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桃旧符话门神-郑州日报数字报

 wps0321 2023-01-08 发布于河南

 ♣ 胡济卫

老家豫南正阳县过春节并不叫过春节,而叫过年。在中国,过年的习俗南北有别,东西各异,唯一相同的是家家户户都要贴上象征喜庆的门神,也叫春联,俗称门对子。门神,源于中国古代的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木作驱邪工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宋代文人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中国最早的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学者汝南郡人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就有过记载: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危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在《荆楚岁时记》中也有记载:正月一日 “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发展到后来,人们又在门神两边配上春联,内容大都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民乐业等,以示喜庆。

春联始于五代。据考证,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当为后蜀主孟昶于公元964年所撰。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幼年时期,家乡流传着一首妇孺皆知的民谣:“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没处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地道出了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和贴春联的用意所在。儿时印象最为深刻的门神就是钟馗、秦琼、敬德、关公、张飞等,大都是朱仙镇木版水印,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印制精美。也有老家正阳陡沟镇的“德胜祥”木版年画。“德胜祥”制作的年画虽然没有朱仙镇的名气大,但它所使用的颜料是加入了淮河岸边的五色土精心配制而成的,遇纸即干,绝不渗透模糊,套色后可以呈现十余种鲜艳亮丽的色彩,浑然天成,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文革”期间,木版门神年画作为“四旧”被政府明令禁止,但作为中国人春节的象征,从来也没有被真正禁止过。年画制作艺人们利用农闲的时候在家里偷偷印制,进入腊月,便肩挑背驮,走村串户沿途叫卖,才使这一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延续至今。朱仙镇木版年画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家正阳县陡沟镇的“德胜祥”木版年画,也引起了有关民俗和非遗专家的重视,2021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得到应有的传承和保护,让国人的年味变得更酽更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