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共有54个星官,297颗星,它们组成了白虎图案,故又称“白虎七宿”。在我国适合观察西方七宿的时间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的黄昏后,可以在南方的天空中看到他们。 在十二星次中与之相对应的是,降娄(奎宿,娄宿)、大梁(胃宿,昴宿,毕宿)、实沈(觜宿,参宿)。 
奎宿 《史记·天官书》“奎曰封豕,为沟渎 ” 奎宿为西方白虎第一宿,共45颗星,包括9个星官。(奎、外屏、 天溷、土司空、军南门、阁道、附路、王良、策) 步天歌 腰细头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绕鞋生, 外屏七乌奎下横,屏下七星天溷明。 司空右畔土之精,奎上一宿军南门, 河中六个阁道行,附路一星道傍明。 五个吐花王良星,良星近上一策名, 天策天溷与外屏,一十五星皆不明。 要想找到奎宿并不困难,秋冬季的傍晚,先在南方天空找到“秋季四边形”,在它东边就是奎宿诸星。 奎宿一至九属于仙女座,奎宿十至十六属于双鱼座。这十六星多数是四、五等的暗星,其中最亮的奎宿九是二等星。在奎宿七上方(也就是奎宿这只鞋子的鞋尖附近)有一视星等四等左右的亮斑,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座星云(M31)。 《石氏赞》中说“奎”代表军队或驻军。而奎宿周边星官有领军打仗的天大将军(娄宿星官),还有军南门通向此地,与这一说法颇为吻合。 星占之中,奎宿主军队、水利。明亮则安定;动摇则国家必有战争,另说有赦免罪犯的可能。皇帝淫乱不理朝政则奎宿有角。 娄宿 《史记·天官书》:“娄为聚众。” 《晋书·天文志》:“娄三星,为天狱,主苑牧牺牲,供给郊祀。” 娄宿为西方白虎第二宿,共33颗星,包括6个星官(娄、左更、右更、天仓、天庾、天大将军)。 步天歌 三星不匀近一头, 左更右更乌夹娄, 天仓六个娄下头, 天庾三星仓东脚, 娄上十一将军侯。 娄由三颗亮星组成,是一个醒目的钝三角形,位于奎的东南方向。 而娄宿之名与降娄星次之名有可能与当初夏人支系娄人有关,降娄即降生娄人之意。 胃宿 《史记·天官书》:“胃为天仓。” 《晋书·天文志》:“胃三星,天之厨藏,主食廪,五谷府也,明则和平。 ” 胃宿是西方白虎第三宿,共39颗星,包括7个星官(胃、天廪、天囷、大陵、天船、积尸、积水)。 步天歌 三星鼎足河之次, 天廪胃下斜四星, 天囷十三如乙形, 河中八星名大陵, 陵北九个天船名, 陵中积尸一个星, 积水船中一黑精。 胃宿之中有两派截然不同的景象。胃、天廪、天囷均为食粮聚集之处。而走胃三星向北那里却是一片凄凉。 在银河南岸有8颗星组成弯钩形,这就是大陵星官。一般只有在饥荒,战争之后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坟墓,而这与西北战场密不可分。 昴宿 《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 ” 昴宿是西方白虎第四宿,共47颗星,包括9个星官(昴、天阿、月、天阴、刍蒿、天苑、卷舌、天谗、砺石)。 步天歌 七星一聚实不少,阿西月东各一星, 阿下五黄天阴名,阴下六乌刍蒿营。 营南十六天苑形,河里六星名卷舌, 舌中黑点天谗星,砺石舌旁斜四丁。 提到昴宿,不得不提昴星团。李贺《塞下曲》中有:“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的诗句这之中旄头便是昴星团。有关它的传说和神话很多,在国外也被称为“七姊妹星团”。一般肉眼只能看到6颗星,因为有一颗亮度比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