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开荣 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技巧 ---推荐人:胡阳新

 昵称15221501 2023-01-05 发布于湖北

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技巧 ---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长岭初级中学任 郑开荣 邮编:444329

 
      新课程强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开发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是人的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教师要通过教学发展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水平,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新的主体,都能够不断地从自己的创新性的工作过程和成果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感动和喜悦。
发散思维训练法,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方法。它要求学生要沿着不同的方向,通过不同途径去思考,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进而产生新的信息。它能从各种设计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用浅显知识来说明较复杂的问题,即“简约”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根据个人经验,参考有关资料,我认为学生思维受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数学思想方法缺乏。
       由于学习方法的缺乏而严重制约学生的有效思维的状况普遍存在。在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遇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题目,就傻眼了,不会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永远只是会解决旧问题,而不会解决新问题。
       2.思维惰性造成思维模糊。
       思维指向模糊主要表现在对关键信息感知把握不准,思维指向性模糊,出思维的惰性。观察只停滞在感知表象中,即使撞上关键信息,也不能加工形成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致使思路受阻,从而懒于动脑,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学生往往遇到难题,不是等着老师讲解、就是请教家长和同学,就是不愿去独立思考,这是学生思维障碍的最普遍原因。
    3.思维惯性造成思维机械。
  思维的惯性常伴随着思维的惰性而存在。在考试后的分析错误原因中,学生往往在回答“解题时出现错误的原因”选择了“审题不清”这一项。学生在解数学题时,常尚未看清题意,见术语,便罗列公式,生搬硬套;见数据,便代入演算,拼凑解答等。
        我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
       (一)、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课时,讲解定义时。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的知识对比学习。然后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让学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由于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依赖性强,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例如一个正三角形的每一个角各有一只蚂蚁。每只蚂蚁开始朝另一只蚂蚁做直线运动,目标角是随机选择。蚂蚁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有两种方法可以让蚂蚁避免相撞:或者让他们全部顺时针运动,或者让他们全部逆时针运动。否则,肯定会撞到一起。选择一只蚂蚁A作为参照对象,一旦A确定了自己是逆时针或者是顺时针运动,其他的蚂蚁就必须做相同方向的运动才能避免相撞。由于蚂蚁运动的方向是随机选择的,那么第二只蚂蚁有的概率选择A相同的运动方向。第三只蚂蚁也有的概率,选择与A相同的方向。因此,蚂蚁避免撞到一起的概率是。为了说明这道题所蕴涵的数学思维,我们再来看一道题:一家录像厅,原门票8元一张,降价后平均每场观众增加了3倍,收入增加了1.5倍,门票降价多少元?若原来平均每场观众只有一人,则降价后平均每场就有1€祝?+3)=4人,收入有8€祝?+1.5)=20元。由此可知,门票降价后为20€?=5元,即门票降价8-5=3元。可见“简约”思维可以达到直奔主题迅速解决的效果。
        (三)进行说理和操作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皮亚杰曾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对于生来说,动手操作更有利于他们快速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中,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先通过目测,说出这个图形有哪些特征,再说说准备用哪些方法和工具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确具有这些特征,然后在班级中介绍自己的验证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假设——验证——结论整个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课堂教学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1、培养兴趣,让学生迸发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2、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3、鼓励创新,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赞扬、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来动者的素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连网以及其他途径快速的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在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也就是说,思维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重塑,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为此我们一切都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