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会喜新厌旧?

 昵称28556420 2023-01-05 发布于河北

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儿女英雄传》,描写了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一桩公案。书中的主人公名叫十三妹,其父遭朝廷大员纪献唐杀害,十三妹无处申冤,浪迹天涯,学得一身武艺,欲报血海深仇。途中机缘巧合下,嫁给安骥。十三妹前半段人生仗义行侠,英气风发;后半段嫁为人妇,又尽显儿女情态,堪称儿女英雄之典范。

《儿女英雄传》揭露了封建官场吏治的腐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写实侠义小说。也许你没读过这部小说,但你一定知道出自其中的一个成语:喜新厌旧,原文是“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喜新厌旧,实在不算一个褒义词,多指爱情不专一,以它为谜底的谜面更是“陈世美不认秦香莲”,它的应用场景多用于婚姻。为什么喜新厌旧呢?大概跟以下三个心理现象有关系:

第一,柯立芝效应。

大多数哺乳动物在交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原有的配偶就在身边,也不再有性行为,这个阶段称为“性不应期”。其长短,因动物的种类和周围环境而异,有的几分钟、有的几小时或几天。但是,如果在雄性动物交媾之后,重新给它一个新的雌性发情对象,它的不应期会大大缩短,甚至立即又出现交媾行为。动物对新配偶所显示的这种效应,造成单一的雄性动物可使不同的配偶受孕。其生物学意义在于有助于物种的延续。进化心理学中有个“柯立芝效应”。

这个效应,常常被用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中。新鲜感和激情,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对待感情的忠诚度和专注度。

第二,古烈治效应。

古烈治是一位西方国家的元首,一日他与夫人科尼基参观一家养鸡舍,夫人看见公鸡在母鸡身上,突发奇想地问陪同的农场主:“你能否告诉我公鸡一天在母鸡身上尽多少次'丈夫’的责任?”

农场主回答说:“时时尽责一日十余次。”

夫人说:“请把结论告诉总统。”

农场主过去给总统刚一说完,总统问道:

“每次都在同一只母鸡身上尽责任吗?”

答:“次次更换伴侣。”

总统说:“请把结论转告夫人。”

这个效应,说明了男女思维的差异,男女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厌旧的倾向也不是什么人格缺陷,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的、心理的基础。但人有良知、有道德,靠这些东西才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

第三,近因效应。

即新近的信息比以前获得的信息对自己的认知影响更大,新近的信息会冲淡或代替心中的以前印象。近因效应的效果和首因效应的效果正好相反,但二者并不矛盾。首因效应常表现在陌生人之间,而近因效应表现在熟人之间。一言以蔽之,新近的事物对自己影响更大。

从人类的感情出发,在跟异性相处的时候,我们的感情往往会受到荷尔蒙和多巴胺的影响。跟同一个人长时间生活下去,久而久之内心的感知度就会降低。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都会觉得“厌倦”。一旦生活中出现了另外一个能够吸引到他的异性,那么这个人很可能三心二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