋。

继续仰卧位,取右额“L”形切口跨中线开颅,切开头皮,游离皮肌瓣,氩气刀充分止血,钻孔,铣刀锯开颅骨,去骨瓣,大小约8cm×6cm。

硬膜张力高,放射状剪开硬脑膜,无脑搏动,间断悬吊硬膜,中线硬膜翻向左侧予以保护上矢状窦。蛇形牵开器及脑压板牵开额上回及扣带回,释放纵裂积液,脑压明显下降,分离暴露胼周动脉及胼缘动脉,分别以棉片保护下,分开胼周动脉,切开胼胝体,进入侧脑室,清除脑室内积血约60ml,观察脉络丛分泌脑脊液正常,术野给予用双极电凝、明胶海绵及速即纱充分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术野,止血满意,脑搏动恢复。侧脑室内留置引流管一根,固定引流管,关颅。

手术过程记录:


图片

患者仰卧位,头高30°,取右额“L”型切口,皮瓣后界于眉间后13-14cm,暴露冠矢点(可触及),内侧越过中线(暴露上矢状窦),向前6cm到达发迹内,向外6-8cm,皮瓣翻向前。


图片

暴露冠矢点、冠状缝、矢状缝。


该皮瓣仅涉及少量颞肌,余均为帽状腱膜,无明显出血点。


图片


与上矢状窦前后钻两孔,保证矢状窦可以暴露,铣刀注意使用力度及方向,勿损伤矢状窦!且留出余地,当矢状窦损伤时可以紧急处理。

硬膜呈奔驰“Y”型剪开,翻向矢状窦,注意保护桥静脉,尽量避免损伤,该患者无任何静脉损伤。


图片


脑压板牵开右侧额叶,注意有无桥静脉牵扯,暴露纵裂及大脑镰,释放纵裂池脑脊液,脑搏动好,颅内压下降,释放满意。


图片


分离扣带回和额上回,暴露骈周动脉(PC)、骈缘动脉(CM)、骈周丛(PCP),显露胼胝体(CC)。


骈周及骈缘动脉注意保护,切勿损伤,一般电灼少许骈周丛即可完美暴露胼胝体。


分离胼胝体体部前半部分即可进入侧脑室前部,该处为胼胝体横截面积最小处,且纤维密度和数量均较少。


根据个人习惯,术者一般使用自动蛇形拉钩结合小棉片保护血管和脑组织。


图片


一般情况胼胝体(CC)切开或电灼造瘘1.5cm即可满足手术需要,不必扩大到2-3cm。


通过胼胝体即可暴露侧脑室,其最大优势在于打开透明隔(SP)后可进入双侧侧脑室和室间孔(FM),相较单侧经额造瘘仅可暴露一侧脑室或为暴露对侧牵拉过大,有明显优势。


血肿清除过程顺利,脉络丛和左侧脑室引流管暴露完好,无明显出血,大量清水置换血肿,有利于三脑室及枕角血肿涌出,如配合使用脑室镜效果更佳。


图片

术中患者脑脊液释放满意,脑组织搏动恢复,塌陷明显,本图为术中所示,术后额叶回位良好。除上矢状窦处脑膜,余脑膜给予悬吊,以免出现血肿,脑室内留置引流管一根,骨瓣根据术中情况可酌情还纳。


术后第一天头颅CT,侧脑室额角血肿清除完全,三脑室、四脑室及枕角血肿仍存在,引流管位置满意。给予血肿腔注射尿激酶。


图片


血肿腔注射尿激酶,持续引流,术后第4天,环池开放,三脑室通畅,无血凝块(重大进步,这是缓解脑积水的重要步骤)。


图片

图片


术后行腰椎穿刺,枕角血肿逐步减少,后留置腰大池引流,复查头颅CT,刺激可睁眼。残留右侧枕角血肿淡化,余各脑室系统血肿吸收,无脑积水征象。


图片






 术者思考 

脑室出血或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为常见疾病,临床多见,常规手术为侧脑室置管引流,并血肿腔注射尿激酶促进血肿激化并引流。但临床多存在以下问题:血肿块质硬且韧,溶化效果差,或引流管堵塞,颅内压高不能尽快解决,或单纯引出脑脊液而血肿瘀滞脑室内,致使颅内压高,细胞水肿,危及生命。而且长期反复的血肿腔内注射易引发颅内感染,各裂、池、脑室等积血引发脑积水。


部分术者选择经额造瘘清除血肿,部分联合脑室镜,但多适用于单侧脑室积血,且为斜视入路,而且虽说额部造瘘功能损伤较小,但毕竟有癫痫或精神异常的风险。

该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方式,仅于胼胝体处造瘘,不损伤血管、皮层及神经纤维,最大限度的保留功能,但对术中对于上矢状窦、骈周动脉等解剖基础要求高,而且骈周、骈缘动脉严格保护,否则顶叶缺血,冠状缝后的静脉也尽量保留,损伤后可出现无动性缄默症。三脑室及枕角的血肿不用勉强清除,如联合脑室镜效果会更佳。


总结




脑室出血病情进展迅速,恶化程度高,脑积水及脑水肿发生率高,且病程长,首先缓解颅内压,释放脑脊液,并清除大部分血肿,再辅助引流,使治疗疗程缩短,效果显著。但对于术者而且,基于上矢状窦、脑膜、引流静脉、纵裂、扣带回、透明隔、胼胝体、各个脑室、大脑前动脉等解剖基础及手术手法要求高,需长期练习,且有术者处理窦出血的处理经验,术后重症管理的优秀医护团队。






作者简介



图片

郭宗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

  •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硕士
  • 介入诊疗中心行政主任兼神经外科副主任
  • 九三学社成员
  • 擅长方向:1. 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与微创治疗,尤其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治疗脑出血方面有独到造诣。2. 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的开颅联合神经介入微创手术治疗。3. 颅脑创伤和神经重症的诊断及治疗
  • 曾在中华级核心期刊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并多次在全国神经外科会议上发表与会演讲
  •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带一路”国家医疗队队长
  • 北京2022冬奥会医疗专家组成员
  • “丁香园”外科学专业审核专家
  •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外科进修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