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你听说过鲶鱼效应吗? 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管理概念”。 背后的故事是这样: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着的沙丁鱼吃起来更是鲜美,并且价格也更高。 当地人在捕捞沙丁鱼之后,却发现沙丁鱼很容易死掉,不容易存活。 因为沙丁鱼生性懒惰,一堆鱼蜷缩在密闭的空间里,再加上路途遥远,最终抵达目的地变得奄奄一息。 在一次次经验后,他们终于想到了运输沙丁鱼的好办法。 那就是在沙丁鱼群中,放入一条鲶鱼。 虽然鲶鱼的价值不高,但是鲶鱼天性好动,并且鲶鱼还会以沙丁鱼为食物。 当沙丁鱼群发现有“陌生的生物”进入,就会紧张,全都游动了起来。 “鲶鱼效应”就说明了一个道理: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竞争,才会有激情;有威胁,才会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 ![]() -02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你知道吗?适当的压力,能够促进一个人的行动力。 当然,这种压力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不至于超过这个人所能承受的生理以及心理极限。 在长跑中,针对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前面往往会有轮流上阵的“引跑员”。 他们保持着均匀的配速,但始终比长跑运动员快一些,让运动员始终能追赶上前面的脚步。 在运动员的潜意识里,他想要追赶前面的人,就必须要让自己坚持跑下去。 人在一定压力的刺激下,往往会激发很多的动力。 生活压力,社交压力,情感压力,这些都能够激发我们的行动力。 ![]() 没有了压力呢? 如果一个人没有压力,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每天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故步自封,井底之蛙,安于现状,坐吃山空。 人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要永远为自己的人生未雨绸缪。 并不是说让你多么努力,而是让你在顺境之中,不要忘记鞭策自己; 让你在逆境之中,不要随便放弃。 能扛得住压力的人,往往都不简单。 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最终都会收获好的成绩。 很多时候,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感”。 ![]() -03有竞争,才会有激情跟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 假期的时候,去亲戚家帮忙照顾孩子。 他家里有3个小孩,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饭菜里肉很多的时候,几个小孩都不愿意吃;只有蔬菜,很少肉的时候,几个孩子抢着吃肉。 吃水果,零食也是一样的。 有的时候,他们都不怎么爱吃;看到很少的时候,都知道竞争,抢着吃。 很多时候,拥有“竞争意识”,往往能让人的内心变得充满激情。 就像学生时代: 如果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大家都憋着劲儿争前三名,这个时候大家都进入了一种“良性”的攀比状态中。 面对学习,他们是有激情的,因为能跟很多对手“竞争”,就激起了他们的好胜心。 ![]() 反之,如果没有竞争呢? 没有竞争,就容易让人陷入一种“假象”。 海尔总裁说过一句话:“永远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很多时候,缺少了竞争,就说明你陷入了危机感。 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十面埋伏。 如果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被淘汰。 这让我想到了身边的一个前辈。 刚过了40岁的生日,被公司裁员,因为他占着那个位置太久了。 资历老不假,但他拿着很高的薪水,能力却比不上年轻人。 领导多次暗示他:“要多学习,多创新,要适应新环境。” 但他依旧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做事。 最后,他败给了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 有时候,平静背后是在酝酿暴风雨。 要让自己养成“居安思危”的意识,才能在竞争之中保持内心的定力。 ![]() -04有威胁,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你知道“温水煮青蛙”效应吗?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中,青蛙会因为应激反应,瞬间从热水里跳出去。 那一刻,青蛙被激发了最大的潜力,因为它感受到了来自生命的威胁。 但是,把一只青蛙放进冷水里,然后逐渐给水加热。 当青蛙感受到热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有心无力”的状态。 面对危机的时候,其实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潜力,定力,承受力。 这就告诉我们,要时刻心存“敬畏”,要时刻准备迎接生活带给你的“当头棒喝”。 ![]() 总结: 真正厉害的人,都具备3个能力。 在压力下,充满动力; 在竞争中,充满激情; 在威胁中,激发潜力。 心存敬畏,有危机意识,为自己的生活做好抵御一切压力的准备。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鲶鱼效应?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
|
来自: 昵称2855642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