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风险评分:人工智能眼部扫描!

 睿谈医养 2023-01-07 发布于广东

 如果评分可以更简单更智能化,那么健康风险评估会更有效率!

        英国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全自动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扫描视网膜图像来检查血管健康状况,帮助识别心脏病和中风的高风险人群。事实上,对于心血管健康而言,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01

愿闻其详(上)

        当考虑到通过研究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推断出他的总体健康状况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古老的谚语并不遥远。类风湿关节炎和甲亢等疾病可以通过眼睛进行检测,最近的创新表明,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可以通过视网膜扫描进行诊断。

        考虑到眼睛血管对一般心血管变化的敏感程度,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视网膜特征与糖尿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随着计算机化系统的出现,可以自动识别人的视网膜脉管系统的微小差异,研究人员现在正在接近一种新的诊断工具。

        该人工智能系统被称为QUARTZ(视网膜血管拓扑和大小的定量分析),一项新的研究对两项正在进行的大型人口健康研究中超过8.8万张视网膜图像进行了测试。参与研究的每个人平均都有79年的随访数据,使研究人员能够评估系统的预测能力。

02


愿闻其详(下)

        结果显示,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结合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和病史)可以提供中风和心脏病的10年风险评分,相当于最常用的诊断工具之一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S)。由于FRS诊断需要血液测试和血压测量,因此,如果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自动眼部扫描技术很容易得出类似的结论,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监测更多的人。

        研究人员确实注意到,研究中评估的大多数视网膜图像都是由“非专业人员”捕获的。因此,医疗专业人员使用更好的成像技术可能会改善结果。然而,另一方面,不太复杂的视网膜成像的功效确实表明,这种技术有可能被整合到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中。

        在邓迪大学的两位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的研究人员的评论中,讨论了这种工具的临床意义。评论建议,需要进行严肃的讨论,以确定这种诊断信息如何影响临床实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