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安敬字亭:海峡两岸共同的崇文传统

 金枫晚霞 2023-01-05 发布于福建
原创 林鸿东 鹭客社 2023-01-05 22:35 发表于福建

图片

半生雪(抒情版)音乐:远方 - 远方

敬字亭,又名惜字亭、敬圣亭、字纸亭等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塔形之所以称亭,大抵太过粗俗吧。敬字亭一般设置于书塾学堂附近,有些也在宫庙附近,很可能是这些宫庙之前当过书塾学堂。敬字亭的兴盛时间,与风水塔大约同时,皆是明清。这正是其外形受到风水塔影响的原因。

据台湾施顺生先生2008年的统计资料得悉:台湾共有113座敬字亭(含金门);敬字亭的叫法分别有:敬字亭、敬文亭、敬字炉、敬字塔、敬字楼、敬纸亭、敬纸炉、敬圣亭、惜字亭、文纸亭、字亭、字炉、字塔、字纸亭、亭纸炉、纸亭、纸炉、圣亭、圣炉、圣文亭、圣纸亭、圣迹亭、圣迹台、焚纸亭、焚纸炉、顿水亭、毛笔亭、孔圣亭、孔圣塔等三十三种称谓。施先生指出,除了台湾的三十三种称谓外,大陆地区还有惜字亭、惜字所、文笔库、字库、字库塔、字藏、焚字炉、焚字塔、焚纸塔、焚纸楼、化纸亭、化字炉、化字塔等各种称谓;敬字亭内字纸焚化后的灰烬象征文房四宝的”墨“;此外,施顺生先生指出,台湾还有一种象征笔的文笔亭。

台湾的敬字亭文化如此兴盛,隔一汪台海,福建的敬字亭文化又是如何光景?两年前,泉港建筑设计师王茂光曾向我提供过他拍摄的泉州涂岭芦朴村的敬字亭照片。芦朴村敬字亭始建于明代,其亭身有石雕与石刻,亭顶上有鳌鱼造型。敬字亭炉口有副对联,左为“文辉甲观射牛墟”,右为“脩富酉山余鸟篆”。甲观与酉山都是指藏书之所。芦朴村敬字亭附近原来有座圣母庙。据王茂光称,泉港现存的敬字亭比较少,相邻的惠安则比较多。后来,我在网络上不断搜索到泉州敬字亭的资料,种种迹象表明:敬字亭在泉州曾经是较为普遍的存在。

同安曾是泉州的旧地。今天的泉州依然保存着不少敬字亭遗存,同安有没有呢?有!同安的金枫晚霞先生一口气给我发来不少照片,照片中三座敬字亭均是他在采风中发现。这三座敬字亭分别是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的敬圣亭(石砌)、同安梅山的敬字亭(石砌)、同安区莲花镇窑市村的敬字亭(砖砌)。

除了砖砌的敬字亭外,同安的两座石砌敬字亭与泉州芦朴村的敬字亭风格相似,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塔形,二是亭身多有刻字或石雕,三是亭顶为鳌鱼造型或葫芦造型;四是往往有麒麟雕刻(传说孔子降生之夜有麒麟降临孔府并吐玉书)

敬字亭不仅是敬重文字,敬重文化,也敬重与文字、文化有关的先贤与神灵,如文字的发明者仓颉、家的创始人孔子、主文运的五文昌(文昌帝君、关帝、奎星、朱衣神、吕洞宾)。故敬字亭不只焚烧字纸的功能,也有祭祀圣贤与神灵的功能(往往有设置神位)。

敬字亭的存在,告诉我们,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无比敬重文化的时代。

王茂光提供的泉州涂岭芦朴村敬字亭照片:图片

图片

图片

金枫晚霞提供的厦门市同安区敬字亭照片:

云洋敬字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梅山敬字亭

图片

图片

窑市敬字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