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年前,央视一群半业余演员,凭啥演出了难以逾越的国剧巅峰?

 平淡是真0828 2023-01-08 发布于湖北

作者:宅少

来源:宅总有理(ID:zmrben115)

1987年6月,连续4天,《中国电影报》《中外电视》等四家单位开了个会。38名代表坐在一起,要评一部电视剧。

对男女主角,他们有很大意见。男主虽不失纯真,但太呆,不够神采飘逸。女主,更要不得,小家子气,与原著中的复杂、深刻相去甚远,完全没抓住人物。

这部剧,是同年播出的《红楼梦》。

会上,陈凯歌的父亲、戏曲电影导演陈怀皑指出,《红楼梦》剧版的人物总谱铺排失当,凤姐戏份都盖过宝黛了,邓婕的表演压倒了一切。

同时期,民间红学爱好者纷纷写信、打电话,给央视指出了剧中礼仪、场景的诸多错误。

更有人质问:你们剧组算什么?高鹗续得不咋样,好歹经过时间检验,后40回你们居然不照着书拍,自己说改就改了?

而红学家们的一致意见是:虽有“脂批”提示,红学研究做依据,续补的剧情,远不及高鹗的水平。

被骂,导演王扶林早有预料。所以开会那天,他干脆就没去。

其实立项之初,为了规避风险,87版《红楼梦》准备了两个版本。一个是把后40回改掉,一个是照着原著拍。但这剧前后拍了4年,改编版还没拍完,剧组人员都散了,而且花了670万元,破了中国电视剧拍摄纪录。就这,为省钱,像“太虚幻境”这种只出现一次的情节,根本没敢拍。

面对资金困难,央视副台长戴临风拍板说:“就播改编版,出了事,我担着!”

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正式播出,收视率高达75%。

新华书店的《红楼梦》一度卖脱销。民间虽然看得津津有味,但由于《红楼梦》的文化地位实在太高,整部剧还是遭受了文艺界几乎一面倒的批评。

然而,研讨会怕得不敢去的王扶林没想到,多年后,这部被批得千疮百孔的电视剧,却被中国老百姓视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无论是观众,还是演员和主创,后来数十年间,都在一次又一次赞叹、追怀中反复确认:

“不会再有第二部87版《红楼梦》了。”

1979年,王扶林随团出国访问,看国外拍名著剧,深受启发。回台里后,他就说:“咱们也可以搞啊。”彼时,文艺百废待兴,搞是该搞,但是手头条件很差。

王扶林跟领导说,《三国演义》要拍打仗,《西游记》需要特效,拍起来都不容易,《红楼梦》全都是文戏,相对简单一点,可以先拍它。

他又到各大高校打听,很多大学生都没读过《红楼梦》,于是更坚定了拍摄的想法。

1982年,红学会在恭王府开会,王导和戴临风去了。听说要改编成电视剧,大家觉得是好事,但也有人不客气地说:别把《红楼梦》毁了。

王、戴二人回央视继续开会,正反意见也是各半。有个文学家劝戴临风:

“那可是《红楼梦》啊,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改的,你一辈子没犯过什么错,小心栽在这上头!”

当时没台长,戴是第一副台长,等于就是台长,是他一声令下:拍!

好在开拍时,央视得到了红学会的鼎力支持。1983年,顾问委员会成立,组建了一个如今看上去堪称“学界天团”的顾问团:

