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分型

 YMNL13 2023-01-04 发布于山西

腋窝淋巴结异常临床常见,超声检查是评估腋窝淋巴结的首选影像学方法。熟悉正常与异常淋巴结的超声形态特征和淋巴结异常的不同病因,同时密切结合患者病史,才可能会达成准确的诊断。熟悉腋窝淋巴结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形态特征,是超声医生必备的技能。

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分型

淋巴结皮质厚度与回声性是超声识别淋巴结正常与否的最重要指标。正常或良性淋巴结呈椭圆形或肾形,边缘光滑,纵横比大于2,皮质呈均匀低回声,厚度小于3 mm,淋巴结门存在;边缘不规则,纵横比小于1.5~2.0,皮质厚度大于3 mm,呈偏心性增厚,淋巴结门受侵移位或缺失,提示为异常或恶性淋巴结。

乳腺癌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癌最常见的原因,40%以上新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同时表现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因此,乳房全面的影像学评估必须包括腋窝淋巴结的评估。Bedi 等于2008年首先描述了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分型,这套Bedi分类命名系统几乎被纳入第五版的BI-RADS,可见其学术地位之高。

Bedi等把腋窝淋巴结分为以下5种超声类型。

图片

I型淋巴结:淋巴结几乎无可分辨的低回声皮质,副皮质区与淋巴门由于脂质的弥漫分布,超声亦无法区分,整个淋巴结几近一高回声结构。I型淋巴结为正常淋巴结,阴性预测值为100%

图片

II型淋巴结:周缘厚度小于3mm的皮质可见,皮质厚度均一,淋巴门存在。II型淋巴结为正常淋巴结,阴性预测值为100%

图片

III型淋巴结:皮质均匀性增厚,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淋巴门存在。III型淋巴结多为反应增生性良性淋巴结,阴性预测值为93%,恶性风险为7%

图片

IV型淋巴结:皮质分叶状增厚,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淋巴门存在。这类淋巴结阴性预测值89%,恶性风险为11%IV型淋巴结需FNA活检。

图片

V型淋巴结:皮质局灶性或偏心性增厚,淋巴门消失。V型淋巴结的恶性风险为29%,需FNA活检。

图片

VI型淋巴结:淋巴结呈低回声肿块,淋巴门消失。VI型淋巴结的恶性风险为58%–97%,需FNA活检。

腋窝淋巴结的超声评估思路

若发现一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同侧乳腺和对侧腋窝需仔细扫查并密切结合病史;单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同侧乳腺癌是最常见病因,也可见于其他癌转移以及感染性蜂窝织炎等;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多为全身性病变,如淋巴瘤,自身免疫或结缔组织疾病,艾滋病等;刚诊断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形态正常不足排外淋巴结转移。

参考文献:

1.Bedi DG, Krishnamurthy R, Krishnamurthy S, Edeiken BS, Le-Petross H, Fornage BD, Bassett RL Jr, Hunt KK. Cortical morphologic features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as a predictor of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in vitro sonographic study. AJR Am J Roentgenol. 2008 Sep;191(3):646-52.

2.Zhang M, Ahn RW, Hayes JC, Seiler SJ, Mootz AR, Porembka JH. Axillary Lymphadenopathy in the COVID-19 Era: What the Radiologist Needs to Know. Radiographics. 2022 Nov-Dec;42(7):1897-19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