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干预方案

 期茶 2023-01-04 发布于上海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面向新的疫情形势,为更好地配合国家防控措施,服务百姓,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疫病研究院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发挥学科和专家优势,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制定本恢复期干预方案,供大众参考使用。

图片

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应当充分了解疾病所处阶段的特点,根据恢复期防病复的原则,调摄生活起居,以调整机体状态,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

图片

“食复”是指在疾病恢复期,因为饮食失节,导致疾病复发。《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了疾病恢复期饮食不节制导致疾病复发。恢复期饮食应遵循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多饮水、通二便、重清淡、远油腻的原则。

图片

“劳复”是指在疾病恢复期,余邪未清,因过度劳累而导致疾病复发。新冠感染恢复期气血尚未调和,应避免劳力、劳神过度。居家时可以适度运动,既不要剧烈运动,也不宜久坐久卧,并且需要保持充足睡眠。

图片

“外感复”是在指疾病恢复期,病邪未尽,复感新邪,导致疾病复发。康复期患者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外邪易乘虚而入,可导致感复发热。应坚持日常防护不松懈,戴口罩,勤洗手,少接触,避风寒,防止复感邪气。

图片

“情志复”是在指疾病恢复期,由于情志过激导致疾病复发。情志的波动起伏与病情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恢复期患者重新回到自己生活环境中,在目前的疫情下,往往容易过度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可通过转移注意、精神放松、积极沟通等方法缓解负性情绪。


图片

恢复期患者自身抵抗力可能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乏力、咳嗽、食欲不佳、便溏等症状,肺、脾功能有待进一步改善,故恢复期可继续采用中医药治疗。

图片

临床表现:咳嗽,咽喉不利,神倦,纳呆,痰滞,舌尖红,舌边有齿痕,苔腻,脉细滑。

治法:益气化湿,理肺泄热。

方药:

图片

加减:若胸闷气短明显,加太子参15g;若食欲不振,加焦山楂15g,焦麦芽15g;若咳嗽咳黏痰,加浙贝母10g,陈皮10g。

服法:每日1付,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图片

临床表现:神倦无力,眠差,口苦,气短,易汗出,舌边尖红,苔少津,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和脉。

方药:

图片

加减:口中黏腻者加藿香10g,佩兰10g;痰多者加浙贝母10g,莱菔子10g,冬瓜子10g;低热或自觉身热者,加白薇10g,银柴胡10g,地骨皮15g。

服法:每日1付,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图片

临床表现:咳嗽反复发作、痰粘咳出不利、气短、气喘、胸闷、乏力、纳差、肺CT有局限网格影或纤维索条影。舌胖色暗,舌下脉络瘀阻,脉细弦。

治法:益气化湿,活血通络。

组成:

