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王进“得罪”高俅后,看一个人如何才能走出生活的困境

 贵州严涛 2023-01-07 发布于贵州

《水浒传》里有一个人物,出场特别早,比108条好汉都早;但他去得也快,出场即是离场。

这个人物,没有绰号,也没有落草梁山,他是《水浒传》中唯一被《宋史》载入正史的英雄人物,他的命运比起108条好汉来说,算得上真正的寿终正寝。

这个人物,就是王进。是108条好汉中排名32位史进的师傅。

王进的父亲叫王升,是大宋王朝的武师,擅长使用棍法。

他曾经在河南开封开过武馆,武馆的旁边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姓高,他家有一个儿子叫高二。

高二是当地臭名昭著的混混,他曾在王升所开武馆附近调戏良家妇女,正好被王升撞见,王升用“棍法”教训了他。

王升对儿子王进的教育非常严格,不仅要求王进跟他习武练习棍法,而且要求他不要惹是生非,当遇到矛盾冲突时,要学会避让,懂得低调和谦卑。

王进的悟性很高,除了秉持父亲做人的谆谆教诲外,还将父亲的“棍法”精髓掌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水浒传》中的林冲也使用棍法,若要跟王进比试,估计王进会把他打趴。因为,林冲好像还打不过王进的徒弟史进。

有人说,如果王进上梁山,论武功,至少前三。

王进比他父亲幸运,他通过大宋王朝公务员考试,夺得武状元,坐上了大宋王朝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宝座。

由于听从父亲做人的教诲,王进从不惹是生非,对人友善,深得大宋王朝文武百官的喜欢,三年后,被破格提升做了八十万禁军总教头。

就在他坐上总教头那一年,有一个人,奇迹般逆袭,当上大宋王朝军委副主席。这个人,就是当年因为在大街上肆意调戏妇女,被王进父亲王升用棍法教训的那个高二。

即《水浒传》中响当当的大人物——高俅,人们也尊称他高太尉。

当上军委副主席的高俅,第一件事,就是打击报复王升。

可惜,那时王升已经死了,高俅只好把打击报复的魔爪伸向王升的儿子——王进。

有一次,高俅过生日,他向大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广发请帖。作为八十万禁军总教头的王进,也受邀其中。

生日那天,王进正好患重感冒,无法亲自赴宴,只好托一位小弟送去生日贺礼,以表愧疚。

收到生日贺礼的高俅非常纳闷:文武百官都到了,为什么王进礼到人不到呢?

高俅就问这位替王进送礼的小弟:王进腿受伤了?

小弟:王教头腿没有受伤。

高俅:腿没有受伤,为什么王进不亲自来?

小弟:王教头感冒了。

高俅:感冒!影响走路吗?

小弟:——

高俅:呵呵,王教头应该是看不起我吧?

小弟:——

高俅:来人!去把王教头给我请来!背也要给我背来!

就这样,王进带着重感冒来到高俅殿下。

高俅:王教头,为什么不来庆祝一下我的生日呢?

王进:太尉,我重感冒了。

高俅:重感冒就不能来吗?重感冒腿就不能走路吗?你现在不是来了吗?

王进:——

高俅:来人!给我打!分明是看不起我!

正要动手,在场的文武百官纷纷跪下替王进求情,说王进如何如何地好,高俅就顺手推舟,给了各位文武百官一个人情,放了王进。

王进回家的时候,高俅笑嘻嘻地扶着王进的肩膀,“老兄身体不好,我叫两个兄弟护送你回家”。

这两个人,一个姓张,叫张保安;一个姓李,叫李保安。他们扛着大刀,跟在王进后面,来到王进家。

他们守着王进家的大门,王进上厕所,大号由张保安跟着去,小号由李保安跟着去,从不让王进离开他们的视线。

半夜,王进把80多岁的老母亲叫醒,悄悄讲了事情经过,母亲叹道:“这是你爹结下的冤仇呐,儿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们逃吧!”。

