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清能有容

 冬歌文苑 2023-01-05 发布于北京

清能有容

在单位里,有一种好传统是“迎新送旧”。

那时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校纪委书记面临退休,也不例外,内部开个欢送会,边吃边聊,与以往不同的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恰逢其时,不能喝酒,咱们为了烘托一点气氛,还是自带两瓶红酒。

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自发地叙旧,办公室副主任突然“爆料”,语惊四座。

话说有一年,新疆某领导的儿子报考湖大,书记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给予了帮助,使其顺利地进入湖南大学读书。事后家长从新疆寄来了三公斤冬虫夏草,按每克一百元的单价计算,价值三十万元,但书记收到包裹后,即叫办公室工作人员将包裹退回。

这事我是相信的,因为我在办公室履职时,也遇到过类似退包的事:那年书记家有老人逝世,校内有不少单位和院系大都派领导去献花圈,我也去烧了香。不料,书记料理丧事后回学校,将我送的礼金,再加上其他几个单位领导送的礼金原封不动,嘱咐我一一退回,过后合计上万元;偶尔有学生家长带烟酒到办公室致谢均被拒收,常叫我上前去送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纪检干部就是这样,在廉洁自律方面要求下级落实的条规,自己首先做到。说起书记党性观念超强,党费必须按月自交,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书记以身作则,长期以来,给我的印象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有一次,教育部来了一个干事,我知道,来客事前就有联系,要带“夫人”去湖南桃花园逛一圈,书记用自己的专车叫司机把他送去,往返几天都是书记接待……

对上级来的一般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对待上级领导来了还要拨冗到场。有位上司是湘籍人,每次回老家探亲看望家母,书记大都叫我安排好,再去接送,并捎点水果一起看望老人。

书记还说过,接待上级领导也是工作的一个方面。后来一次接待给我印象刻骨铭心:上司因公来湖南住在长沙某宾馆,书记叫我一行三人,同去面晤汇报工作,临别时,两位领导都说:“今晚得闲邀请您喝茶……”上司虽然当场推辞,但等我和书记晚间赶到宾馆时,只见他在大厅等候……

翌日上班时,我问另一个领导:“昨晚说了请上司喝茶,您咋不去?”“说是那么说,不一定那么做!”从这次接待上级领导的不同态度中,我看出了书记的风范与人迥异:说一不二,有礼有节。

我十分敬重书记的为人。因为他对上对下都一视同仁,我夫人生孩子刚出院回家,他第一个上门慰问;校内有关部属家里有白喜事,必须出面时就叫我一起去。只是地方与部队不同:部队逢逝者只鞠躬,地方则必须烧香跪拜。每逢这种事,书记虽比我大近一个年轮,也必须三拜九叩,自然影响了我。

如果说我在部队学会了做事,在地方则学会了做人。做人低调,放下架子,常记得别人的好,礼尚往来,便是人间好风景;但自己为别人做了好事,一定要学会忘记,不然,心里会很难过。

书记宽以待人,还有独到的见解:“没有体面的生活,就有不体面的行为。”且解释说:“当朋友来了,干部工资低,舍不得进馆子请客买单,就不体面,那就容易产生不廉洁的行为。”后来,学校搞绩效工资改革时,纪委十分给力。改革后,学校教职员工的待遇全面提高了,生活水平都上了新台阶。从此,湖大率先成为高校的热门单位,吸引了海内外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书记善于走群众路线。他主管干部工作时,校党委在任命干部之前,一反过去每三年来一次“全员卧倒,竞争上岗”的常态,把符合晋升条件的干部履历通通列表打印,下发到各单位让群众评议,公开筛选出候选人以后再上会讨论。这样,既提高了选人用人的效率,又深得人心。

诚然,校级领导离群众有隔层,难得听到基层的呼声。我刚上任时,书记就嘱咐我:“要注意'通风报信’,无论听到群众对学校党风廉政工作有什么意见,还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疑点’问题,都要及时告诉我。”

当然,我历来有原则: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凡涉及要害部门,以及校内外和上下级矛盾,影响学校党员干部形象的问题必须报告。

我深知书记十分相信我的话,对个别本身跟书记很熟悉,闲扯时却说书记的坏话,我听了不信也不传,因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敢在我面前说别人,在别人面前就会说我。后来,真有人在书记面前搬弄是非,在书记的话音中听得出来,但我不解释。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知理不争辩,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这是成年人的规则。

纪委、监察处合署办公算个大部门,人不多,但干部级别高,兴盛时十一个人中正、副处级干部就有8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个别人当有点小利益未得到满足时,就借题发挥,在工作中挑刺。从书记与我的交流中,我认识了人性的异同。我宁愿自己受委屈吃点亏,毫不计较,心里清楚就行。相反,别人对我不好,也许还要对别人更好,因为让人不是怕人。

从部队回来的人有一点好处,磨平了棱角,心态就平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任凭风浪起,只要对得起党的要求,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就成,人家怎么挑事使坏是别人的问题。

在工作方面,书记注重廉政理论建设,带头著书立说,以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为依托,主办《岳麓廉政研究论丛》刊物,指导编写《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向大学生普及有关廉洁的基本知识。那些年,校纪委、监察处编发廉政理论研究专著和制度汇编共3本。相继又推出了新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并由监察处牵头的《校园风纪实录》在党政例会上开播。从而丰富和创新了工作内容,全面促进了反腐倡廉的惩防体系建设。由于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贡献大,书记还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

不久,书记退休了,我作为本支部书记,还在机关党委干部大会上,就“以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推动工作创新”作经验交流发言。同时,一本工作手记《光润黉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书册出版,并被湖大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主任袁教授列为“'教育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这些年看到社会上频出“大老虎”,而号称千年学府的湖南大学至今未发现省管领导的贪腐问题,连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我在研究古代书院预防腐败的启示中发现:书院将“忠、孝、廉、节”壁挂正堂,当作“健康明道”的座右铭,绵延至今,这不仅是一种亲情关系的传递,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使命和立身做人的秘笈。可是贪官做人却像“貔貅”,只进不出,不撑死才怪呢!

如果说,个人工作和学习上有什么收获的话,也应归功于书记领导有方。因为书记常这样引领:“工作上不出论文不出书就没有深度”。

如今,书记退休随子女居家北京,在我心中,虽只有中等个子的他,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伟岸,其光辉形象及敬业精神,深刻在我脑海中:满头稀疏的白发,显得比同龄人苍老,一双活溜的眼珠总是充满了睿智的光彩,作报告时有一口流畅的普通话。

书记姓邓名频声,不仅“清能有容,仁能善断”,而且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超人的协调能力。在位时,他带领大家一道共同营造了团结向上,风清气正的战斗堡垒和良好的人文氛围。鉴于他对高校的贡献以及对下属的影响,在他退休之前,我特撰写一幅嵌字联送给他:频施雨露萌新芽,声动湖湘启后昆。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刘光明,浏阳人,1959年生,1976年担任民办教师,1978年从戎曾荣立三等功4次。1999年从某部转业服务于湖南大学,2019年退休,军、地穿越43年,出书3本。现系湖大老科协读书协会会长;中国散文网编审;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