王朝闻、王昆仑、曹禺、沈从文、杨宪益、朱家溍、蒋和森、启功、吴世昌、周汝昌、钟惦棐、邓云乡等……

这些大师,给演员讲课,给化妆找参照,给场景做设计,为剧组挑错,没有报酬,只有偶尔一顿工作餐。

考验一个接一个,王扶林又在演员上犯了难。

通读两遍《红楼梦》后,王觉得,这剧首先不能找名演员。成熟演员演宝黛,容易跳戏,只能找二十岁左右的年轻演员,但又涉及演技问题。

最后方案是:全国选演员,搞培训。

报纸上一登出消息,很快,上万封信件涌入剧组。

1984年春,剧组在圆明园办第一期培训班。60多名演员进组,学古典文化知识,学身段、礼仪,研读《红楼梦》。给他们授课的,是一水儿的红学大师。

王扶林呢,偷偷观察他们的个性,看他们排小品。今天演这个,明天演那个。到底谁演谁,在两期培训班结束后,公布结果。

就在这期间,黛玉、宝玉、宝钗、熙凤、四春、公子、丫鬟……纷纷浮出水面。

招募信息公布后,成千上万的自荐信涌入央视。选角儿队伍,又带着一箱子《红楼梦》绣像,从北向南,跑遍全国十多个省,一个剧团一个剧团地挑演员。凡是觉得有气质、有潜力的,都给他们录像,再把录像带带回北京。

这意味着剧中每个角色,都会有好多人竞争。要演上,可不容易。

最幸运的人,是陈晓旭。

那年,她还在鞍山话剧团打下手、演配角。在男友的鼓励下,她给剧组写了信,还附上诗作。小诗《柳絮》引起剧组注意。陈晓旭瞒着剧团去了北京。剧组的人都感叹:这女孩的气质、眼神,还有弱风扶柳的姿态,太像林黛玉了。

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

要知道,当时上万封信里,最终被选中的,就她一个人。不过,到了培训班,一心想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对手都很强。

她们是张蕾、张静林、胡泽红。张蕾曾演过电影《越女哀歌》;张静林免试进中国戏曲学院,演过电视剧《四世同堂》。胡泽红,来头更大。她是红旗越剧团演员,好多红学顾问,都是她父亲的朋友。

可当时拍《红楼梦》,看的不是谁来头大、谁背景硬,看的是谁合适。

东方闻樱(探春)和张蕾(秦可卿)

进培训班后,王导一边让四人排小品,一边私下观察她们。张静林太闹腾,很快就被排除。张蕾呢,虽然美,但面相大了点,年纪不太适合。

胡泽红有个朋友,是王导夫人推荐进组的,她对胡说:“王导觉得你有潜力,就是你太活泼,你得装得安静点。”

为演黛玉,胡泽红装了很久。不料一日,她在水榭边歇脚,一老头过来搭话。两人聊起来,胡泽红聊嗨了,性格暴露无遗。后来才知道,老头就是王扶林。王导见她这么外向,跟林黛玉性格差太远了,实在可惜。

多年后,胡泽红还很不服气,笑道:“其实陈晓旭也很调皮!”

胡泽红(惜春)差点演了林黛玉

没演成林黛玉,胡泽红还想演紫鹃、晴雯。王导觉得她俏丽,说:“你演惜春吧,她是正册,还上挂历呢。”

张静林演不成黛玉,也没意思,要走。王扶林又劝住,说你演晴雯吧,以你的性格,这角色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事实证明,王导眼睛雪亮。后来“晴雯撕扇”“补裘”两场戏,果然极其出彩。

就这么着,黛玉这个角色,最终落到了陈晓旭这个话剧团小配角的头上。

黛玉的选角,并不意外。当初最意外的,是演王熙凤的邓婕。

在选上来的一大堆美女演员里,当时的邓婕又黑又矮,眼角有条疤,很不起眼。

邓婕虽黑,化完妆后很上相。可有人质疑,就她这条件,能演啥呢?

邓婕的试妆照

不久,邓婕接到邀请,飞往北京。全剧组的人,没一个看好她,只有王导觉得她不错。

排小品,王导让她排五个王熙凤的。这时,摄影师过来说:

“人啊,贵有自知之明,剧组上下都知道,你就是来给乐韵、周月做陪衬的,我觉得你不如把平儿的小品排好,这样还能留下。”

这番话一说,邓婕反而发了狠,每天研读原著。没人搭戏,就对着石头演。一口气把五个小品全排了,外加一个平儿。结果她一演,那泼辣、犀利的眼神,让竞争对手周月看了直说“算了,我演不过她,我退出”。

在全组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王导一句话拍板,邓婕矮,可以穿增高,或用镜头弥补,就她了!

