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

 我好爱你我爱你 2023-01-04 发布于河北

人到中年,特别是35-55岁这一黄金年龄,最悲哀的事是什么?

不是工作上的重重压力,也不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更不是精神内耗,内卷躺平。

而是在这重重现实里,活成“单向度的人”,只看物质,不问内心。

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斯在《单向度的人》提出:

单向度的人(又称单面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有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

(百度百科释意,图源网络,侵删)

在这个盛产“单面人”的时代,想要“真正的活着”,需要我们不断地审问自己:

“成功的标准是否只有一个? 

我活着只是为了挣钱吗?

“当下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

生命何其短暂,只活物质一个维度,未免太可惜。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培养自己的极简力,以极简物欲,来换取精神的富足。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的:“一个人的富裕程度如何,要看他能放下多少东西。”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里。

物质的富裕,只能哄得了外人,却骗不了自己。

真正的富裕,需要我们极简生活,回归内心。

电视剧《天道》中,芮小丹第一次打量丁元英的房间,就为他的“极简主义”而惊讶。

在丁元英的房间里,只有床、茶几、音响和笔记本电脑等必需品。

房间的色调也很单一,却给人一种沉静安适之感。

芮小丹以警察的专业角度,做出了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是需要点缀和填充

而头脑充实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随着对丁元英的了解,芮小丹验证了自己的判断。

别人挣钱是为了过更奢侈的生活,而丁元英挣钱只是为了搞一些独居的本钱,远离红尘。

低物欲让他避免了不必要的人际往来,躲开了金钱的纷争,留出更多的时间独处。

思考不同文化的差异,琢磨天道人心,活个明白。

很多时候, 物质生活的简朴,能带给我们精神世界的超脱,让我们活的不那么累。

跳出物欲陷阱,站在局外,会更透彻地感悟人生的开阔,习得放下的智慧。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也说:

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

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丝清爽。

是啊,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才能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有时候,扔掉,就是获得。

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从生活中实物到心中杂念的断舍离。

才能逃离慌乱堆砌的生活,实现从习惯的改变到精神世界的自由。

人原处的本性,本是纯粹简单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便会蒙蔽了原有的天性。

想要的东西太多,总会在欲望里迷失。

就好像杂草会抢夺庄稼的营养,太多的杂念欲望,会把我们的大脑搞宕机,让我们精神萎靡,开始内耗,失去行动力。

想要拥有丰盈的精神,就应该清理杂念,摆脱内耗。

《山月记》中讲了一位少年才子的故事。

他厌恶官场,想成为一个诗人,可是又不愿聘请名师,于是一个人闭门造车,原地踏步,一无所成。

后来,因为生活穷困潦倒,又不得不回去做官。

此时已时隔数年,他只能在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手下任职,心中愤懑不已。

终于发了疯,变成了一只猛虎。

化为虎形后,他对昔日的好友说: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被欲望和思虑蒙蔽心灵的才子变成了怪物,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个世界荒诞又真实,网络世界更是吵闹又杂乱。

如果把那颗素简的初心丢了,我们倒是会越来越迷茫,导致的失去的越来越多,最终一无所获。

《论语》有记载,季文子喜欢“三思而后行”,孔子却说:“再,斯可以。”——想一想就得了。

是啊,欲念过多,思虑过重,只会让人离幸福越来越远。

幸福的前提是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快乐的源泉来自于消减内心的枝枝蔓蔓。

人到中年,要学会做减法,极简生活,要更注重精神的成长和精神体验。

它的意义在于了解到生命最初的纯净,我们可以和自己和平共处

我们不停的在给灵魂新陈代谢,让它趋于轻盈。

这,是心灵自由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