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羲女娲形象的历史变迁

 一得书屋 2023-01-06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在我国汉民族的起源历史上,出现过“二皇说”、“三皇说”、“五帝说”、“三皇五帝说”,到后期基本固定为“三皇五帝说”。

图片

《淮南子·原道训》在谈到天地万物起源时说:“泰古二皇,得到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服四方。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始终。……其德化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把伏羲、女娲列为“泰古二皇”。

而《史记·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纪》:“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天皇、地皇、人皇”。这里说的天皇地皇是神祇而非真实人物,人皇即指的是秦始皇。此三皇最早出自于《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述的秦博士议“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王绾、李斯所议三皇不过是为了讨好秦始皇罢了。到了汉代的《白虎通》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而清陈寿祺编辑的《尚书大传》则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

五帝说最早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方上帝,后又以青帝伏羲、炎帝神农、黄帝轩辕等为五帝。最终三皇说和五帝说又合并为三皇五帝说,并形成了以伏羲、神农、轩辕为三皇、少昊、颛顼、喾、尧、舜为五帝的格局。

根据文献资料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伏羲、女娲的形象和他们的地位认同一样,从产生到趋于成熟和模式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先秦时期伏羲的人首蛇身、女娲的蛙形,到秦汉统一成人首蛇身的交尾像,再到后世根据帝王的政治需要演化成慈眉善目的神人形象,这中间折射出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历史背景和民间信仰的嬗变。

图片

汉石画像伏羲女娲图(临摹)

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是伏羲、女娲信仰大扩展、大传播的时期,与之相应的是,伏羲女娲人首蛇(龙)身的形象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对后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时墓葬中普遍使用伏羲女娲交尾图,贵族使用帛、丝制作的图画,墓砖也大量刻画有伏羲女娲交尾图,而一般人家则是在棺木上绘上伏羲女娲图。从出土文物来看,当时的这种殡葬习俗已经北至辽北、高句丽,南至广东福建,西南至云贵川,西至陕西陕北,可以说已经流行当今大半中国。而各地在程式化的图画中又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性:一男一女,或交尾,或联袂,或接吻,或面面相视,而且面目特征也往往符合当地的人物形象。

图片

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图,明显的胡人特征

魏晋之后,由于当时政治气候,黄老之学和佛教空谈大行其道,黄帝开始受到崇奉,对伏羲、女娲的信仰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趋于减弱。而从唐朝开始,儒家集团对于佛道信仰和意识形态开始严历打击,通过官方的倡导,伏羲、女娲的地位开始缓慢回升,北宋时对伏羲、女娲在内的三皇的三年一祭,牲用太牢,制作专用的祭器。到元朝时官方大力推广伏羲祭祀,在各地兴建伏羲祠,每年三月三和九月九用太牢祭祀三皇,礼乐仿孔庙。至明太祖朱元璋到达高峰期,洪武元年,朱元璋专门到河南淮阳的太昊伏羲陵祭拜。到清代时更是出现了数十次皇帝亲自祭拜的大典。而太昊陵也是一再扩建,形制不断升级,最终形成了现在占地近600亩的超级皇陵。

在统治者对伏羲、女娲重视的前提下,宋代以后的伏羲女娲像显示出完全的人形。如宋代马麟所绘伏羲图,画面上的伏羲表现为中年人的模样,面庞清秀,长着胡须,长发散开,身着翻毛兽皮长袍,脚上盖着虎皮,虎皮下露出光脚板,脚趾甲长似兽爪。明代王圻编撰的《历代神仙通鉴》中,伏羲身着树叶做的衣服,表现为普通人的模样。而女娲被画成美女的样子,以佛教菩萨的姿态坐着。

图片

宋代马麟《伏羲坐姿像》

宋代以后,统治者迎合了敬神畏神及想和神亲近等朴素的民间信仰思想,赋予二氏以全然人化的形象,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统治,伏羲女娲开始以人化的形象出现并相对固定了下来,宋以前频频出现的人首蛇身形象却鲜为民间信众所知了。

说到伏羲女娲

怎么能少了我们天水文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