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欣听课记录】六年级《月是故乡明》

 欣欣语文 2023-01-04 发布于四川
描写月亮的词语
齐读课题

读有关月亮的词语(各种形式)
(引导读得字正腔圆、想象画面、读出画面、评价)
初读描写月亮的景
1.读家乡的月(各种形式)

这是作者用眼睛看到的“眼中月”,是荷塘月色
2.诗中的月亮
(1)找到相关的语句。
(2)课题就是出自故事中,读诗中之月

3,读世界各地的月亮

这些地方风景优美,这些都是“景中月”
小结:作者描写了眼中月、诗中月、景中月,还打破了空间与时间,写了诗中的月亮写出了美妙绝伦、无处不在的月亮。
品读月亮体会故乡情

1.这些月亮中哪些是故乡的月亮,哪些是他乡的月亮。(写他乡月多)
读相应的句子

山水之间全是月亮
2.品读古诗中的他乡月
逐句分析诗句中月亮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分析背景,是怎样的月亮。

(作于安史之乱,是凄美的、孤寂的月亮)

(长江之上,是浩渺的、壮观的月亮)

(西湖的月亮、月亮有33个月亮,奇妙的、奇幻月亮)
小结:诗歌里的月亮是美的,而且美得各不相同。
3,品读他乡的景中月(通过读)

美在哪里?
(各种各样的、美妙绝伦)

朗润园中的月亮,从文中的哪个就知道这里的月亮非常美?(赏月胜地、奇景)
小结:他乡的每一种月亮都让人流连忘返,美妙绝伦。所以我们说他乡月更明。真是如此吗?
生回答,用课文中的句子说。

2.从文中的蛛丝马迹能看到,作者觉得故乡的月更明。是哪些词语?
(应该说、真不能不说)

3.读故乡的句子。故乡的月亮很是平凡,但是我就喜欢,为什么?
(景美不美就看关系、带来了什么)

4.默读3.4段,批注关键词,说明故乡的月亮不一样带来了什么。
(带来:乐趣、童年记忆)
小结:月是故乡明。原来故乡写景物,要让景物和作者之间有联系、情感。作者写的景物一旦给家乡有关系,就不再仅仅是景物,就是一种情感。

拓展阅读感悟景和情的联系
1.读写的故乡的其他景物,感悟情感。

海棠和狗平凡吗?为什么要写?
小结:任何事物和故乡和情感有关系了,那个事物就非同一般。念念不忘的是故乡。
2.每个人心中对故乡一定有一个符号。假如有一天,你要离开家乡去学习、去成家立业,那一刻你的脑海里故乡留给你的景物是什么呢?

试一试,就像课文的左后一段写的,我们一起来写写这样的微苦和甜美。写一段对故乡的追忆。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人或物、一个故事、还有你思念亲人的惆怅,表达故乡的眷恋与惋惜。
3,学生写作、展示。
课堂总结:故乡在每个人的眼中不一样,但是情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对比,也可以用色香味俱全的方式表达,总之月是故乡明。所以,中国人眼中的月亮不仅是月亮,是故乡。
朗诵有关月亮的诗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