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高瞻远瞩

 人老颠东 2023-01-06 发布于安徽
图片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数的群众由衷的向其致敬、缅怀。伟人虽已远去,但永驻人民心中!只因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夺取政权,使人民当家做主,行使人民自己的权利,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比的,他是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以一己之力监督和制约精英阶层,最大程度地为了老百姓。

我们在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时候,总是把他在世时所做的事情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联系起来,他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人不理解他,甚至是反对他,那是因为那时候反对他的人还不具备真正的人民立场,还没有找到自己属于何种阶级,未经思考,就跟着人云亦云。许多事情,经历了几十年,如果我们不更全面、更深入去看,就容易只看到表面,而理解不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许多事情往往是艰难而又漫长的,当事人不仅仅需要巨大的勇气,面对困难和阻挡,更要有一往无前、至死不渝的气概和精神。

现在不懂他的,或许以后会懂,会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会知道只有他才是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

古代每一个新生的王朝,在刚刚立国的时候,或许能够不动摇信仰,但时间久了,就都走向了一个共同的宿命,开始为私而不是为公,为己而不是为他,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土地兼并、资源垄断,以此扩展家族的势力、资源,或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这一切,都使底层人民叫苦不迭、水深火热。

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令人振聋发聩,底层的永远要比上层的活的艰难,而穷兵黩武的时候,底层人民又难逃战争之灾。

图片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解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向伟人致敬,做他的小学生。

前文说的是《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不同阶层在农民运动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这和他们所处的阶层、地位息息相关。

农民运动的成果是巨大的,农民也表现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可以坚定的认为农民才是革命真正需要团结的力量,但由于农民小生产的特点以及长期遭受封建压迫,又有狭隘、落后的一面,又必须需要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团队带领他们,在斗争中提高和改造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篇文章是1928年在井冈山写的,这个时候距离四一二和八七会议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实现了由开始的错误政策到武装斗争的转变,也检验了斗争本领暂不成熟的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事实是确立了反抗政策,但不知道如何反抗,对当时的形式,领导层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导致革命遭受打击,对此许多人表示怀疑,我们走的路是否正确,一句话,我们到底能不能成功?

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相互结合,才能够成功。

文章首先对客观条件进行分析。

客观条件是具体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我们个人想象的,而是大家都看的到的。

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买办阶级和乡村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

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在北京天津没有打下以前,有一个对张作霖的临时的团结……

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

当时的客观情况就是在中国大地上,各派势力的斗争极其激烈,而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同志,又必须在中国扶持代理人,所以说军阀之间的斗争,又反映着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蒋介石主要依靠英美,张作霖依靠日本等等。

两年后又爆发了中原大战,说明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是持续不断的,并不是短期性突然发生的,而是从一开始各自为了扩张势力、抢夺地盘就进行长期的争斗。

之后便分析了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也就是说,只有当时的中国,存在这样的事情。

①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封建国家,各派势力常年进行斗争,则使红军有活动的空间,可以趁着这个客观条件,狠狠的发展自己,进行土地革命。

②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地方是在北伐战争中工农兵士群众大大起来的地方

③小地方民众政权能否长期地存在,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

④相当力量的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的必要条件

⑤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不错误

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则必然使其放松对红军的围剿,可以趁这个时候,进行队伍整顿、休养生息,或者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壮大革命的队伍,使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革命,把道理和群众讲清楚,并解决群众具体的问题,这样群众便会参与到革命的事业中来。

军阀之间的战争不是不停的,当他们暂时团结起来之后,则当时的主要工作又转变为反围剿,以度过难关,使革命政权不遭受覆灭的危险。

一些力量较小的地区,由于党的领导在那里不够强大,斗争素质不高、发动群众不深,则常常存在着危险,所以反对在反围剿中的分兵政策,以免遭到各个击破。

这篇文章就是告诉同志们,武装斗争可行,我们不会败!我们的事业有前途,可以成功。

如果放弃武装斗争,那革命便会遭受毁灭性打击,这在中山舰事件和“四一二”中已经教会了我们,所以只有拿起枪来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但是采取斗争的方式不对,也会失败,例如南昌起义,这些都是过分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而忽略了客观情况,但是的客观情况是,敌人的力量很强大,而我们处于初生力量,还很弱小。

如果代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同样是如此,虽然许多成功人士在演讲的时候很大篇幅地讲个人在成功之前的遭遇,强调个人的努力,这是因为他们是在借此突出自己,是因为个人努力而却得的巨大成就,而我们听得人往往忽略了他们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也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政策条件。

个人主观努力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发挥的,但是个人主观努力一定是随客观情况的,因为主观努力不符合客观情况,则事情做不成。

当时有的小地方要有大的发展,则必须根据整体的进展,这是因为局部是服从整体的,局部的变化会引起整体的变化,但整体的变化更多的引起区部的变化,在敌强我弱的时候,表现的更是如此。

图片

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第二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第三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这三篇文章背后都有着详细的历史背景,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们都可以看到,每篇文章都是先分析主要矛盾,分析主客观情况,第一篇讲各阶级对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的态度、立场取决于他们的阶级,而第二篇则是实践第一篇中的系列观点,在事实上得到进一步证明,第三篇要和第四篇《井冈山的斗争》结合起来读,才更能看懂,也能了解建立革命政权的不易,才能区分何为革命军队,何为旧式军队,在这些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则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则必须根据时局的转变而加以调整。

图片来源于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