事实再次证明,王导眼光雪亮。后来邓婕靠凤姐,拿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也是全剧组里唯一拿奖的人。

《红楼梦》里极为经典的一幕

《宝黛话红楼》这本书里,曾提到一个细节。

当年定完角色,有人哭有人闹,有人伤心地去散步。这也难怪,当年那么多人培训,不是人人都能留下。有人留在剧组,也没演上心仪的角色。

起初竞争林黛玉的张蕾、张静林,最后演了秦可卿、晴雯,留下的理由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是《红楼梦》。为这个理由,一开始被定为宝琴,最后却演了刁妇夏金桂的杨晓玲,也“委屈”了自己。

本来宝琴一角都定了。中途,杨给人搭戏,客串夏金桂。因为演得太好,第二天她的角色就变了。她觉得夏金桂这个角色不光彩,演出去太损害自身形象,但最终让她动摇的一句话还是:

“这可是《红楼梦》啊。”

女演员里有这样感到“委屈”的,男演员那边,也有。

戏里除了宝玉,贾琏算男二号,很多男演员抢着演。演话剧出身的吴晓东,当年是话剧团的台柱子,演过不少电影、电视剧,剧组特邀而来。他一进组,就开始熟悉人物,研读原著,琢磨贾琏。结果到培训班结束,贾琏还没定。

演员名单公布后,让他演贾芸。吴晓东万般沮丧,但还是选择留下。

吴晓东演了贾芸

当年就是如此。大家想演的、试演的,和最终拿到手上的,完全不是一个角色。但正是在一次次试戏中,对《红楼梦》的人物、剧情,吃得越来越透。整个培训过程中,每个人的性格,谁适合演谁,王扶林心里早有了数。唯一一个问题,一直困扰全剧组:直到第二期培训班开班,贾宝玉还没找到。

当年红学家吴祖光就说:“《红楼梦》拍不了,贾宝玉还没生出来呢!”

到各地挑了好几次演员,报纸上也登出消息,但选上来的人,均不满意。王扶林压力巨大,心说找不到算了,大不了不拍了!

偏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剧组去江浙沪选人时,带回了演平儿的沈琳,还有清俊无比的侯长荣。王扶林一看侯长荣的录像,说:

“这不就是宝玉嘛!”

可见了真人才知道,侯长荣太高了,一米七八。他演宝玉,会很难搭戏。后来,侯长荣演了北静王和柳湘莲,是剧中唯一一个分饰两角儿的演员。

北静王和柳湘莲

第二期学员班开班后,剧组急得火烧火燎。这时,侯的格局出来了。他自己没演上宝玉,跟导演说,我记得电影《虹》里面,演张玉屏弟弟那个人不错,他很像宝玉。

听侯这么一说,王觉得是很像。恰好当时要去峨眉山找片头那块石头,就带上邓婕一起去。邓去欧阳奋强家,留了字条。

彼时,欧阳奋强也不过是个小演员,长一张娃娃脸,也不高,在峨影剧团,一直坐冷板凳。

碍于自己的条件,他已经准备不做演员,改往导演这条路发展了。万万没想到,天上掉下这么大个馅儿饼。

谁演贾宝玉,全国上下都很关注。听说剧组找演员,他也动过心,可一看自身条件,没敢想。结果去锦江宾馆,王导看了看他说:“行,你坐飞机到北京来试戏吧。”

1984年7月,欧阳奋强到剧组,跟另外筛选出来的24个宝玉PK。回峨眉不久,欧阳还没得到通知,报社先通过剧团拿到选定的内幕消息,给曝出来了。欧阳正兴奋呢,周围却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让他演贾宝玉?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误会。”

