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王金山|​|​从“泡脚‘泡’出了糖尿病”说起……(科普作品)

 望安山文学 2023-01-04 发布于福建
从“泡脚'泡’出了糖尿病”说起……
文/王金山(安徽)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天,我正在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上班,一位熟悉的病人朋友带着他的母亲来找我,这位病人朋友红着脸说:“王医生,真不好意思,您上个星期开给我的治疗关节痛的中药泡脚方,我将草药取回去后我们全家都'泡’了,效果确实很好,瞧,连我老母亲的腰和肩膀、腿关节等疼痛也明显地好转,可是……”我见他欲言又止,急问:“怎么回事?我这方子是专门给你开的呀,怎么一家人都跟着'泡’了?”病人朋友苦笑了一下,说母亲也要“泡”,他也以为中药泡脚方可以通用,谁知道母亲的两只脚怎么泡烂了皮呢?朋友说着掳起了他母亲的两只裤角,并脱掉了袜子。我一看,呀,怎么会“泡”成这样?朋友的母亲是否患有糖尿病?或对药物过敏?或一天“泡”得次数过多、时间过长?
我急忙嘱他快带母亲去看皮肤科和糖尿病专科,并将就诊后的信息反馈给我,供我学习和总结。
病人朋友走后,我一时陷入了深思之中。

 

         中药泡脚利健康

 

我们知道,脚有“第二心脏”“第三只眼睛”的美称。现在,人们都在快节奏中奔忙,脚的负担最重也最容易疲劳。另外,脚的特定部位与体内各脏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脚底存在着人体内脏器官的反射区。俗话说“人老脚先老”,为了保护健康,我们不妨每天抽点时间“关照关照”自己的脚。
那么,怎么关照呢?一个较好的办法便是用热水泡脚,如果加上中药,可谓“锦上添花”,使泡脚的效果事半功倍。
确实,热水或加上中药泡脚可以起到舒经活络、温暖全身的作用,民谣曰:“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琐碎录》云:“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现在,正是冬春交替的时候,天气变幻无常,温度差异很大,地面温度低,脚掌离心脏远,血流缓慢,双脚容易受寒,脚下受寒能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和腹部的温度下降,使人抵抗力减弱,造成呼吸道感染、胃脘部胀痛、腹泻、关节疼痛、肌肉酸胀等,热水加中药泡脚以及配合足底按摩,可刺激足部丰富的神经末梢,反射到大脑皮层,从而减轻和消除局部毛细血管的病理性异常,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消除呼吸道组织的炎症、肿胀、过敏现象,使呼吸道通畅,这不仅能防病强身,同时治疗感冒、咳嗽、胃痛、失眠、腹胀腹泻、坐骨神经疼痛等。
常用的洗脚方可以使用中药桂枝20克,麻黄、羌活、独活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各10克,或红花、百部、苏木、独活各5克,栀子、透骨草各4克,细辛、威灵仙各3克。药方配好后,用水煮20分钟左右,取出汁液,倒入盆中,再兑入温水适量,这时将双脚浸入盆中泡着。待水温下降后,再适当兑入热水或放在火上加温,边洗边搓,水最好漫到脚脖子以上。每晚1次,每次泡20~30分钟,一直到双脚的皮肤发红为止。请记住,一付药可用3~5天甚至一个星期左右,天热时最好将药液存放在冰箱内。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患者或健康人除了自己用中药材泡脚外,在看病时,如果所服用的中药方中有活血通络、强壮筋骨的药物,比如当归、杜仲、川芎、桃仁、红花、路路通等,喝剩的药渣不要丢了,可以利用煲剩的药渣来泡脚,以达到内外双管齐下的效果,使花钱购买的草药药效发挥到极限,但前提是所用的中药必须是对症的。如果是医生按病情开的药,完全可以用,如果是自己开的药或其它废药渣最好不用,以免病情不对症而发生不良反应。
还有,如果再能配合足底按摩,即俗话所说的“搓脚心”,疗效将更佳。具体操作如下:脚泡好后,用干毛巾擦干,一手握住脚趾,另一只手摩擦脚底心,大约摩擦50—100次,以局部发热为标准,两脚交替进行。摩擦脚心(相当于人体的涌泉穴),能起到“治善忘、安神、醒脑、通关开窍、固真气”等作用。
另外,泡脚也要注意,足部有溃烂、出血及传染性皮肤病等不宜作此法,妇女月经期、怀孕期和较严重的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引以为戒

 

