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辉张轩松:永不止步的创新,成为超级零售巨头

 平头哥68 2023-01-07 发布于北京
闽商传媒 2022-09-08 15:29 发表于福建
收录于合集#风云闽商人物395个
只要你来自福建地区,或者曾经在福建地区生活过一段时间,那么永辉超市必然离不开你日常生活的视线。

当永辉遍地开花的同时,我们却很少了解永辉超市的创始人——张轩松的故事,他从20岁开了一家杂货铺开始,励精图治21年,成功将永辉超市打造成一个零售王国。

图片


从“福州超市之王”,到全国零售百强,再到生鲜第一股,对于他的创业人生,他给出的答案是“勤劳,创新,总结,沟通”。


01 
永辉超市的成立

1971年,张轩松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一农村家庭,10岁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周围的年轻人纷纷下海闯荡,听了太多一夜暴富的故事的他蠢蠢欲动,他想像其他人一样,靠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

没等到高中毕业,张轩松就辍学下海。本以为到了新天地就能闯出名堂,可无学历、无技术、无资本的他,一入社会上就碰一鼻子灰,最后只能在福州一建筑工地上搬砖,干苦力。

图片


但这绝不是他想要的人生,他一边搬砖活水泥,一边苦苦寻找逆袭的机会。

后来因缘巧合下,张轩松与远房表哥取得了联系,在表哥的引荐下,他东借西凑了3万元接手了一家啤酒批发店。为了能跟扎根数年的当地啤酒商相竞争,张轩松喊出了“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口号,这种另辟蹊径的营销手段为他拉拢了不少客户。

由于没钱雇人,张轩松亲自骑摩托车送货,搬上搬下,进进出出,风雨无阻,且一干就是整整5年。在这5年的坚持和历练里,他从三级代理干到福建省总代,并攒下了不少的积蓄。

图片


1995年,当街上陆续冒出超市时,张轩松敏锐的嗅觉被刺激,他断言,这种经营理念先进、品种繁多的新业态,一定会成为新的潮流。于是他决定进军零售业。

在1995年,一家100平方米的“古乐微利超市”出现在了福州市繁华街头。

开店伊始,深谙市场套路的他玩起了“平价销售”的花样,别人卖3块钱的一条毛巾,他只卖2.3~2.5元, “看得见的实惠”、“天天平价”成了张轩松经营超市的样板口号。得益于这种低价策略,他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客流量远高出同行。

图片


很快,赚的盆满钵满的他开始布局新的超市。1997年3月,他在福州市鼓楼区的榕达自选商店开业;1998年8月,福州市火车站永辉超市步伐紧跟,这是张轩松首个以“永辉”命名的超市。

后来,啤酒慢慢被市场淘汰,榕城啤酒开始走下坡路,市场份额日益萎缩,张轩松投入的资金被套住,损失了好几百万,但好在他及时止损,釜底抽薪,于1998年底,张轩松正式退出啤酒行业,此时一心一意经营超市的他目标坚定,那就是缔造属于永辉的零售王国。


02 
创新思维,开拓永辉不一样的零售方式

从1999年开始,福州整个零售业格局也拉开了剧变的序幕。新华都、麦德龙、沃尔玛等知名企业相继涌入福州市场,一时间大卖场成了福州零售业的主流业态,短短一年不到时间,福州大卖场就突破了10家。

而这一切张轩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如果永辉不做出改变是不可能与这些零售巨头相抗衡。

恰巧当时,国家开始大力治理餐桌污染,推行”农改超“政策。“农改超”是个先进的理念,但将生鲜农产品搬进超市,这事没人干过,况且改造超市投入成本大,许多人对此望而却步。而张轩松的眼前一亮,他敏锐的嗅觉又一次告诉他,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图片


于是,2001年3月,永辉开出第一家生鲜食品超市,以家庭主妇、上班族为主要客户群,放弃服装、日用品、家电一切主流业务,卖的是蔬菜、水果、肉禽、活鲜、冰鲜和干货,貌似成了一个新的农贸市场,像超市卖快消品一样卖生鲜,但价格却低于农贸市场的10%。

永辉首创的“生鲜食品超市”的业态模式,避开了与洋超市在日用百货领域的热点竞争,积极抢占洋超市的空白点,规模定位在中型,商品定位以农副商品为主;购买力定位在中低层次,目标锁定家庭主妇。

