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毫米波疗法(三)

 mengyu4613 2023-01-07 发布于山东

————针对各种疾病的临床应用

毫米波疗法须知:每天两次治疗,间隔时间要达到6-7小时。家庭治疗1个月相当于店内治疗至少3个月。时间累积效应,坚持做、按疗程做才有效果。

一·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1·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单纯用毫米波或与药物结合治疗溃疡病,无论在缓解症状或促进溃疡愈合方面,其疗效都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较快、治愈率高、疗程短。

   ‚毫米波疗法每日一次,每次治疗30分钟,15-20次为一个疗程。3-5次症状改善(疼痛缓解、食欲改善、反酸腹胀消失),平均治愈天数为17.2天。两个疗程内都能治愈。

ƒ治疗器所放位置:

A、上腹部紧贴皮肤   B、病灶的体表投影区  C、中脘穴   D、剑突区(见91页)

备注————毫米波与常用药物对比:

甲氰咪胍——不良反应多,患者有不适应反应;

乙酰唑胺——开始时患者有明显的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

雷尼替丁——

毫米波  ——没有不良反应,而且还能改善食欲和睡眠。

总结:毫米波疗法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所伴随的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的效果良好,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毫米波能量的谐振吸收,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毫米波可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正常化,改善微循环,纠正缺血缺氧状态,为溃疡愈合创造条件;ƒ毫米波可使吞噬细胞活性正常化,并显著提高白细胞的活性,因而可使黏膜炎症消退或减轻。

2·习惯性便秘

治疗器所放位置:双侧天枢穴和大肠俞(yu)穴。

治疗方法:每个穴位照30分钟,每日1次。大部分患者治疗后1天,肠蠕动增多、肠  鸣音活跃。2-5次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纠正两项指标,达到显著好转。

判定疗效的四个指标:排便间隔时间、粪质硬度、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

二·高血压——

       大概需要3个月时间,血压就会稳定,甚至有人能停药。

治疗器所放位置:

1、 胸骨右侧第二肋间——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每治疗5次休息2天,10次为一个疗程,80%的患者取得稳定降压的效果。

2、 曲池穴——每次30分钟,每日1次,共7次,患者血压均有下降。

3、 颈部交感神经分布区——疗后60%的患者头痛、心前区疼、嗜睡大为减轻或消失,

  1次治疗后血压即下降。

4、 颈动脉窦区或颞(nie)区——双侧照射,每侧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次后,心脏的症状即见好转。治疗结束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

这种照射方法对脑血液循环的效果较好,1个疗程后更加明显。

总结:这些效果表明:毫米波作用于穴位、颈动脉窦区、颈部交感神经节、颞区等部位均可改善全身血管紧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三·缺血性心脏病

治疗器所放位置:心前区,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绝大多数患者1次治疗后,不用麻醉剂,心绞痛的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4-5次治疗后心绞痛即明显改善,一个疗程结束后即可停用止痛药,并大大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体力负荷量增加。

这些效果表明:毫米波疗法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律,使心肌代谢正常化,并降低血液黏度,阻止弥漫性血管凝血的发生。

四·脑血管疾病(短暂缺血性发作、缺血性脑卒cu中)

治疗器所放位置:脑部病灶对侧的肩部;弥漫性脑病患者照射双侧肩部,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同时接受药物治疗。

毫米波疗法可使血液黏度降低,颈动脉范围内的血液循环也有改善,可防止弥漫性脑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发展。毫米波疗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

五·面神经麻痹

治疗器作用于穴位,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5次为1个疗程。治愈率60%,总有效率100%。

治疗器所放位置:额、颞、口角、下颌、乳突等处。

六·类风湿(98页)

七·软组织损伤

治疗器所放位置:紧贴患区痛点,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临床试验证实:毫米波非热效应的疗效比红外线温热效应的作用更好。

八·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治疗器所放位置:双侧肾腧穴,每次30分钟,平均治疗22次,最多者40次,患者均有改善。尿蛋白定性、定量检查均有好转,血肌酐下降、蛋白氮下降、尿量增多、水肿减轻、腰疼减轻。(这些指标中一定会有几项有所下降,症状减轻)

总结:毫米波疗法使人体内环境正常化,是一种免疫补偿反应,是对肾实质损伤的补偿,有消除抗原和抗体复合物的作用,可治疗继发性肾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