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是一种可以复制的能力

 张德芬空间 2023-01-05 发布于北京

你有过这样的时刻么?

双十一拼命凑单,不知不觉多买了很多东西;

总想要省钱,一花钱就畏手畏脚,东西买贵了要心疼半天;

不敢和有钱人交流,怕被人瞧不起;

想投资理财,又怕亏损,白白错过不少机会;

……

生活中的小事可以反映出我们对金钱的态度。这些表现,本质上都是缺少金钱能量。

我们常说“思维的高度决定你的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质在于认知程度的不同。
你会发现,有些人明明家庭条件不差,但他的金钱观却让他看起来像个穷人,后面就真的越来越穷。
能赚钱、会花钱,也是一门人生智慧。
有些人爱财如命,有些人“视金钱如粪土”。如何赚钱和花钱,代表了一个人的金钱认知层次。
金钱远离或者靠近,取决于我们的选择。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破解财富阻碍、缩短我们与金钱的距离。

谁影响了我们对金钱的态度?
我们对金钱的早期认知,源于原生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些父母会一直给孩子灌输“我赚钱很不容易,你要省着点花,不然就是对不起我”这种思想,这就让孩子产生一种对支配金钱的恐惧,甚至觉得“花钱就是一种过错”。
而这些父母,并不一定真的穷困,甚至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是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
但他们习惯性把经济压力释放到孩子身上,这种错误的引导,会导致孩子产生浓重的自卑感,认知受限,做事也会容易变得畏首畏尾。
从心理学的视角,每一次抱怨,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负向催眠。一直念叨“我赚钱不容易”,金钱就真的很难流进这样的家庭。
我曾经在财富课上接触过一个学员,她说:“芳谊老师,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很抠门,对别人却很大方的人。”
她对身边的家人都很舍得付出,会给女儿老公买最新最贵的衣服,也会在哥哥家买车买房的时候毫不犹豫的资助他们;可是轮到自己,却是买打折的衣服、开着旧车、甚至在买一个车位的时候都会犹豫好久。
她说“我并不缺钱,但我却从来没有将钱花在自己身上,我更习惯了付出。”
我试着帮她回忆这些举动更深层的含义,过了好久,她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我内心的不配得感在作祟。”
这还得追溯到她的原生家庭,因为父亲小时候家境殷实,却因经营不善一瞬间失去所有,所以他和金钱的关系十分紧张;母亲是一个农民,对母亲来说金钱就是安全感的来源,所以只会攒钱而不舍得花钱。也常常告诫她:钱要省着点花。
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她,会对金钱产生了极强的“不配得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一切。

财不配位,无法长久地抓牢手中的机会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热门问题“世界上那些彩票中巨奖的人最后都怎样了?”。有个得到642个赞同的回答,用了很多的案例说明:
很多彩排中奖得主并没有因为拥有一大笔钱,从此就过上了自由富足的生活,反而因为不会和金钱相处,导致肆意挥霍,甚至对生活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一句话叫做“德不配位”。其实对于金钱也会有“财不配位”的情况。
“你靠运气赚来的钱,终会靠实力亏去”,这不是玩笑话。
如果你认为你“不配得”,没有掌握和金钱相处的方法,最终,金钱就会以各种方式离开你:比如挥霍一空,比如被人骗走等等;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贪官贪污2亿人民币,但是都藏在家中不敢花。这就是“金钱不配得感”带来的病态的心理。

清空病态心理,你值得由内而外的富足
但能真正把钱看轻,心安理得花钱,有胆量敢赚钱,成为由内而外富足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要深入潜意识根源,检测你的财富观念;
你的信念模式,可能来自家族长年影响;
那些低价值感、不配得感、羞耻感,依然控制着你……
要达到深层的疗愈,就必须跟随有资历的老师,通过专业方法去解决。植入积极正向的认知和体验,才能避免你掉入旧模式的循环,翻转你的人生脚本。
陈芳谊老师打造的全新课程《闪耀你的影响力 AHC幸福传承师资班》,就是这样一个助人自助的课程。
如果你想在赚钱中获得价值感;
想要了解发挥自己的天赋创造财富;
想要掌握自我成长的密码……
都欢迎你来参加AHC幸福传承师资班,当你不需要老师引导就能学习时,你就拥有了给自己做咨询的能力。
这种能力,将在人生的很多时刻,为你带来力量、指引方向。当你的内在改变了,外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