后来,病人朋友反馈的信息表明,他的母亲确实患有2型糖尿病,因为家在偏远的山村,又很贫穷,患病多年了一直没有好好看过,确实难受了就在村医那里买点药胡乱对付。这次,他的母亲从山村赶来看孙子,正好有时间“泡”中药了,于是,为了赶时间,便每天“泡”2—3次,每次都是1—2小时,于是,“泡”出了糖尿病,也泡成了这样的严重后果!
现在,朋友的母亲被“泡”出了足部溃疡(糖尿病足),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尽早到专科医生诊治,积极配合治疗。此时的治疗费用虽较高,但如果再拖延下去,一旦进入糖尿病坏疽阶段,只能“丢车保帅”,给予截肢了。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全身病变,可以影响各个器官,当出现坏疽时,通常很多微血管已经堵塞,因此糖尿病坏疽截肢的部位一般较高,而且疗效较差,临床上由于糖尿病坏疽行多次截肢手术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朋友应尽快给老母亲治疗,切勿再拖下去了。
糖尿病的基础病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其特征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以及尿中有糖。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喝水、多吃、小便多和消瘦以及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但半数以上的人无特殊症状,或是虽有症状并没引起重视,这就可能造成漏诊。
“注意保护你的脚”,医生有时会这样忠告糖尿病患者。患者应重视这个忠告,因为恰当的脚部护理及保护可以预防脚部的感染与其它合并症。
朋友的母亲因为糖尿病以及“泡”法不当而被“泡”坏了双脚,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吗? 
中药泡脚,也不能随意或乱“泡”哟!

 

附:中药泡脚方供参考

 

高血压病: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煎水浸洗足部,每天1~2次。
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煎水浸洗足部,每天1~2次。
肝脾肿大:三棱15克、莪术15克、延胡索15克、乌梅10克。煎水浸洗足部,每天1~2次。
遗精、早泄:仙鹤草4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芡实30克、女贞子30克、狗脊15克、桑葚3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煎水浸洗足部,每天1~2次。
足跟、足踝关节以及颈肩背腰腿疼痛麻木:(1)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2)红花、钻地风、宣木瓜、乳香、没药各10克,香樟木、苏木各50克,紫草、伸筋草、千年健、桂枝、路路通各15克。(3)当归、赤芍、红花、紫草、香附、茜草、元胡各10克,乳香、没药各6克,鸡血藤25克。(4)当归、红花、没药、川椒、荆芥、防风、制马钱子、生麻黄各10克,独活、羌活、透骨草、伸筋草各12克,松节15克、桂枝20克。(5)豨莶草30克,桑枝、虎杖根、香樟木各50克。任取一方煎水浸洗足部,每天1~2次。
防治感冒和流感:(1)桂枝20克,川椒、红花、艾叶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每晚临睡前置温水适量,兑入药汁约100—200毫升,将双足浸入水中。每晚1次,连续使用1—2个月。(2)桂枝20克,麻黄、羌活、独活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每晚1次,每剂可用3天,连续使用1—2个月。(3)威灵仙、伸筋草各20克,当归15克,食盐25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每晚1次,每剂可用3天,连续使用1—2个月。任取一方煎水浸洗足部,每天1~2次。
 注:将泡脚方剂煎汤至2000毫升左右,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上下为宜。每次时间20—30分钟。

 

温馨提示

 

(1)足浴盆不宜选择平底的,而应选择底部凹凸不平、有按摩作用的盆或桶。
(2)中药足浴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最好别用铜盆、铁盆、铝盆等,因为此类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3)泡脚时,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若中途出现不适,随时停泡。
(4)足部有溃烂、出血及传染性皮肤病等不宜作此法,妇女月经期、怀孕期和较严重的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操作,同时,身边一定要有人监护。


释疑解惑

 

坐按摩椅“泡”足浴为何“坐”重了?


编辑同志:
我已年逾七十,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有骨质疏松,血压和心脏都不太好。前不久,儿子为我买回了一张按摩椅和足浴盆,我看了看说明书上的操作方法,便躺在上面,让它又揉又按的,加上振动,当时觉得有点舒服。20分钟过去了,我还不过瘾,又做了一次,时间也是20分钟,然后又足浴30分钟,足浴盆也有电动按摩功能。足浴结束后,我便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晨,我起床时,觉得双腿又麻又痛不听使唤,全身如同散了架,走路腿也抬不起来了,足底火烧火燎的。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被按摩椅和足浴盆“按”、“泡”坏了?
                            湖北    胡林风
胡读者:
作为新兴保健用品的按摩器如按摩椅等,确实对人体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使劳累了一天的身体放松,有利于消除疲劳,从而起到一定的健身效果。然而,有些人一感到累了,往按摩椅上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我们知道,按摩椅是利用滚动力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的,与人工按摩有很大的差别。它虽有几个触点,但不能选穴、点穴和进行类似人工推拿的动作,只是单纯地模仿人“揉”、“捏”。因此,它只能部分缓解疲劳,起到放松作用,没有什么治疗作用。其次,它的力道不易控制,力道小时,作用不大,力道大时则会使肌肉疼痛。如果按摩椅的力度调得太大,不仅起不到放松的作用,还会造成肌肉痉挛疼痛。因此,在使用按摩椅时,要调整好按摩力度和次数,要由轻到重,由少到多。另外,按摩的时间最好控制在每次2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即可,不要长时间频繁使用。而您不仅使用按摩椅严重超时超力度,且又加上足浴盆的电动按摩刺激,用得太过啦,欲速则不达,机体反而受到了伤害!
您患有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是因为使用按摩椅以及足浴盆电动按摩过度,局部受较强刺激引起了急性炎症,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了下肢麻痹,建议您尽快到医院诊治。另外,您又有骨质疏松,如此使用按摩椅更是不妥,因为骨质疏松者由于缺钙等原因,易导致骨质变脆,按摩力量大了,容易引发骨折。至于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使用按摩椅、足浴盆等也应慎重,因为过度按摩刺激可使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异常加快,容易导致机体发病。
(原载广东《家庭》杂志下半月刊2007年9期)

