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残留1.4万国民党干部,部下请示杀多少?陈毅的处置令人佩服

 gudian386 2023-01-05 发布于山东

1949年5月,在渡江战役胜利结束之后,解放军一路披荆斩棘,攻到了上海城下。

而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在即将败亡之际,却仍旧是狂妄地叫嚣着:“解放军能够攻进上海却管不了这里,这个大染缸让共产党红着进来黑着出去!”

当时带领第三野战军解放上海的陈毅,面对着眼前的一道道困难,也逐渐皱起了眉头。

文章图片1

陈毅

上海战役打响

如果要在近代史以来选出对于我国来说最为重要的城市,那么除了首都北京之外,紧接着的就一定是上海了。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远东地区最为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如此重要的地位,让上海看起来远远比当时的其他城市要繁荣许多。

而这也吸引到了大批势力前来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里争夺利益。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

从此,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

到了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上海地界上已经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地带。

文章图片2

上海

城市里囊括了国民党、黑帮、外国驻军、资本家等诸多势力。

所以,这也让上海解放和接管的任务变得十分复杂。

1949年4月底,在渡江战役爆发了整整一周之后,第三野战军成功突破了国民党设置在长江南岸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部所属部队5个军的主力在郎(溪)广(德)山区被歼灭。

眼看无法在此地阻挡解放军的基本功,剩余的残兵败将退据到上海地区,连同原淞沪警备司令部所辖部队,共8个军25个师20余万人,准备在这里负隅顽抗。

5月初,在上海战役爆发之前,中央军委向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第三野战军发出一系列指示。

要求抓紧完成占领上海的准备工作,既要歼灭守军,又要完整地接管上海,方便日后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利好全国的解放事业。

文章图片3

陈毅视察工作

收到命令之后,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依据中央军委和总前委指示,决心首先兵分两路,采取钳形攻势,从浦东、浦西两翼迂回吴淞口,断敌海上退路,尔后再围攻市区,分割歼灭国民党守军。

5月12日,部队经过整编之后,正式向上海外围的守卫发动进攻,上海战役就此打响。

5月20日,经过整整九天的激战,三野的战士终于将上海外围的敌人全部歼灭,来到了上海城区的周边地带。

然而,这个时候,作为部队总指挥的陈毅却在心中犯了难。

文章图片4

解放上海后解放军战士们席地而睡

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当时全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里面建设着许许多多难以计数的大型建筑和重要设备。

一旦让这些宝贵的现代化建筑焚毁在战火当中,那么所造成的影响将很有可能覆盖到大半个中国。

到那个时候,全国的解放事业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所以,如何在解放上海的同时,成功保全城市内的建筑设施,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文章图片5

上海战役

瓷器店里打老鼠

5月20日当晚,毛主席特地从北京发来电报。

在电报中,毛主席明确提出:上海是远东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中国唯一的国际性贸易城市,一定要让这座世界名城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

并且还重点标注了“一定要将对上海的破坏降低到最小”。

于是,陈毅与粟裕等人召开了一场针对如何解放上海市区问题的军事研讨会。

在这场研讨会上,陈毅根据毛主席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既要成功将国民党残余部队消灭,又要完整、完善地保全上海建筑设施”的战略要求。

文章图片6

毛主席

随后,粟裕等军事专家,根据这一要求,设计了一套看上去十分缜密而又妥善的进攻战术。

那就是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将上海地区团团包围,使之如同铁桶一般坚固。

紧接着挑选出一支极具战斗经验,同时战斗力又十分顽强的精锐部队。

让这支部队全体配备轻武器,穿插到上海市区当中,使用闪电战的方式,尽快解决被困在上海市区的国民党残兵。

如此一来,既能快速消灭敌兵,又能保全上海。

陈毅对这个战术的构想十分满意,他幽默地对着众人说道:“如此一来,我们不就是要在瓷器店里打老鼠,既要把老鼠打干净,又不能给瓷器打烂喽。”

文章图片7

陈毅

后来经过第三野战军指挥部研究决定,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到聂凤智的27军手上。

27军是渡江战役的先头部队,也是三野当中的老牌部队,其中大部分将士,都是从红军时期一路闯过来的老兵,战斗经验极其丰富。

而军长聂凤智的指挥风格稳重而又周密,任务交给他们再恰当不过。

在接到这份任务之后,聂凤智深感其重要性,也明白组织上的顾虑。

于是,他在整备部队的时候,专门给部下将士制定了“三不打”的要求:“看不见敌人不打、打不中敌人不打、有人民群众不打”。

初次之外,绝不能在上海市区轻易使用炸药包和手榴弹。

文章图片8

解放上海

5月23日,在一切整备就绪之后,27军的战士们迈着坚定的脚步,快速奔涌向上海市区。

最终,在“快速跃进,勇猛穿插,迂回包围”的战术下,仅仅用了四天的时间,战士们就将上海市区内的国民党残兵全部歼灭。

5月27日,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重大破坏的情况下被成功解放。

文章图片9

解放上海

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在解放上海之后,陈毅亲自前去对整个城市进行了一番视察,眼看上海大部分设施都被保全了下来,他的心中也长舒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中央的另一道命令也传达过来。

