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名臣曾国藩为文氏族谱客序,如今桃江文氏更加幸福安康

 文氏家族 2023-01-07 发布于湖南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晚清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让人感兴趣的是他的治家方略,收录在他的代表作品《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之中。


晚清名臣曾国藩为文氏族谱客序

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任礼部右侍郎,署兵、吏部侍郎。是年5月,他应湖南桃江子良岩文姓友人文任吾之托,为《文氏五修谱》作序,题为《文氏五修谱客序》。其序被辑录在《文氏七修谱》中。全文约600字,为文言文,文章对桃江子良岩文氏一族,因太平军战乱中幸存而庆幸。

文氏五修谱客序

清·曾国藩

咸丰七年二月,国藩在瑞州营次,闻府君光禄公之丧,具摺奏请回籍守制,遂夙夜就道,匍匐归里。营葬卜日于闰五月初三,奉光禄公之柩窆于里中周璧村,时友人文任吾自益阳来会葬事。既竣,出修谱事,略索为序,坚辞不获。

自粤匪煽乱,蹂躏万千里,凡通都大邑以至穷乡僻陬,被屠割者或荡无孑遗。予膺天子命,治军数载,虽时报捷书而奏凯,有待感生灵之荼毒,叹荡定之何期,辄惨然动怀,内疚而不可释。益阳常被兵矣,期间世胄大姓、单丁寒门当冲要,而转徙流离者,谅不能知其凡几。独文氏千户,男女丁万口,安业如故。当明之季世,献贼至益阳虔刘特甚,而文氏在子良岩者完保无恙,至今日先后如出一辙。尚于期间,析世次,修谱牒,期于敬宗而收族,敦本支之谊。不其懿欤近儒,方望溪有言

殷周以前或千百年不见兵革,战国以降,无数十年而无小乱,无百年而不驯。至大乱者,何天之甚爱前古之民而大不爱后世之民耶。盖治教陵夷,人失其性,淫侈相尚,鸟兽不啻,故天不复以人道待之,草薙禽狝而莫之惜也。其不绝禋祀,得全于剥丧之余者,必于人道未尽失者也。

今文氏两遭寇乱,不撄焚剽之害,意其父兄之教,子弟之率,讲让型仁不失乎恒性,故天特拔之。横流之中不令相随以俱溺,为世习民风之劝耳。任吾归其意,与二、三父老,申孝弟之义,笃廉耻之风。濡渍乎诗书,振起乎偷呰,知必有魁奇忠信之士,崛起其中,为朝廷桢干之资,疆圉屏翰之寄。盖非徒稻塍桑田,优游耕凿,相与庆其生聚巳也。至其条例之精,详赡有体,则信于其学之所素蓄,览者可自得之。

注:本文录自桃江梓梁岩《文氏七修谱》,关于序中所提供友人文任吾,查阅相关资料而无详情,只知多次出现在曾国藩书信中,待以后考证再细说。

益阳文氏七房七修族谱

益阳文氏七房七修族谱: 二十八卷,卷首二,卷末一:文建猷主修兼纂辑。民国二十二年(1933), 木活字本。始迁祖潮鏖,讳琰,由江西永新县迁居湖南益阳石头铺为十里子良岩及小街尾。卷首谱序、例言、目录、各房世系图,卷一至二十八各房世系表,卷末界限、文契、合约。26册(书名据谱序题,版心、书名页题益阳文氏七房谱)。

岁月沧桑,百多年转逝,如今桃江文氏潮鏖公嗣孙繁荣昌盛、人才济济、团结友爱,持家重仁孝,名闻乡里;读书振家国,芳垂千秋,正在如火如荼地倡议与组织开展修建一派祖潮鏖公二派祖福道公坟墓等族务,弘扬祖德,垂范后人。

每日分享

中华文氏宗亲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