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

 大侃说 2023-01-07 发布于山东

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的“读书足以博彩,足以怡情,足以长才”都在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但是想要找到好书并不容易。别人的喜欢,你不一定喜欢。

尝试读世界名著几次,但是没有读下去的渴望,然后放下了。我还是喜欢克里希那穆提,老子,禅说等读物。

读书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有些书停留在表面;有些书会直达本质。我们要寻找直达本质的书籍。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不停的探索,才会看到。

我的文章大都是围绕家庭教育,情绪等话题。写着写着就会发现,这些问题都源于“我是谁”,如果被孩子的教育困扰,那么不是要去认识孩子,而是认识自己;你陷入负面情绪的循环中,不是每次都后悔,然后再犯,而是要去探讨情绪的诱因。

马哈拉吉说:不要与你的记忆和念头斗争,只是尽量让你的注意力关注更重要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是怎么出生的”“我身边的宇宙从哪里来”“什么时真实的,什么时短暂的”。如果你对记忆失去兴趣,它将无法持续存在。记忆是情感的连接,加强了束缚。你总是在寻求快乐,避免痛苦,总是在追求幸福与平静。难道你看不出来,正是你对幸福的追求,让你感觉悲惨?尝试另一种方式:对苦与乐淡然处之,既不追寻,也不拒绝,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我是”的层面上,而这“我是”是永恒的存在。

读这样的文字,会带来很深的思考。我们总会被表象迷惑,但表象下却不去探究。

一个朋友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写下了这段文字: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尽力了,我感觉自己有些着急,就想让孩子赶紧学会,学好。孩子总是慢悠悠的……

我说:怎么算尽力了,尽力的标准是什么?你给了所有的外在条件,这就是尽力吗?或许你给的并不是他喜欢的。你可以思考一下:能否做到没有表扬和批评的教育,只是看着他,就会生出欢喜;能否耐心的陪伴,不管你在做什么,只要孩子找你,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把专注力放到孩子身上,让他感受到被重视;能否做到全身心的倾听,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全然的倾听,又如何会理解,更不可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其实这一切都与“认识自己”有关,正像纪伯伦的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

这又回到爱的话题,你要给予爱。首先要知道如何和自己相处。一个经常埋怨,抱怨,烦躁,比较,易怒的父母是不可能给予爱。更不会有爱的教育。

也不需要刻意寻找爱,你不会找到已经拥有的东西,你自己就是爱,爱就是你。当把抱怨,埋怨,羡慕,比较,妒忌,易怒去掉。爱就会显现。它一直在那里。

学习情绪管理,自我成长,100天发现不一样的自己。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