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啥也学不会?不是娃傻,而是你用错了方法,试试鲶鱼效应

 IF枕边育儿 2023-09-22 发布于山东

“煮豆?”“燃豆萁”。
“豆在?”“燃豆萁”。
“豆在?”“燃豆萁”。
饭后弟媳照例在教她家二宝背古诗,只是听着娘儿俩不停在重复一句古诗就知道,二宝心思不在学习上了。
“你要气死我?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就这两句来来回回多少遍了就是记不住,怎么什么都是燃豆萁呢?”听着弟媳着急的语气,看得出是被气到了。
看着妈妈生气的样子,老二“呵呵”傻笑,这是他惯用的逃避招数。只要犯错,大人训斥的时候,就会咧着嘴露出讨好的笑容。而在气头上的大人,也会因为他的笑脸快速消气。
只是今天这招似乎失效了,“你别给我嬉皮笑脸的,你告诉我怎么回事?平时一首故事很快就学会了,今天怎么了?就记不住是不是?”弟媳板着脸对二宝说着,二宝好像意识到了严重性,开始大哭起来。
看到这个僵局,我在想如何破局,看向旁边的妹妹,也许她才是破局的关键。便让她去陪二宝一起学,几个回中,两个小家伙你追我赶,没一会儿便学会了。
弟媳说多亏了妹妹,二宝有了竞争性才会认真学。“其实这是管理学中的一种'鲶鱼效应’,虽然通常运用在企业管理中,但同样也适用于教育中。”
什么是鲶鱼效应?

很多人没听过鲶鱼效应,据说这是99%的人都不懂得管理学。关于鲶鱼效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挪威人比较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在市场上要比死鱼价格高出很多。于是渔民们想着各种办法,希望在登陆后,沙丁鱼可以存活。
然而沙丁鱼是一种单纯、没有追求的鱼,当捕鱼网将他们捕捞时,根本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依旧保持安逸的现状,结果大部分都死在了路上。
渔民懊恼着无法将沙丁鱼活着带上岸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人竟然总是能捕捞回不少活着的沙丁鱼。大家纷纷去求方法,这个渔民表示自己的方法就是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
鲶鱼喜欢游来游去,在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中,沙丁鱼因为害怕,自然也会跟着游动。这样到了码头,沙丁鱼就会保持活着的状态。
于是变有了经典的“鲶鱼效应”,也有人称作“沙丁鱼效应”。聪明的渔夫正是利用了鲶鱼的好动,与沙丁鱼的胆小,将他们放在同一空间中,激活了沙丁鱼的求生欲。因此,便有了很多管理人士使用“鲶鱼效应”来激励员工,这一招,同样适用育儿。
育儿也可“鲶鱼效应”

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必然会遇到各种坎坷,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比如我家弟媳。她平时是一个很善于引导孩子的妈妈,即便如此,也会有被孩子气的跳脚的时候。也许有人说,孩子那么小,学什么古诗,等到了适合的年龄,自然就会了。
说这样话的家长,要么是一点都不了解孩子,要么是有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无论孩子大与小,大部分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多学一些知识内容。尤其是在6岁以前,更多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总有些家长运用的方式不恰当,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调整育儿方式,鲶鱼效应就是很好的一种。如何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1、激发孩子竞争力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昨天微博热搜有一个话题“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刷屏上瘾”,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大环境的影响,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缺乏竞争力。
在网络的世界当中,他们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可以保持心情愉悦。但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没有竞争力,就缺乏前进的动力
孩子的成长中,需要一条“鲶鱼”来时刻督促他们前进。可以不要“别人家的孩子”,但一定要放一条“鲶鱼”,激活孩子。
2、激发孩子潜能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一面,当这一面被开发后,孩子会有巨大的潜能。表妹高考模拟测试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
小姨同她谈心时问:“我知道你一定行,不过如果有机会和你喜欢的男生去同一所大学,你会去努力一下吗?”表妹并没有回答,但往后的时间里,总能看到她挑灯夜战,而且男孩也会帮她一起进步。
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大学,虽然与男孩并不在一所学校,但正是这条“鲶鱼”激发了表妹的潜能,让她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3、适当的压力是进步的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注定是人才济济的世界,可以说孩子们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父母的守护中,他们生活安逸,所以必须要给他们适当的压力,不然就会像沙丁鱼一样,还没着陆就失去生存机会
多一条“鲶鱼”,是在孩子的未来铺路,让他们有压力,这样才能不停的向前游动。当孩子学会主动成长时,要比爸妈天天耳提面命催促进步好的多。
“鲶鱼效应”是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认为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只是放了一个参照物,多给予鼓励的话,孩子主动变化前行。而后者则是父母在后面不停的“鞭策”,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没有信心。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才是教育中运用“鲶鱼效应”的本意,若家长使用过度,鲶鱼效应就失败了。
枕边育儿寄语:

育儿是一件特有趣的事情,时而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时而又被娃折磨的失去耐心,不断质疑自己。反正教育就是不断实验的过程,总有一招是适合孩子的,不信你试试!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