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师访万家与家校共育的建设性思考

 夏日茂树2015 2023-01-05 发布于江苏

万师访万家

家访与家校共育

思考

我之所以谈这个话题,是因为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这使我也有机会再亲自去看一看学生的家境,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的在家表现,也促成了我的一点思考。
有人认为“万师访万家”活动仓促而又盲目,没有多少实际的效果。不得不说这因人而异,因校而异吧。如果没有目标,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大概可以称之为仓促而盲目。有的老师或领导会认为所访的学生自己没教过,对学生一无所知,与家长无话可说、无从应对,便觉得毫无意义。这种想法也未免狭隘,只是将家访当做了学生在校表现、成绩汇报与作业检查,没有弄清家访的目的和意义。
家访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条件、学生家庭成员构成与职业、学生家庭收入来源、学生在家表现、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等,这就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打下了基础。从学校和年级的角度而言,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出多个类别,为做各种决策提供依据;从班级角度而言,它为因材施教,协同育人提供了最原始的材料,为育人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无论是学校还是年级,都要通过班级来实现其目标,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同样需要通过班级来实现。因此,家访材料最终的汇集点应该是班级而非学校。这就要突出班主任在涉及本班学生家访资料汇集中的中心作用和枢纽作用。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家访人员的劳碌便不是“毫无意义”的,家访材料也不会变成只对上不对下的“废料”。不光如此,这些家访材料(一生一档,图文并茂)要以班级为单位汇总,学校要保存好这个一手材料,以后不管怎样分班,不管换了怎样的领导,新任班主任和教师都能凭此了解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一本万利”的。如果从这种建构式的着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来对待“万师访万家”,我们自然懂得其价值。
如果家访材料是真实而全面的,班主任该怎样使用好它们呢?要知道,没有抽象的学生,只有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中,校服往往遮蔽了我们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考量,使我们只是孤立地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这干扰了我们对学生的认识----对其行为背后所以然的认识。不同的家庭背景意味着不同的家庭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它为我们班主任“理解”学生开了一扇窗。
使用家访材料来“读懂”学生及其行为背后的所以然,只是认识的开始。我们认识了学生的各种状况,“读懂”了学生的行为表现,是时候思考我们的育人方案和行动了。通过对家访材料的解读,对照学生的表现,怎样做到“因材施教”就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了,这里也包括家校共育。
对于家校共育,我认为班主任既要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勇气,也要有“知天命”的智慧。对于“共育”,其实我们作为班主任是希望有一个责任划分的,我们真心地希望能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的那样,让家长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但现实很残酷,很多本该家庭来解决的问题都涌到了学校,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往往高过了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我们用理论的思维很难解决现实的问题,并不意味我们不作为,相反,要知难而上尽己职责。

我们期望“共育”,但必须考虑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是否有能力有条件解决这个问题。否则,遇到学生的问题便找家长,除了为了宣泄心中的“不满”,期待家长为自己“撑腰”吓唬学生外,对问题的解决几乎是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调研,当然将依据家访弄清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家长的教育方式,等等。很多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或父母离异,父母想解决问题,但鞭长莫及,爷爷奶奶更指望不上。这里,我们必须有个理念:不是所有的问题班主任都能解决的。

这不是为班主任工作泼冷水,而是“知天命”的智慧。班主任工作无法代替亲情,无法代替家庭教育,班主任工作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在学生之前接受的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借助社会、学校、年级、家庭的合力,班主任不是“孤勇者”。弄清学生问题的性质与自己的能力范围,然后尽己之所能,提供专业的解决方式或情感上的关怀,这既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勇气,又是“知天命”的智慧。
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家访(实地家访)的意义在于学校和年级的规划,“家访”不能等同于“共育”。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将学生家长叫到学校门口摆拍的“家访”有多少“共育”的意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