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振兴案例 | 文创赋能乡村振兴,敢叫“明月”换新村

 天和图书馆21tc 2023-01-08 发布于广西

图片

    本期乡村振兴案例:明月

    明月村位于成都最西边的小镇甘溪镇,距离成都市区 90 公里,在08年以前还是个不起眼的川西小村落。

    2012年底,从一口有着三百年历史的民间古窑——邛窑代表“明月窑”改造开始,对全村进行统一规划与培育。依托具有300年历史的明月老窑,蒲江县以陶文化为主题,启动了明月国际陶艺村的项目,自此明月村开启了以前从未有的文创产业。以“明月窑”为主线发展陶艺、蓝染、篆刻等文创产业,让“茶山、竹海、明月窑”成为明月村的新名片。

    如今,明月村已变身为文创陶艺的新圣地和安居乐业的理想村,创造了乡村里的文创新形态。

    文创进乡村,振兴添引擎。明月村走出了一条“文创+乡村”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从明月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看什么?

一看产业融合,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二看文创兴村,文化铸魂引领振兴。

三看村民主体,新老村民共建共享。

产业融合

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图片
图片

明月村的生态茶园和雷竹景观

明月村有两大产业,一是农业产业——茶山竹海明月村拥有六千亩生态雷竹碧波荡漾,两千亩生态茶田层峦叠翠。被誉为“早春第一笋”的明月村雷竹林和位于茶马古道重要驿口的明月茶园既是明月村的特色景观又是村民的收入来源,也构成了良好的生态本底。

二是文创产业——明月窑明月村地处大五面山浅丘地带,是四川高岭土储藏量最大的区域之一,陶艺文化底蕴深厚,唐宋以来就是民用陶瓷(邛窑)的重要生产区。

明月村充分挖掘陶艺文化,将明月窑陶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保护传承好明月窑陶艺的基础上,引进技艺和器形各有特点的蜀山窑、清泉烧、火痕柴窑等陶艺品牌;设置明月村“邛窑馆藏陶瓷展”和“明月国际陶艺展”,展陈邛窑陶瓷和韩国、日本、德国等陶瓷制品;与国内外陶艺家开展陶艺文化交流,开阔了视野,提升陶文化内涵品质。

图片

明月村依托茶山竹海明月窑发展新旅游业态

依托“茶山、竹海、明月窑”等特色资源,政府坚定“茶山·竹海·明月窑”发展思路,深化“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由村委会牵头村民入股,成立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推出茶园采摘、竹林挖笋、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美食品鉴等项目,引导村民发展“谌家院子” “饮食唐园” “门前椿宿”等创业项目23个,建设家庭旅舍50余间,打造出集家庭农场、林盘民宿、农事体验、研学课堂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

开发明月茶、明月果、明月笋、明月染、明月陶等系列明月造旅游商品,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仅2017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同时,村民通过出租闲置院落、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创业就业等途径拓宽了增收渠道,201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20327元。2018底全村人均纯收入21876元,同比增长7.6%。

文创兴村

文化铸魂引领振兴

图片

明月陶艺培训体验中心

明月村以有300年历史的明月古窑为源头,以“明月窑”为主线发展陶艺、蓝染、篆刻等文创产业,让“茶山、竹海、明月窑”成为明月村的新名片。

规划了占地187亩的陶艺手工艺文创园区,分组团划分为3亩-35亩不等17个地块,分别引进陶艺工作室,剧场、美术馆、书院、酒店、餐厅、手工艺体验馆、博物馆、自然教育学校等17个项目。

图片
图片

明月书馆/明月小筑

此外,在明月村8.8公里的绿色环村道周边,依托村民闲置的林盘院落,改造为一个个散落林间的文创工作室、乡村博物馆、民宿、餐厅等。

同时又引进3+2读书荟、上海i20等公益组织进驻,从公益书馆、明月讲堂、乡建模式研究等方面推进这个村子的建设。

图片

明月村扎染工房,游客可体验手工草木染

如今,明月村已建成亲近自然的茶山竹海生态保护区;享受农家美食、品质美食的明月食堂,以及搞事情小酒馆、朵云咖啡馆、唐园、朴园等餐饮场所;画月·呆住堂、明月轩等民宿酒店;以及可进行手工体验的蜀山明月陶艺培训体验中心、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房、明月天成果园农事体验;还有可以进行文化游览的明月书馆、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明月窑等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画月·呆住堂/朵云咖啡馆/明月村指示牌

同时着力打造“明月村”特色文化品牌,连续举办春笋艺术节、中秋诗歌音乐会等特色文化活动,孵化“音乐种子计划”“明月文舍”等文化创意项目,培育明月之花歌舞队、明月古琴社、明月诗社、守望者乐队等特色文艺队伍6支200余人,创作《明月甘溪》《明月集》等原创歌曲和原创诗集,开展产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每年达1.5万人次。

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和乡创、文创的各个维度已经在明月村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现。

村民主体

新老村民共建共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村民宁远的“明月远家”

明月村走以陶为本走文创兴村的道路,在“乡创+文创”的基础上,通过文创项目形成社群经济来带动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必然要引进一批引进一批有影响力,有创造力,有情怀的新村民参与到乡村的发展建设当中。而老村民作为产业发展的另一主体同样需要参与这一过程。

因此,在大力发展新村民的同时,明月村以政府投入改造微村落带动和支持老村民创业,引导老村民和村集体形成组织发展社区产业,设计制度保障新村民合法权益,营造公共空间帮助新老村民相遇。

为实现新老村民的有效融合,在新村民入驻之初,就“约法三章”:新村民常驻;工作室常态化免费开放;公益培训定期开展。原村民则以文创院落房东、文创项目员工、旅游合作社成员、旅游从业者等身份参与明月村建设。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老村民共建共享

“外引”新村民,为乡村注入生机与活力。

除了项目工作组人员以外,明月村依据发展规划引进了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服装设计师、主持人宁远,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晓钧,美国注册建筑设计师施国平等。新村民带来理念品牌、资源、资金、新的生活方式,为古朴的乡村注入了更多源头活水,促进了明月村产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内培”本地居民,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创建明月讲堂明月夜校和“明月+系列讲座,为村民进行产业技术、文化方面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村民收获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还提高了思想认识,开拓了思维。

近几年,村里挖掘和培养了明月窑陶瓷技艺传承人张学勇、草木染传统技艺传承人彭双英、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彬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骨干力量,涌现出30多名创业老村民、20名新型职业农民、38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吸引15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和就业,这些人已经成为明月村发展的主力军。

经验总结

明月村的文创兴村模式

图片

明月村的发展机制:“产业支撑、文创撬动、旅游联动、共创共享”的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

明月村的发展之路:

1.延续在地特色

明月村改造重视地方环境与生态的保育,发扬地方特色,让地方价值,即地在地性有更多的延续。

2.发展地方产业

明月村培育符合当地价值、当地人参与并共同发展的地方产业。引进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艺术家、创客和专家,与村民共同形成文创项目集群,带动乡村振兴。

3.坚持共建共享

营造新老村民互助融合、共创共享的乡村社区,不同社区经营不同业态,形成乡村建设主体利益联结机制,让专家带领村民,对不同群体设置不同的培训组织和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从根本上推动乡村振兴。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