 

     梦中抽腿泡脚可缓解


编辑同志:
我是一家旅行社的老总,由于如今的旅游业务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是你死我活,所以我的身心压力也就特别大。最近,我在刚入睡时,肢体或全身会突发性地抽动一下,然后就突然惊醒。由于无法再入睡,只好起床泡会脚再入睡。请问:泡脚咋能缓解梦中抽腿?
                          广东    赵晓丽
赵读者:
泡脚,亦可称足浴保健,有用热水泡,也有用中药泡,但无论怎么泡,都可以起到舒经活络、温暖全身的作用。民谣曰:“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您在刚入睡时,肢体或全身发生突发性地抽动,这多是白天运动过量,或身心压力过大,使得腿部肌肉紧张过度,晚上仍无法恢复正常而导致的。为此,在注意自身“减压”的前提下,可予睡前用温水浸泡双脚,让腿部肌肉得以放松。如果在温水里加上果醋效果将更好。果醋,不仅有水果的营养功能,用它来泡脚,还有缓解腿部疲劳的保健功能,并能有效帮助人们改善睡眠。另外,除果醋外,温水中加入食醋、白酒、丹参、红花、桃仁或白萝卜汁等来泡脚,同样可以起到消乏解暑、活血通经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正确的“泡脚”方法是每晚1次,每次泡20—30分钟,直至双足皮肤发红。脚泡好后,用干毛巾擦干,一手握住脚趾,另一只手摩擦脚底心,大约摩擦50—100次,以局部发热为标准,两脚交替进行。摩擦脚心(相当于人体的涌泉穴),能起到“治善忘、安神、醒脑、通关开窍、固真气”等作用。当然,足部有溃烂、出血及传染性皮肤病等不宜作此法,妇女月经期、怀孕期和较严重的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应慎用或禁用。还有,泡脚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别超过半小时。
(原载广东《家庭》杂志2010年7期下半月刊)

  

痛风急性发作泡脚咋加重了?


编辑同志:
近日,我从外面聚餐回来,夫人正在用电动足浴器泡脚,我便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我的右大脚趾部位像被毒蛇咬了一口,疼得我叫了起来。夫人见我大脚趾红肿,便自己不泡了,叫我泡。然而,当我泡了一会儿,右大脚趾疼痛未见减轻,反而加重了,没办法,只好硬捱到天亮后打“的”到医院就诊。医生经检查和抽血化验后说我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予以药物治疗后好转。我不明白,热水泡脚不也有很好的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的效果吗?我怎么就加重了呢?
                      山东   武思亮
武读者: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近年来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向,典型发作主要表现为大脚趾或足背部、踝关节夜间突然剧痛,有一般炎症表现,外表红肿、发热,局部肿胀。有些人便在发作时进行局部热敷或浴洗等,目的在于活血祛瘀,从而消除疼痛。然而,事与愿违,疼痛未减轻,反而加重了。您就属于这样。这是为什么呢?有关专家认为,痛风引起的炎症与一般外伤炎症不同。痛风是由于体内某些酶异常,血中尿酸过多,尿酸以微小结晶形式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软骨和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中,大量白细胞吞噬后受到破坏,释放出内部的溶酶,破坏周围组织细胞,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热水泡脚会加重病变部位充血、水肿,非但不能止痛,有时反使疼痛加重。还有,痛风发作期,理疗、针灸及按摩也会使局部急性炎性疼痛加重,不宜采用;同时,局部不宜贴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或涂搽风湿油、正骨水之类。24—48小时以后则可以考虑应用。痛风发作期安全的处理方法是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抬高患肢,并立即应用药物秋水仙碱或药物萘丁美酮、芬必得、美洛昔康等。
如果您想24—48小时以后泡脚,最好加中药泡,如此效果甚好。泡脚的常用方为桂枝20克,麻黄、羌活、独活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各10克。上方水煎取汁,倒入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待水温下降后,再适当兑入热水或放在火上加温,边洗边搓,水最好漫到踝关节以上,每晚1次,每次泡20—30分钟,直至双足皮肤发红,1剂药可用3—5天,夏季每日使用后需将药水放入冰箱。当然,根据您的病情,若有中医师的指导处方将更佳。
(原载广西《医药星期三》报2010年10月27日)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