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很准,气温在这个冬天真的飙升,像是到了春天。 走在路上有点嫌穿多了,没走多远,身上都有汗了。走进金鹰小区医疗站,心情却又变得沉闷起来。 里面所有的病床和木沙发上,躺满了打吊针的病人。这在过去是不常见的。 医疗站只有两个人,忙得团团转。 我插了个空,把自己的事办了。 出得门来,只见戴医生举着打针用的架子,和护士守在路边。我问戴医生干什么?戴医生摇摆头说,有人要来打针,没地方了,只能坐在车里打。 ![]() 不一会,一个女同志开了车过来,很不意思地说,太难为戴医生了。 戴医生笑笑说,都难呢。 戴医生说得没错,病人也好,医生护士也罢,确实不容易,都难。 前天晚上,我家老人突然发烧,又食欲不振,加上血氧偏低。我们二话不说,赶紧送到就近的博爱医院急诊科。 当班的是个胖胖的女医生,看上去很热情。她认真地看了看先前在她们医院做的检查结果,坦诚地说,老人家年岁已高,这个情况必须住院。但她很为难的说,院里没有床位了,连急诊的留观室也住满了。她建议我们立马找别的医院。 一时,我有点着急。先后问了几家我熟悉的医院,他们都说,床位实在太紧,不能马上解决。 他们说,这些天来,阳人太多,已经挤爆了医院,没有任何办法。 这时,我想起了旺旺医院。里面正好有我认识的医生。 ![]() 我抱着一丝希望打电话过去。那医生对我说,马上过来看急诊,没床位的话,先在留观室治疗,老人家拖不得。 我心里觉得好暖和,掉转车头赶到了旺旺医院。虽然已经深夜了,前来就诊的络绎不绝。 正好,这位医生当班。他对我说,老人家90多了,情况特殊,必须住院。 他边给老人看病,边联系当值护士长,看有没有出院病人。 他安慰我说,要住院的很多,但老人要优先。 很巧,有位病人要提前出院,腾出了床位。真的谢天谢地,老人家有福了。 办完入院手续,已是深夜了。 我知道,要不是这位热心的医生,我不知道怎么办啦。 病人住不进医院,不是医院的错,实在是新冠惹的祸,一夜之间冒出这么多阳人来,医院确实当难。就说旺旺医院吧,他们把所有能利用起来的房子都改造成病房,争取多收治点病人,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 每一个到医院看病的人都希望能得到及时救治。其实,医院也希望满足每一个患者的需求。 都难啊,都不容易。 总有一天,这种状况会得到缓解,不致于医患双方都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