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先天性缺陷”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职业教

 渐华 2023-01-06 发布于山东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先天性缺陷”。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传统的追求精英教育排斥大众化的思想观念使高职教育难以形成规模,更无质量可言。直至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3.0阶段,高职教育开始从重规模向重质量发展转变。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最主要体现为在校生数量,在校生规模反映产出能力。合理的办学规模应以高职院校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结合专业结构布局,确定最佳办学规模临界值,并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而稳定适度提升规模数量。规模质量决定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循环质量,适度稳定的办学规模是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的最根本保障,稳中有升的办学结余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形成良好滚动再发展循环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高质量办学规模基础之上,规模决定办学效益。高质量规模促进校内结构优化,结构质量的提升促进办学规模稳定扩充,从而形成提升办学质量的良性双循环。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方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