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toutiao.com/is/khbBGmy/ 在杭州良渚文化村的鹏义堂咏春国术馆,也许你看到过这样一个15岁女孩。 干练的微卷中短发,一袭简洁的黑色道服,迅速出拳、侧身闪躲,面对师兄的挑战也面不改色,丝毫不落下风。她叫陈语,来自良渚文化村,从9岁开始学习咏春拳,12岁就在第二届WWC咏春小念头大赛斩获冠军! 因为一部电影点燃了火花9岁女孩打开咏春拳大门陈语与咏春的缘分,说起来颇为奇妙。9岁那年,她在良渚的古道书院学习传统武术,对这门偏向大众化的技艺,却始终不太感冒。直到电影《叶问》上映,咏春拳的蛇型手和特有的站姿,瞬间抓住了她的注意力,陈语立即向爸爸提出了想学咏春拳。 师父的年纪不大,名字却与叶问列入同一块名牌,是名门正派的咏春传承人,小陈语跟随着他,从此开始学习耀保系咏春拳。武馆的体能课要求很严格,日常要展开“魔鬼式”训练,一节课仅冲拳就要练习1000个,每次练完大汗淋漓;对于常见的小伤——比如手指关节被磨破、对练之后胳膊打得红彤彤一片,陈语从来不会娇气抱怨,甚至很少放在心上,第二天继续照常练习。 不仅当堂下苦功夫,她还给业余时间定了“KPI”,有段时间,每天放学之后夜跑三公里,想方设法提升自己打拳的体能。“每次练完是很累,也让我体验到了快乐和成就感。”在同龄的学徒中,陈语坦言学习能力并不算突出,但当不少师弟师妹,一个接一个地中途放弃,她却凭着热爱一路坚持了下来。巾帼不让须眉从小和师兄对练,还被师傅夸赞!在武馆里,学咏春拳的女生不足四分之一,但在陈语看来,这并不是一种劣势,反而让她的拳法更加坚韧有力。 每次和师傅对练完,陈语只得和高她一头的师兄打,时间久了出拳练得十分迅猛,即使是缓慢的动作,力道也不可小视。一边学拳一边思考,她也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学一套新动作的过程中,我会停下来思考招式是怎么来的,很累的话也会想想为什么这样。” 陈语在和师傅对练日积月累,陈语就这样从一个咏春“小白”成长起来,连师父也常常称赞她的动作标准。 3年拿下“小念头”全国冠军她树立了下一个目标... 2019年,12岁的陈语参加了第二届WWC咏春小念头比赛。面对对手的急切进攻,陈语沉着冷静,以一个侧身冲拳定下了胜局,拿下了该项目的全国冠军!陈语还决定在下一届的比赛中迎接更艰巨的挑战——向实战、对练、寻桥、木人桩等八个奖牌发起冲击。 第二届WWC咏春小念头大赛夺冠回想这六年,陈语说,咏春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在上初中时,因为学业繁重,她一度不得不放下了咏春,整个人的状态也变得消极,直到中考后恢复了训练,才慢慢摆脱了这种状态,“练咏春把我从深渊中拉了出来。” 面对想要学习或者刚刚入门的人,陈语最想分享这些心得,“咏春是一门制止侵袭的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借力打力,很适合女生练习。”另外也不必担心有没有天赋,“我觉得只要坚持,都会收到很好的答复。” 咏春、书法、煎茶......国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她 陈语是个妥妥的国粹爱好者,除了钟爱咏春拳,从小学也有练习书法的习惯,主要接触的是隶书,“该柔的时候柔,该用劲的时候用劲,和咏春的拳法有很多的联系。” 作为杭州余杭人,她对茶文化也有着天然的兴趣,最近开始学习煎茶,不过她自嘲还是个“小白”。安静地席地而坐,穿一身黑袍轻轻执着茶壶,和打咏春拳的稳准狠,简直是判若两人。 这些兴趣,都源于这个00后女孩对于国粹的欣赏和热爱,“中华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古人的智慧很厉害,我感觉从中收获到了很多。”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