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朝470年,商朝554年,周朝790年,两汉405年,为何周朝国祚最长

 一国之君历史 2023-01-08 发布于湖北

《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五千年华夏历史,在所有朝代中,周朝的国祚最长,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开始算起,到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为止,达到790年,而与周朝同为封建制度的夏朝只有470年,商朝有554年,都不如周朝长。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开始了真正的中央集权,实际上历史进入帝国制度,秦之后的朝代国祚反而是越来越短,比如西汉与东汉合起来才只有405年,大一统且强盛的唐朝只有289年,偏隅南方的两宋合在一起也不过319年,后面的明朝只有276年,清朝也是276年。

夏朝疆域

这样就有几个问题,为什么封建制度的夏、商、周普遍比帝国制度的汉、唐、宋、明国祚长?为什么封建制度中的周朝国祚790年又是所有朝代中最长的呢?

一、分封制

在秦朝之前,分封制朝代普遍比郡县制朝代存在时间长,这不是说分封制比郡县制好,而是分封制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存在时间会长。

分封制的特有性质就是普天之下会有非常多的诸侯国,诸侯国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会形成一个看不见的平衡,这种平衡维持了朝代的存在

商朝的诸侯国至少有800多个,周朝初期的诸侯国有1200多个,夏朝的诸侯国数目不详细,如此之多的诸侯国存在,本身就是相互制衡的,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独大。

商朝疆域

诸侯国其实就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文字、语言、车轨都不一样,虽然他们尊周天子为共主,实际上他们对周王室的态度是随着周王室的实力变化而变化的。

周朝初期,周天子一家独大,他分封了71个姬姓宗亲诸侯国与功臣诸侯国,用来拱卫周天子的政权,在这种结构之下,其他的诸侯国根本无力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哪怕到了西周晚期,周天子的实力急剧衰弱,周王室仍然在诸侯国制衡的平衡之中存在。

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东周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有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齐桓公统领的齐国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国称霸靠是强大的国力,并且拉着一帮弱小的诸侯国形成一个尊王攘夷的诸侯国联盟,这个联盟的终极目标是维护周朝的统治,实行齐国的称霸。

西周初年疆域

齐国虽强,但并没有强大到一手遮天的地步,齐国也没有实力消灭其他的诸侯国,统一天下,这中间还存在着合纵连横的政治手段,就算齐国强大到能够统一天下的地步,就会逼着其他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这样齐国仍然无法统一,最终还有可能会灭亡。

别的不说,就算到了战国晚期,仍然有战国七雄存在,这是七个较强的诸侯国,战国初期最强的诸侯国其实是魏国,魏国强盛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衰弱了,然后是齐国、楚国、秦国开始强盛,即使到了秦国一家独大的时候,想要消灭其他诸侯国,也用了很多年的时间。

诸侯国越多,朝代存在的时间就越长,这是基础的原理,尤其是在周天子的实力衰弱之后,诸侯国开始相互兼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鱼虾,这个兼并的过程相当漫长,能够延续几百年,比如周朝初期有1200多个诸侯国,到了东周时期,还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就只有七个诸侯国,但从时间上看,已经延续了七百多年,这个演变的过程相当漫长。

西周分封图

在分封制之下,各个诸侯国由于完全不同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的圈子,并且会排斥外来的圈子,诸侯国的君主所掌控的封地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在与外来威胁的对抗中,诸侯国君主往往会拼尽全力。

到了后世的大一统帝国时期,整个天下只有一个皇帝,地方上大多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员忠于皇帝,后世的政权一旦出现动乱,只要皇帝被杀,或者中央政权被消灭,整个朝代也就结束了,地方官员很少为了忠于皇帝而拼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所以更容易改朝换代,所以后世朝代的国祚都不长。