王进摊着手,无助道:“娘,去哪里呀,高俅---,他可是军委副主席呢!”。

80多岁的老母亲叫王进把耳朵递过去,对着王进的耳朵嘀咕道:“去延安市,找军分区司令员种师道,他是你爹的老朋友,那里天高皇帝远,没有人会知道”。

王进点着头,“只好这样了”。

天要亮的时候,王进想偷偷带着母亲离开,打开大门,张保安和李宝安马上就把他们推进去。王进说:“我们去寺庙里烧香,祈求我的重感冒早一点好”。

张保安:王教头,我帮你去,你就在家里呆着,有什么事情,可以跟我们李保安讲。

王进:好嘛,你去帮我在寺庙里烧两柱香。

张保安去了。

天亮了,王进出来对李保安说:“刚才忘了给张保安带点东西去寺庙里祭奠,我拿点钱给你,你帮我去市场买一个猪头送过去,趁张保安还没有回来,一并到寺庙里祭奠”。

李保安走了。

王进迅速收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准备了一匹马给母亲骑着,马上离开开封市,前去投靠延安市军分区司令员种师道。

李保安买了猪头,提着猪头径直往寺庙走,在半路正好遇见张保安回来,张保安又跟着李保安去了寺庙。

烧猪头、洗猪头、煮猪头、祭猪头,足足干到中午,等张保安和李保安回来,发现王进家里人去楼空,吓得直冒汗,四处搜寻,找到第二天上午都没有找到,心里惴惴不安,担心连累自己,只好去向高球汇报。

高俅马上派了大量警力,对开封市各个交通要道进行布控。

从河南开封市到陕西延安市近1000公里,王进和母亲,星夜兼程,见走出开封市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有一天,他们走了很长的路都没有遇见一个村庄,饿得要命;天黑了,也不见一户人家。正在绝望时,隐隐约约看见一点火光,走进一看,是一大户人家。

这家人,姓史。

王进敲门,开门的是一个保姆,王进说要在这里借住一晚和买点饭吃,保姆马上推脱道,“等我问问老板,我是在这里打工的,我做不了主”。

一会儿,老板出来了。

老板:小伙,你姓什么,你从哪里来呀,又到哪里去呀?(有点像查行程码)

王进:我姓张,我到延安市去。(不敢说真话,怕暴露行踪)

老板觉得这个小伙老老实实的,又带着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就让他住下来,还好酒好肉招待他们。

这个老板有一个儿子,叫史进,会武功,武器主要是棍,每天早上都要练武。

早上,史进将棍子打得呼呼响,把王进吵醒了,王进出来看,冷笑道“花架子”。

史进不服气,要跟王进比试,结果被王进打得没有招架之功,就拜王进做师傅。

就这样,王进和母亲在这里悠哉乐哉住了半年。

直到王进发现高俅追击他的风声越来越紧,才离开史家庄,来到延安市军分区司令部,找到种师道安顿下来。最后,与种师道抵御西夏和金国对大宋王朝的侵略,以“英雄”的名誉,捐躯沙场,被大宋正史记载下来,流传至今。

纵观王进的一生,有坎坷,有曲折,有无辜,但王进总能化险为夷,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在矛盾中出于下风的时候,他懂得避让、不逞强、不觉得自己武功盖世、不觉得自己很牛,懂得低调,懂得谦卑。

如果他在工作中高调,总以总教头的身份高高在上,估计在高俅生日当天就要被打过半死,根本没有一个同事会为他求情。

回到家的王进,不会觉得80岁的母亲是一个老糊涂,不愿意跟她沟通,而是谦卑地坐下来和老母亲慢慢诉说和分享,最后,才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在处理张保安和李保安的过程中,因为低调和谦卑,使张保安和李保安放松了对王进的警惕,觉得他是一个老实人,从而使得王进轻松脱险。

到了史家庄,小心谨慎、谦卑的他,得到了史家庄人的热情招待。

最后,以一个英雄的名誉留存于世。

跟梁山108条好汉相比,他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动荡,没有那么多曲折。他没有干过108条好汉的烧杀抢掠,他干的事,都是抵御侵略,都是保家卫国。

人的命运,往往是自己的性格决定的,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王进的性格,注定他在困境中能轻松脱险,最终平稳和幸福一生。

朋友,你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