图片

加减:口干咽燥、痰粘者加麦冬15g,百合10g;气喘、乏力明显者加地龙10g,红景天10g;失眠、焦虑者加玫瑰花10g,合欢皮10g,炒枣仁20g。

服法:每日1付,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图片
图片

1. 咽痛、咽干、咳嗽

本部分食疗方适用于新冠感染恢复期余邪未尽,肺燥津伤,气阴两虚所致的咽痛、咽干、咽痒,伴咳嗽痰少,口舌干燥等症状。

(1)雪梨金桔饮

组成:雪梨1个,金桔2个。

用法:把雪梨、金桔切片,加入1000ml纯净水煮沸10分钟,晾温分次饮用。

功效:清咽利嗓。

(2)马蹄甘蔗饮

组成:马蹄5个,甘蔗250g,胡萝卜300g,生姜3片。

用法:马蹄、甘蔗、胡萝卜切块,加生姜,加适量水煮30分钟。

功效:生津润燥。

(3)果茶润喉饮

组成:苹果、雪梨各1个,陈皮5g,菊花2~3朵,生姜1片。

用法:把苹果、雪梨切开,加入其他食材,煮20分钟,可作为热饮服用。

功效:清咽润喉。

(4)乌梅饮

组成:乌梅1~2个,罗汉果1个,甘草3g,薄荷叶2~3片。

用法:罗汉果擘开,泡开水饮用。

功效:利咽生津。

(5)双雪无花果茶

组成:雪梨1个,雪耳(银耳)半个,无花果3粒,冰糖少量。

做法:雪梨去核留皮,浸软雪耳后切去深黄色底部,加1公升水煲30~45分钟,加入少量冰糖至溶。

功效:润肺止咳。

2. 鼻塞流涕

本部分食疗方适用于新冠感染恢复期脾肺气虚,复感风寒所致的鼻塞,流清涕,可伴乏力、纳差、气短、自汗出、痰白质稀等症状。

通窍汤

组成:香菜30g,葱白1根,生姜10g。

做法:生姜加入清水煮10分钟,下香菜、葱白即可。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

3. 乏力

本部分食疗方适用于新冠感染恢复期脾肺气虚所致的乏力,可伴腹胀、纳差、气短、自汗出等症状。

(1)小米山药粥

组成:山药100g,小米60g,红枣2~3枚。

用法:山药切成小块,与小米、红枣共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熟粥稠,适量服食。

功效:益气健脾。

(2)黄芪饮

组成:生黄芪15g。

用法:黄芪置于杯中,开水冲泡,频服。

功效:脾肺双补。

(3)洋参饮

组成:西洋参片3~5片。

用法:开水泡服。

功效:益气养阴。

4. 失眠

本部分食疗方适用于新冠感染恢复期思虑过度、心脾两亏所致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伴头晕心悸、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纳差等症状。

(1)双仁粥

组成:炒枣仁10g,柏子仁10g,大枣10g,小米100g,红糖适量。

用法:将炒枣仁、柏子仁、大枣水煎去渣,加入小米煮粥,熟后调入适量红糖即成,每日适量服用。

功效:补益心脾。

(2)百合龙眼粥

组成:百合15g,龙眼肉15g,小米100g,红糖适量。

用法:将百合、龙眼肉洗净,加入小米和水适量,共同煮粥,熟后调入适量红糖即成,每日适量服用。

功效:健脾安神。

5. 大便溏泻

本部分食疗方适用于新冠感染恢复期脾失健运、运化失度所致的每日排便次数增加、大便不成形。

(1)薏仁茯苓粥

组成:生薏苡仁30g,茯苓15g,粳米50g。

用法:茯苓煎煮取汁,加粳米煮粥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止泻。

(2)扁豆山药粥

组成:扁豆60g,山药60g,粳米50g。

用法:将白扁豆、山药、粳米淘洗干净,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止泻。

注意:以上食疗方,请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增减用量。

图片

1. 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常见于老年人、久病患者、体力劳动者。此类人群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更容易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容易加重。

(1)人群特点: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平素可见精神不振、语声低弱、气短懒言、舌淡红、舌边齿痕、脉弱等表现。

(2)调护建议:不宜做大量消耗体力的劳动以及剧烈的运动,应以柔缓运动为主,如散步、八段锦、五禽戏等。

(3)食疗调护:适当食用小米、山药、白扁豆、大枣、蜂蜜等食物。

2.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常见于嗜烟酒、经常熬夜、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等人群。此类人群易出现痤疮、湿疹、痈疮、黄疸等疾病,内环境失调,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感染后容易加重。

(1)人群特点:以形体中等或偏瘦、面部油腻、皮肤容易出现痤疮等湿热疾患为主要特征,平素可见口苦、口臭、身体困重、脘腹胀满、肢体倦怠、饮食减少、心中烦闷不安、眼结膜充血、眼睛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2)调护建议:在体力支持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粘食、甜食、冰凉等食物。

(3)食疗调护:适当食用冬瓜、薏米粥,赤小豆、绿豆、空心菜、芹菜等食物。

3.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常见于久坐、嗜食肥甘厚味等人群。此类人群易出现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内环境失调,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感染后容易加重。

(1)人群特点: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平素可见面部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苔腻、脉滑等表现。

(2)调护建议: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甜、黏腻等食物,如肥肉、油条、粽子、元宵等。

