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撮泰吉,文氏家族最古老的舞蹈,抚慰心灵的神秘戏剧

 文氏家族 2023-01-07 发布于湖南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撮泰吉

"撮泰吉"(cuō tài jí),俗称"变人戏",最早流传在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
裸戛村地处海拔2800多米的芦虹山区,这里山高箐密,气候寒冷。全村彝、苗、汉杂居,13个姓氏61户人家中,文、周二姓为大姓,各有12户。
"撮泰吉"的戏主为文道华,从父亲上溯五代都是毕摩,都主持并参加"撮泰吉"的演出。
撮泰吉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艺术创作的结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彝族古戏,不论从它反映的内涵,还是其表演的形式,都是彝族的独创作品,没有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
据民俗学家研究,此戏剧产生于东汉中晚期,当时是一种祭祀祖先、祝愿来年平安、丰收的仪式,成型于唐代,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到清代中叶,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它是由祭祀仪式逐渐演变为戏剧的。
因此,"撮泰吉"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彝族戏剧的活化石"。无论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还是在戏剧、舞蹈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撮泰吉"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崇、迎吉祥、祈丰收。演出多在夜晚进行,地点选择在村旁山间的一块平地上。
撮泰吉演出的面具浸透了一种原始的积淀:前额突起,鼻子直长,以明显的猿猴相勾勒了先民的印记。没有眼珠和牙齿,只在相应的部位剜出孔穴以表示眼睛和嘴巴;没有眼珠的空洞,似乎能穿透千年的岁月,人与神、生与死都变得模糊。单纯、稚拙、懑憨、怪诞是"撮泰吉"面具的整体风格。
撮泰吉表演演员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钹。6个人物是:山林老人惹戛阿布,做巫师装扮,不戴面具;阿布摩,彝族老爷爷,1700岁,戴白胡须面具;阿达姆,彝族老奶奶,1500岁,戴无须面具;麻洪摩,苗族老人,1200岁,戴黑胡须面具;嘿布,汉族老人,1000岁,戴兔唇面具;阿安,阿布摩和阿达姆之子,戴无须面具。
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将整个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表演者走村串寨,扫除灾难和瘟疫,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每到一家,他们都要坐在火塘边念一段吉祥祝辞,并向主人索要鸡蛋和麻,走时再从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后来到寨边路口,把三个鸡蛋埋入土中,点燃茅草,将其余鸡蛋煮熟分食,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

2006年,“撮泰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文道华被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撮泰吉代表性传承人。

文道华,出生于1942年11月,威宁自治县板底乡人。父亲文正洪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毕摩,善演撮泰吉。文道华从12岁就开始学习撮泰吉表演,从表演的动作、嘴里的唱词、一板一眼,甚是规范。时间长了,经过耳濡目染,他也学会了一些动作。他父亲还偶尔给开“小灶”,传授一些祝语。祝语相当于“撮泰吉”世袭祖传的秘笈,外人是不传的。表演撮泰吉以《撮泰吉的发源》一书作为依据,书本全彝文书写,还配有图画,也因此文道华认识了许多彝文字。很遗憾的是这本古书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被烧毁殆尽,成了绝版。

文道华表演的角色是惹嘎阿布(山神老人)。他主持表演的撮泰吉曾于2002年获毕节地区首届民族文化博览会一等奖,并多次参加“中国贵州彝族年会暨彝族文化节”(六盘水)、“国际杜鹃花节”(大方县)、贵州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演出等活动。2017年2月11号,毕节彝族古剧《撮泰吉》赴法文化交流团在法国尼斯参加了有名的尼斯狂欢节开幕式及花车大巡游,作为中国唯一一个被邀请参加尼斯狂欢节的文化交流团队,彝族古剧《撮泰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


板底乡许多热爱“撮泰吉”的年轻人,都曾向文道华拜师学艺,比如板底乡板底社区的罗晓云、罗高云等。文道华不仅把“撮泰吉”的整套祝语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他还向年轻人传授了面具、狮子等道具的制作技艺。

据了解,如今,学习表演撮泰吉还成为板底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部分。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之一,通过近10年从民间搜集整理的文稿、录音和录像资料,威宁当地文化和民宗部门整理的一部关于“撮泰吉”的研究专著即将出版,县里相关部门还拿出专门资金对传承人和有兴趣的人进行培训,同时成立了民族艺术团,对外传播彝族文化。

整理:文四海

编辑:文    浩

〉〉如有建议或意见,欢迎在文章后留言交流和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