虽然秦汉之后也有分封制,但分封制已经形不成群众基础,并且后世的分封制也不像夏商周时期那么独立自主,有着诸多的限制,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汉朝的诸侯国,三公以上的官员由汉朝中央政权任命,而周朝的诸侯国内的人事任命完全由国君自主,后世的分封制之下的诸侯国其实是阉割版的分封制。

秦朝实行郡县制

种种形式之下,先秦时期分封制之下的诸侯国更有活力与竞争力,比后世的诸侯国更容易存活下去,同时由于诸侯国众多,并且容易形成一种政治、军事上的平衡,这种平衡能够让朝代存在时间更长,这就是周朝能够存在790年的原因之一。

二、周朝的礼乐制度

一个政权的存在必然有某种制度的约束,比如法律制度、道德约束,周朝能够存在790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周朝有礼乐制度的存在

周朝的礼乐制度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上文讲过,是周朝的基本制度之一,整个天下依靠分封制为基础,形成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等级森严不可逾越,阶层固化不可流动,实行贵族政治,只要祖上是贵族,后世子孙世世代代都是贵族。

井田制是周朝的基本经济制度,当时的土地分公田和私田,农民种地不仅要种自己的私田,还要替统治阶层种公田,把农民世代禁锢在土地上。

周朝等级森严

宗法制是周朝的继承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宗法制的核心,规定了爵位、官职与家产首先由嫡长子继承,嫡子的地位高于庶子。

礼乐制是周朝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操守,规定了臣群、父子之间的关系与义务,以及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操守。

这些礼乐制度的制订本来就是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是从统治者阶层的利益出发的,这种看不见的制度形成的文化与习惯因素,成为了一支看不到的手,一直在维护周朝的统治。

举个例子,在春秋初期,周王室的实力急剧衰弱,已经无力号召天下,但是礼乐制度尚存,严重影响了诸侯国,泓水之战时,宋襄公讲究仁义,不攻击正在渡水的楚军,等楚军渡河之后双方再开战,结果宋军不敌楚军,这是讲究仁义而输了战争的例子,宋襄公之所以如此,就是深受礼乐制度的影响。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礼乐制度深入人心,让天下所有人无形之中起来维护周朝的统治,这种软实力与文化的因素也同样维护了周朝的统治。

三、夏商周是城邦时代

如果论实际控制,所有朝代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周朝实际控制天下的时间也就是西周初年到周厉王之前的一百多年,西汉实际控制天下,是从开国之初到汉元帝时期的一百多年,东汉实际控制天下也是从开国之初到汉和帝统治时期的80多年,唐朝实际控制天下也是从开国之初到安史之乱前的一百多年时间。

可以看出任何强大的朝代,真正能够控制整个天下的时期也就是一百多年,到了后期,不管是什么制度之下的朝代都会衰弱,这是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夏商周时期与后世的汉唐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周朝是城邦时代

夏商周时期是城邦时代,所有的人口都在城池之中居住,有些诸侯国的面积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大多都是无人区,有人居住的只有那些城池,可以把城池看成一个个据点,然后串连起来形成面,这就是诸侯国的实际控制能力。

在西周与东周,经常会出现诸侯国越过另一个诸侯国的控制区去攻打第三方的例子,因为大多数地方都是无人区,所以很容易越过边境,当时的人口比较少,经济不发达,城与城之间,人与人之间缺乏联络,信息闭塞,发展很慢。

历史的发展是靠人来推动的,人口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历史都很难进步,由于夏商周是城邦时代,即使有频繁的战争,但是想要灭亡其他诸侯国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只能靠时间与人口发展的推动,时代进步非常缓慢。

西汉是帝国制度

不像后世朝代,全天下实行统一的制度,大家用共同的文字与语言交谈,很容易形成天下共识,像黄巾起义这种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不可能发生夏商周时期的,后世的改朝换代也相对夏商周来说容易一些。

周朝能够存在790年,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天下是城邦时代,经济不发达,人口少,接触少,信息闭塞,不容易引发全国的动乱,所以朝代存在的时间就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