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犹记当年那本书|胡华荣

 运河儿女 2023-01-06 发布于江苏

我的父亲曾经教过私塾,是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他对学生的严厉,对子女的严苛,那是可想而知的。他的那把戒尺,我就亲身尝到过它的滋味。
在我才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字:“二工土士十,第一页我记得相当清楚,眼晴闭起来都会读,可是第二页及后面的是什么字,我现在是怎么也想不起来。教的字一个个单列着,既没有词组,也没有句子,干巴巴的,很记。有一次,父亲检查我认得怎么样了,指着字让我读。“这是什么字?”我不作声。“这是什么字?”父亲提高了声音,用手在我的手背上揪了一下,我呲着牙叫起来:“肉。”“还肉呢,皮!”也许是我的小手胖乎乎的吧,拧一下,哪是是“皮”呀,分明是“肉”。然后,手掌朝上,“啪一一”一戒尺,手还不敢缩,如缩,又是一下子。
尽管认这些字没有一点兴趣,但也认了不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大哥的床头发现了一本书,那么厚,书名叫《欧阳海之歌》。我好奇,翻开开始读起来。有些字不认识,我就慢慢顺,实在顺不通就跳过去,居然能读懂它的大意了。就这样,天天读,天天读,我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被故事中的人物迷恋住了,被人物的精神品质感动了。吃饭时,书也放在碗边,边吃边看。趴在床沿上看,坐在灶台前看,蹲在门槛上看,走到哪里,都抱着这本书。有一天晚上,母亲见我看书看得这样投入,对我说:“荣子,书里讲的什么呀?读给妈妈听听呀!”“好的。”我欣然答应。于是,我坐在搭板上,就着煤油灯,读给妈妈听。妈妈和衣坐在被窝里,我兴致勃勃地读呀读,也不知读了多长时间,抬头一看,妈妈睡着了,竟然打起了呼噜。我的那个气呀,灯一吹,钻进被窝,睡觉。以后,我再也不肯读书给妈妈听了。
《欧阳海之歌》是一部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纪实小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的形象通过这部小说走进了千百万读者心中,鼓舞了一代人为了理想和真理而奋斗牺牲。小说的作者金敬迈也因这部作品的成功而声名大震。这本书跟了我好几年,我读了至少有五、六遍,每次读到结尾时,都被欧阳海牺牲的情节所打动,泪眼模糊,唏嘘不已。
结尾是这样写的:
“停止前进!火车来了。”突然,驮炮的战马受惊,朝轨道上奔去!钢炮横在铁轨中间,4秒钟内车头就将与战马相撞。这一刹那,欧阳海冲上来啦,一个信念推动着他:“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时刻到了!共产党员应该冲上前去!”
“欧阳海冲上了铁路!抢在车头到达之前,拼尽气力推开了战马!”“满载旅客的列车免遭颠覆,旅客的生命得救了……共产党员欧阳海却被巨大的火车卷进车轮底下,倒在血泊中……”
读到这里,我心里总要难受好几天。
书中有一个章节,叫“响鼓也用重锤敲”。讲的是欧阳海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了,但上级组织和领导始终关注着他,时刻警醒着他改正缺点,不断前进。
古语有云:“响鼓不用重锤敲”,意思是一面上乘的鼓,鼓面质量好,不用很大的劲就会很响。比喻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有了缺点或错误,只要简单提醒一下就会立即改正。那么,欧阳海的上级组织和领导为什么还要重锤敲打欧阳海呢?这个问题我后来终于想明白了。
“响鼓”与“闷鼓”是相对的,“响鼓”后面还有更响的“鼓”,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后有人”。如果一个“响鼓”之人得不到组织、领导、父母、长辈经常地、反复地、精准地重锤敲打,就有可能满足于既有的本领和业绩而裹足不前,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逐渐被他人甩在后面,“响鼓”变“闷鼓”甚至“哑鼓”。“江郎”为何“才尽”?恐怕与没有得到及时的重锤敲打不无关系。
所以,上级组织和领导对欧阳海采用“响鼓也用重锤敲”是非常之必要,也是行之有效的。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理念也一直影响着我的为人处世。在我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我总是严格要求着我的学生,尽管他们已经很优秀了,但我始终盯着他们,哪怕是犯了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即使是再优秀的学生,也会严正指出批评。也许,这就是好多优秀的学生对我敬而远之的缘故吧。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了一个好朋友。尽管小时候没有多少书可读,但我感到幸运的是,在那物质和精神都溃乏的童年时代,我能够读到这样一部好书。《欧阳海之歌》,我永远忘不了这部书!

最近精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