图片


“超市光大没用,必须实惠实用,这是一片很大的市场。”张轩松说,“而且中国的农副产品还是零散性的,永辉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本土优势。”

这一次尝试,是永辉真正崛起的开始。农副产品新鲜干净,价格便宜,永辉迅速打开局面,取得了市场认可。

2008年永辉扩张到安徽省、贵阳市;2009年,天津、南京、郑州店和石家庄店先后开业,全国已经有140多家分店;

图片


到了2010年,张轩松带领永辉成功上市,被誉为“生鲜第一股”,市值达到380亿,按当时股价计算,张轩松身价百亿;

2015年8月7日,京东入股永辉超市,以43.1亿元(约7亿美元)持股10%。两者联合采购、加强供应链管理,探索O2O等领域发展机遇;  

到2019年为止,张轩松的杂货店已经发展成有580家连锁超市,经营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的超级零售巨头,张轩松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超级富豪,身价百亿,而永辉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级零售巨头”。


03
面对电商新零售业的挑战,也要稳步前行

进入新时期,电商新零售的发展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传统零售的实体门店势必会受到一定冲击,永辉超市也不例外。

生鲜作为永辉超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新零售布局下的兵家必争之地,必须要加快速度才能与时俱进。张轩松又到了面临抉择的时候,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永辉超市积极拥抱新时代。

近年来,业界对于永辉超市在新零售方向上的努力有目共睹。

图片


早在数字化转型的风口尚未完全开启的 2015 年,永辉就已经在试水新型零售业态了,永辉生活即是这一探索的产物。

如果说发展多年的永辉超市是包揽顾客衣食住行的生活大管家,商品覆盖大而全,那么永辉生活则是专注于一蔬一饭的生鲜便利店,在形式上与选品方面与精标 Bravo 门店相类似,同样是尽可能在食物这一原始初级的需求层面,为顾客提供更多优质的选择,通过精心挑选的蔬果、肉禽、蛋奶、零食,给顾客营造小而美的健康精致生活的体验。

这一初步的探索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永辉方面的规划是通过线下门店密集的布局,把永辉生活打造为城市生活的配套。

显然,永辉生活并不能满足永辉对于转型机遇的全部想象空间。

图片


紧接着,在 2017 年的第一天,主打高端生鲜食材体验的新兴业态——超级物种成立,定位于「餐饮+超商+数字化零售体验」,不管是从业态布局方面,还是从运营理念方面,超级物种跟意大利的网红美食超市 Eataly 有异曲同工之处。

近年来,永辉超市在线下坚守生鲜加强型超市的业务逻辑的同时,也在践行“科技永辉、数字赋能”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一方面致力于建设线上线下全渠道营运营销平台,全力支持到家、到店业务;另一方面,通过云化、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门店数字化建设,提升门店管理效率及用户购物体验。

至此,得益于数字化转型风潮的催化与激励,永辉建立了包括永辉生活便利店、超级物种、永辉到家等在内的一整套产品和服务矩阵。

2020年的疫情,为了保障民生商品供应,永辉超市率先发出声明保证“春节期间不打烊”、“民生商品保供应”、“不涨价”,并及时协调人力、物力,通过重点商品应急储备、采购买手停休返岗、启动跨境采买等多环节组织货源。与此同时,永辉超市进一步优化到家服务流程,全力提升履约能力,上线无接触配送,保障消费者购物需求。

图片


2021年,永辉超市发布了新十年规划,明确接下来将坚定科技永辉战略,全力缔造一个以生鲜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科技零售企业。实现全渠道数字化的转型,逐步推进三个30%的落地,即在坪效、人效、品效三个方面取得30%的效率提升。

就在今年的6月10日永辉举办了第二届“辉凡好物节”,旨在让品牌商和消费者需求能够紧密地联系再一起。这场活动是永辉针对近百家快消品牌和旗下自有品牌特别打造的,通过抽奖、满减、以及线上线下的联动,品牌一起让利给消费者。通过此次活动,永辉展现出了零供关系变革的成果,这也意味着永辉在供应链的整合提效的改革中,向去渠道数字化零售企业的战略目标又迈进一步。

图片


对于未来,张轩松表示今后将继续秉承坚守主业、坚守定位、坚守文化,保持战略定力,以稳健发展为基调,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