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故事成为“故”事

 刘语0_1 2023-01-06 发布于山东

今天上午接到一个短信,是学生小光发来的,他是我从音乐改教数学之后的第一批学生,只教了不到两年,我就被“发配”到了学区。

小光是几年前要到我的手机号码的,打过一次电话,后来每年教师节、春节他都会给我发个短信,平时偶尔也发。看了一下,今天是冬至。据他说,我是他最好的老师,我对他帮助很大,他数学得的第一个100分就是我教的,以前老得个位数。

从情真意切的语言、发短信的频次上看,我确实是对他帮助挺大的,他是打心眼里认可我的。但要命的是,为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我半点印象都没有,我又不能问他,这件事就一直堵在心里。每次一接到他的短信,我的心都会“咯噔”一下,满满的负罪感。

回想当年,自己的表现真的不好,一群人在单身宿舍喝完酒,有唱歌的、有摔酒瓶的,经常被邻居大爷投诉,现在看来有点浪子回头的意思。所以那段时间对我来说,除了1998年12月18日中过一次奖外,很多回忆都是灰色的,不想去提及、翻起。没想到我惨淡职业生涯的开端还有高光时刻,但问题是——我竟然忘记了,而且永远地忘记了。

如果当时能把一些或好或坏的教育教学中的故事记下来,那该有多好啊!如果能一直记下去,当我退休后,窝在阳光下的椅子里,一天读上几篇,该是一件多么幸福、奢侈的事情啊!跨度有点远,如果我们坚持写、经常反思,我们的工作将变的比现在精彩的多,我们会是那个更棒的自己。

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我们每天做那么多的事,这些事里面蕴藏着许多教育道理。如果不及时记下来,久而久之,这么的珍宝就不知不觉流走了。可惜。

所以我慢慢养成了写作的习惯。什么都写,看到好的景色喜欢写诗、填词(估计写的不好,参加过一次诗词大赛,人家没理我);发现一些有意思有意义的事、工作中有一些思考常常会写些随笔。

三年级(2)班有个小李同学,今天课间操结束时在楼道里碰到我了,老远就打招呼:“刘老师(xi)!刘老师(xi)!我数学考了90分。”

第一次在教室里见到他就觉得挺好玩的。坐在C位,紧挨讲桌的位置;说话大舌头,可偏偏喜欢说个不停;别人在忙着写作业,他就忙着折小星星,满满的一盒。

开始不确定他是不是有别的问题,所以也就看着他折。他很兴奋,一定要给我演示一次,结果演砸了,总也出不来效果。和几个同学聊了聊,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他老打人,从幼儿园打到现在。或许是个子高的缘故,鲜有对手。最严重的一次,和语文老师“打”起来了,还给语文老师起外号。

数学、英语两科老师要严厉些,小李有些怕,据说那两科成绩都还可以。看来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小李是有分寸的。

语文老师是讲策略的。一是有时让小李管纪律,还是有效果的。有同学说话,小李就嚷:“谁再说话,就罚(hua)谁, 罚(hua)把语文第一课到最后一课生字抄三(shan)遍。”二是有一次听语文老师讲道德与法治课,她会有意识的让小李发言,虽然不太清晰流畅,但很完整、很感人。那节课,小李的表现可圈可点。

小李折的星星不轻易送人,就连我(他知道我是副校长)最多就送4个。他有经济头脑,星星是可以换墨囊的,他对我说:“1个墨囊换1个星星。现在涨价了,5个墨囊换2个星星。”我一副不屑的表情:“不会有人给你换的。”没想到十几个人都举手表示自己换过,后面一个“傻子”跳起来说就他换的最多,常客。

小李有很多缺点,但他脑子不笨,有时还很灵光。他爱表现,喜欢做感兴趣的事情,怕严厉的老师。按这个思路,我们也许可以让他变的更好。

我不但自己写,经常也会让别人写。

去年二年级(4)班有个男生厌学,家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送来,他在教室大喊大叫,书包扔在地上,书本踢的满地都是。老师耐心劝他坐好,他发疯似的叫嚷,就差动手了,我去也是如此,家长在旁边急的直哭。一起去的同事见劝说无效,一把给提溜起来,摔到门外,小家伙立马温顺了不少,慢慢的和老师交流起来,讲了他不想上学的原因,表示以后会好好表现。看来,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适当的惩戒是必要的。

后来我跟同事讲,跟踪这个学生。就像一匹野马一样,你把他“驯服”了,他就听你的了。多到这个班转转,让这个孩子变好,你功德无量。然后试着把“转差”的过程写出来,可以往杂志上发表。

后来这个学生转走了,老师们在解脱的同时,也多多少少会留有一些遗憾。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天马行空,有点“意识流”的意思。我公众号的题目是“走过四季,记录点滴”,意思是要尽可能的留住工作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为的是让现在的自己变的更好些,给未来一些交待。

行动起来,别让故事成为“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