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同宪:松毛岭下的红色守望

 温馨微语 2023-01-08 发布于江苏


/夏同宪


她的等待已成为一抹红色的守望

那种渴盼像他的领章、帽徽一样红

像鲜艳的党旗、国旗一样红

像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一样红......

因为他当年是穿着红军的灰蓝色军装

戴着两面红旗、一颗红星

冒着枪林弹雨冲进了炮火硝烟中

怀揣初心去完成一个伟大民族的使命

在第五次反“围剿”最后一战结束后

他便跟随红军队伍撤离了松毛岭

那时候他和她刚刚结婚才三天

就踏上了历尽艰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从他离开松毛岭的那一天起

她就怀揣着一颗赤诚的心在等

用忠贞不渝筑成巍峨丰碑般的心灵

让等待成了人间最为凄美的爱情

等待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红色守望

等待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永恒

这爱情在神州响起洪钟大吕的长鸣

警示中华儿女勿忘来时的初心与使命

这期待凝成了一个不屈的民族

精神血脉搏动起生生不息的红色传承

这守望唤醒了一个伟大的政党

在继续新长征的赶考路上勇猛攀登

为了等待他从遥远的硝烟中归来

她一直按照客家人的风俗

每年都要挑灯熬夜为他做一双鞋子

直到三十年后收到那份红色的烈士证

她已经为他整整做了三十双布鞋

只为等待与红军丈夫的重逢

因为她坚信他一定能归来重圆爱情

从那时她经常坐在自家的门槛上

痴痴的遥望望着远方静静的等

门槛上已被坐出了一道深深的凹坑

当她眼含热泪接过那份红色烈士证时

无论怎么也不相信他已经早已牺牲

他牺牲在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和许多许多长眠的烈士一样

没有留下牺牲的确切时间和地名

然而,她一直在静静的守、痴痴的等

后来她在离家门口对面不远的地方

强忍着悲痛为他修了一座衣冠冢

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那些

她用真情缝制的鞋子、衣服和痴诚

温暖的家门与冰冷的墓门相对

一颗滚烫的心追逐一个远去的英灵

人们常见她坐在寂寞的门槛上

两眼深情的望着当年红军撤离的方向

从日出到月落、从日落到黎明

最令她时常心痛的是那牛郎织女星

遥遥相对却永远不能相见重逢

她曾数次带儿子重走长征路

沿着红军的足迹寻找过丈夫的遗骸

可是一直没能圆了她那痴情的梦

直到七十八岁那一年的冬天

她带着对丈夫的无尽思念离开人世

临终依然满怀深情的望着墙上

那悬挂着的已经有些破旧的相框

盯着相框里那一张泛黄的烈士证明……

据说当年松毛岭下的村庄里

跟随红军长征的就有六、七百人

他们绝大多数再也没有回到松毛岭

生离死别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只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

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的一个缩影

他们也是无数无私的共产党人

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信念

塑造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

他们是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

永续传承的密码与不熄火种

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奔向民族伟大复兴

2023年元月6日于新沂

作者简介

夏同宪,笔名夏天阳光,曾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有千余篇新闻作品在全国和部队各级报刊电台发表,百余篇(首)散文、诗歌被各类报刊杂志采用,并多次获奖。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夏同宪:留恋十月

夏同宪:品读秋韵(组诗)

夏同宪:胡杨的品格(外一首)

夏同宪:乡音的魅力

夏同宪:马陵山上那片林

夏同宪:聆听一季故乡的春之声(组诗)

夏同宪:马陵山之春

夏同宪:清明节,请勿忘祭奠英烈

夏同宪:想起韶山、井冈山的红杜鹃

夏同宪:冬天,我为你而歌!(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