(3)食疗调护:适当食用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桔等食物。

4. 胃肠积热

胃肠积热是临床常见证候,多见于儿童,高热量饮食是胃肠积热的主要原因。胃肠积热易形成内因,导致消化、呼吸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1)人群特点:以食欲不振、便秘、夜卧不安、舌红黄厚等为主要特征,平素可见磨牙、恶热、易汗、烦躁、手足心热、面赤、唇红、咽红肿、口鼻气热、口臭、渴喜冷饮、小便黄、脉数等表现。

(2)调护建议:以饮食调节为主,同时适当增加运动、调畅情志。平素要多食蔬菜、水果,以及米粥、山药、莲子等健脾胃易吸收的食物:酌情食用肉类,少食炸鸡、烤肉、巧克力、膨化食品,以及元宵、粽子等油炸黏腻之品,少喝成品果汁、可乐、雪碧等饮料,用餐习惯以两口菜一口肉为宜,并注意晚餐不晚于19点,不吃夜宵。

(3)食疗调护:蒲公英10g、山楂10g、鸡内金10g、麦芽10g、莱菔子10g、代代花6g、茯苓10g,煮水,每日饮用。


图片

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放置于穴位上,拇指指腹触摸皮肤并稍加按压,小幅度的环转按揉腧穴,以产生酸胀温热感为佳,每次1~3分钟。

1. 大椎

【定位】正坐低头,在人体的颈部下端,正中最高突起处即是。

【功效】具有振奋阳气的作用,适用于头痛不适症状。

图片

2. 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功效】具有通利鼻窍的作用,适用于鼻塞、流涕等症状。

图片

3. 中脘

【定位】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补中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腹胀、呕吐、吞酸等症状。

图片

4.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即是。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和中补气的作用,适用于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等症状。

图片

5. 内关

【定位】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两寸即是。

【功效】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心悸、胸闷、失眠等症状。

图片

6. 神门

【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效】具有镇静安神、宁心通络的作用,适用于心烦、惊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图片

7. 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功效】具有调和气血,健脾和胃,疏经通络作用,适用于肠鸣腹胀、腹泻、心悸、失眠等症状。

图片

8. 涌泉

【定位】在足底,足趾弯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功效】具有补充肾气、提神醒脑作用,适用于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咽喉肿痛、便秘等症状。

图片

9. 太冲

【定位】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功效】具有清泻肝火,疏肝解郁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耳鸣、咽痛、胁痛、腹胀、呕逆等症状。

图片

10. 膻中

【定位】在前胸,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功效】具有理气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咳嗽、气喘、胸闷、心痛等症状。

图片

图片

1. 音乐疗法:聆听乐曲,鼓动血脉、调畅情志。如:《阳春白雪》《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

2. 移情易性法:担心和忧虑往往会加重症状,改变生活环境和方式,转移或分散患者某种思维的集中点,免于不良刺激,摆脱不良情绪。书法、赋诗、弈棋、垂钓、种花、歌唱等都是转移注意,舒畅心情的重要手段。

3. 正念宁心法:以正念冥想的方式来有意识地自我觉察、活在当下,专注于现实的事物。下图是一种放松技巧,慢慢地独自思考答案,每次一种感觉问题,每个问题至少花10秒专注思考。


图片

4. 沟通交流:恢复期可通过多与亲友沟通宣泄不良情绪,多给自己以“没关系,不要紧,不可怕”的积极心理暗示。若出现轻、中度及以上焦虑、睡眠障碍、抑郁问题,应及时向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


图片

1. 体力恢复

根据个体耐受程度进行功法锻炼。推荐每天做1次保健功法练习,每次10~15分钟,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瑜伽等。适度运动有利于恢复体力,保持心情舒畅,强健体魄。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


【八段锦】
【五禽戏】

2. 呼吸功能训练

(1)呼吸六字诀:“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依次每个字6秒,反复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议每天1~2组,根据个调整当天运动方式及总量。

(2)呼吸疗愈法:主动进行缓慢深长的腹式呼吸训练,可采用鼻吸气、口呼气,或鼻吸鼻呼,释放和疗愈身心。



本方案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侵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