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情结”:华夏大地续写马传奇(上)

 梦云39174913 2023-01-06 发布于天津

《“马”说中国梦》

第七章 马到成功

马“情结”:华夏大地续写马传奇(上)

马“情结”:华夏大地续写马传奇(上)


普氏野马——最有价值的活化石

世界上曾经生活过350多种野马,不过,现在只剩一种了。它们生活在中国甘肃西北、新疆乌鲁木齐东北到哈密以北的一带。因为它们生活在中国与蒙古交界的地方,所以有人叫它“蒙古野马”;又因为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1878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狩猎到一匹,后来动物学家波里亚克夫为纪念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功绩,就将它定名为“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学名:Equusferusssp.przewalskii)是野马的亚种之一。头部长大,颈粗,耳比驴短,蹄宽圆。外形似家马,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机警,善奔跑。一般由强壮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头马群,营游移生活。原分布于中国新疆准葛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野生种群现灭绝,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野马从欧洲引回中国新疆半散放养殖,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而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普氏野马与家马的主要区别为额部和颈部鬃短而直立,无长鬃毛,头大体型较小,毛色较为单一。野马寿命25—30年,母马的育龄期长达15年。

自从1878年野马被发现以后,许多外国探险家纷纷到中国新疆来捕猎。  

1947年,蒙古国捕获到一匹野马,那是人类见到的最后一匹野生野马。20世纪60年代末,蒙古国首先宣布野生野马灭绝。  

1956年,北京动物园野外工作队从新疆传回喜讯:捕获4匹野马。此消息震惊世界,德国动物学家齐牟曼教授迫不及待地索要照片,结果一看,照片上是4匹野驴。

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美国总统郑重其事地提到:卫星发现准噶尔盆地有6匹野马。中国政府为此派人进行了一场历时3年的搜寻,把盆地找了个遍,有好几次接到发现野马的报告,但跑过去一看还是野驴。  

野马实际上是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动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只有40万年的演化史,而野马则有6000万年的演化史。野马与家马在基因、血统、解剖生物学上差异都很大。野马是唯一保留了6000万年基因的珍稀物种。每一匹野马都是一个“活化石”,每一匹野马都是一座基因库。

为了挽救野马种群,1978年,国际野马组织提出“野马还乡保种”计划。1986年12月25日,第一批11匹野马,分别被从英国和德国送回故乡——中国新疆饲养。

2001年,新疆野马中心的野马从数量、体格和年龄层次上都已进入最佳放野期,8月28日,新疆野马中心把27匹野马放归自然。因准噶尔盆地开发过度,已很少有适宜野马生存的地方;加之长期圈养,野马的腿比原来粗了2—3厘米,体重也增加了50—70公斤,奔跑速度平均下降一半。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让人担忧。此间消息人士称,野马放归自然的情况并不乐观。  

2001年12月24日,一匹放归自然的普氏野马死亡,29日,又一匹小马死亡,死亡原因尚未查明。此外,一匹名叫准噶尔5号的母马失踪。为避免进一步损失,2002年1月1日至4日,剩余的24匹普氏野马被迫回栏。普氏野马繁殖中心普氏野马繁殖中心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西北40公里处的老台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88°44′26″,北纬44°12′12″,平均海拔580米。沿G216可直达该处。该中心培育繁殖的品种为普氏野马,又名准噶尔野马,蒙古野马,原栖息于蒙古和中国准噶尔盆地,现已见不到真正的野生种群。1985年、1986年和1988年间我国分别从德国和英国引进了普系纯种野马16匹,建立了此繁殖中心。目前已有三代150余匹,采用圈养加半放养两种方式。繁殖中心目标是通过培育、繁殖增大种群数量,通过放野训练增强野马野外生存能力,最终使野马回归自然,使这一区域重新成为野马栖息场所。目前,为适应游客参观、了解普氏野马的需求,该中心投资建成了展厅、接待中心、野生动物养殖场等设施。

张弘,笔名梦云。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天津市民进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天津市李叔同研究会会员,《境界》艺术总监,《当代艺术》特约编辑。

作品:《生命因火而精彩·梦云报告文学自选38篇》、小说散文集《流星雨》、诗集《伤逝与记忆》、大型纪实报告文学《写在网络上的中国道德》《平民校长40年教育生涯》、美术评论集《西流的世界》《物相·心相》等。

山水画作品在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报刊杂志做专版介绍并参展,美术评论文章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表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