中央决定,任命陈毅为上海解放后的首任市长,负责上海的管理恢复工作。

这个任命是个普通的行政流程。

毕竟在当时大城市的首任市长,基本都例由解放该地的部队高级首长兼任。

比如北平市解放后的首任市长,就是与聂荣臻彭真一起,促成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叶剑英

而南京的首任市长,则是率领二野主力解放苏皖地区的刘伯承

文章图片10

任命陈毅出任上海市长的委任状

不过,相比于上述两个大城市,上海的形势要复杂许多。

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如何去处置国民党所遗留下来的一大批公务人员。

这些人,曾经都是国民党安排在基层进行管理工作的人,其中涵盖了军政工商各界。

他们掌管着上海这座城市一切的生活运转工作。

包括交通、水电、医疗、教育、工业、银行业等各个领域。

一旦将这些人罢黜掉,甚至是将其抓进监狱当中、送到法庭上审判,那么整座城市都有可能面临着瘫痪的风险。

但是,如果对这些曾经助纣为虐,与国民党政府一起为非作歹、欺压老百姓的人不管不顾,那很有可能会引起群众们的抗议。

甚至还有可能让藏匿在人群当中的反动派势力趁机煽动,对革命事业再次进行破坏。

文章图片11

人民群众庆祝上海解放

面对着眼前这道难题,陈毅苦思了许久后心中逐渐有了一个想法。

他让统计部门,将这些国民党遗留的公职人员名单整理出来交到自己的面前。

由于这些人的数量过多,统计部门整整花费了5天时间,才将人员全部整理出来。

结果显示,国民党旧政府留下来的公务人员竟然多达45280人。

如此庞大的数量,处理起来确实十分棘手。

不过,当这份名单交到陈毅面前的时候,他并没有丝毫的慌乱。

因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只在国民党政府里工作的普通职员,他们自身并没有犯下过什么罪恶,只不过是找了个工作养家糊口而已。

对于这些人的处理方式十分简单,进行安抚,尊崇意愿,最好将其继续留任到各自的岗位上。

而真正让人犯难的,是其中的14492名国民党员。

文章图片12

人民群众庆祝上海解放

陈毅的决定

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曾受到国民党内部腐化风气的影响,对上海市民犯下过各种各样的罪行。

如果按照我军以前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挨个调查,甄别罪行,然后做出相应的惩罚。

甚至其中很多人都要在经过人民的审判之后被处决。

就连第三野战军的军管会,在调查完毕之后,又来请示陈毅,这些人当中应该杀多少。

结果向来行事果断,态度坚决的陈毅,在这时却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虽说这些人手中都沾满了罪行,但是很多人都是身处国民党的烂摊子中身不由己。

文章图片13

解放上海

只要对其加以改造,进行思想转化,想必是可以弃暗投明,重回正轨的。

况且,这些国民党员,都是上海市政府各个领域的管理者,如果没有他们的带动,那么那些原本被释放回岗位的人员,就失去了能够统一指挥工作的人。

这样以来,上海市仍然存在着瘫痪风险,之前的工作就白做了。

于是,经过慎重的考量,陈毅决定冒着巨大的风险释放其中的大部分人,让其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当中。

而针对那些罪行较为严重的国民党员,只要不是冥顽不灵的顽固派分子,也要本着宽大处理的原则,尽可能地从轻发落。

如此一来,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却能够妥善地让上海平稳地运转起来。

文章图片14

解放军战士

当陈毅做出这份决定之后,先是报给了总前委那里,征询了小平同志的意见。

头脑灵巧、政治经验丰富的小平同志对陈毅的这项决定十分赞成,于是就将其上报到了中央那里。

而这份决议传到毛主席那里之后,主席也认为,如此安排更有利于上海管理工作的平稳过渡。

同时也能够让剩下来的几座大城市仍在固守的国民党将士看到我军的宽大政策,对全国的解放事业十分有利。

于是,毛主席代表中央在给陈毅的复电中批复到:同意陈毅同志意见。

最终,14492名国民党员,被留下来了11426人。

文章图片15

陈毅

这些本以为会受到严酷惩罚而担惊受怕的国民党员,在得知要被宽大处理之后,激动地泪流满面。

在经过一番思想教育工作之后,深切地意识到了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纷纷选择了退出国民党的阵营,从此站到了人民的一边。

在政府的安排下,这11426名旧政府人员,陆续回到了各自原本的岗位当中,成功帮助上海完成了平稳过渡阶段。

文章图片16

上海

后来,陈毅又加强了上海的治理工作,上海乌烟瘴气的社会风气也被整顿地十分清明,而原本面临崩溃的经济市场,也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也因为如此,这座璀璨的明珠,能够继续伫立在东方的黄浦江畔,不断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着自己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