那时候,根本就没人看好他。

他去北京培训时,黛玉乘船的戏都开拍了,离他的戏,还有两个月。如此一来,压力更大,他只好疯狂研读原著,接受形体训练。

至此,主要演员到位,全剧组进入了紧张的拍摄。

87版《红楼梦》,从头到尾,困难颇多。

拍片时,王扶林仅拿工资,顶多有点房补、饭补,省下来多个几块钱。他每天就骑个破自行车到片场,完全不像个导演。

王扶林给陈晓旭说戏

在他的点拨下,许多演员有了飞速的长进。这跟演员自身努力也有关。彼时在剧组,几乎每个演员,都在完成一生中最难超越的角色。

譬如说欧阳奋强。刚跟陈晓旭搭戏时,他被批评没有眼神交流,而且一直在装嫩,不自然。搞得他压力巨大,怕自己演不好,找表演老师请教,还把《一个角色的诞生》翻来覆去地读。

陈晓旭也下功夫。拍“黛玉抚琴”那场戏,对古琴一窍不通的她拒绝替身,特意去中央音乐学院找老师学琴。拍完“元宵夜宴”,她又专门拜访了越剧电影《红楼梦》版黛玉的表演大师王文娟,跟她请教黛玉的性格、表演。

最夸张的是拍黛玉葬花。冬天拍夏天的戏,结果陈晓旭耳环忘带了。王导一听,顿时怒了。陈晓旭又冷又愧。等耳环处理好,一喊开拍,只穿了件纱衣的她都冻木了。王导又赶紧叫人给披大衣,陈晓旭泪如雨下。这场戏拍下来,林黛玉哭得很美,陈晓旭则哭得差点在片场晕过去。

王扶林本是演员出身,剧中很多戏,都是他调教的。另外还有演贾赦的李颉,他是全剧组的表演老师,在指导表演这件事上,功不可没。

张莉此前没演过戏。拿到宝钗后,台词、眼神,一场戏往哪儿看,手势怎么放,全是李颉老师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教。为了演好宝钗,张莉也很勤奋,大年初一跑到周汝昌家里,请他给自己讲红楼。

也难怪后来许多演员回忆那四年的生活,总说:“其实那四年,就相当于在剧组里上了个大学。”

张莉求教周汝昌

整部剧拍摄期间,为了对得起曹雪芹这部巨著,幕后主创,可谓呕心沥血。

像“元妃省亲”“秦可卿出殡”这样的大场面,今天看来没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却是挑战。从道具、服装、牌楼、群演、走位都要抠到最细。

“元妃省亲”只有一集,但前后拍了5个地方,从北京西山到上海大观园,然后瘦西湖、白云观、正定荣国府,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衔接。秦可卿那场戏,光准备就准备了两个月,群演反复排练,才敢动手。而像宝玉题词,不过半集的体量,也是北边拍一点,南边拍一点,然后剪到一起。

这已经是当年的大场面了

不光这些,整部剧在场景设计、服装、化妆、音乐乃至配音上,都下足了功夫。直到30年后,这些细节,还是许多观众心头念念不忘的回响。

《红楼梦》的美术设计是刘宝俊。他是个无比严谨的人。剧中各室的楹联,不过一晃而过,他却找红学顾问,专门联系北京市楹联协会,根据主人性格,拟了五十多副。最小的场景,他也不放过。譬如小红被卖时,关她的屋里一张大网暗喻小红的命运;凤姐入狱后,墙上的壁画专门参考《古代版画百图》《山海经》,设计得毛骨悚然,以体现人物内心恐惧。

《红楼梦》的化妆师,是研究唐代化妆的专家杨树云。同一个人,盛装、淡妆、便装、晚装、晨装乃至病装,他都针对剧情,做了丰富变化。

一个人梳什么头,戴什么花,配什么耳环,这都是定好了的,绝对不能乱。所以陈晓旭拍“葬花”时忘了耳环,王导才那么生气。

至于说早已被视为经典的《红楼梦》配乐,那更是慢工出细活。

跟史延芹一样,作曲王立平也是红楼迷。从一位央广资深音乐编辑那里听说《红楼梦》电视剧要作曲时,王立平无比兴奋。

事情定下来,没想到王立平抓耳挠腮,写了一稿又一稿,全都不满意。王导天天来问,在巨大压力下,王立平花了一年,交出《枉凝眉》和《序曲》。风格既非戏曲,也不是民歌,自成一派。

王扶林听了,当即采用。

据说当年好几首曲子,王立平一写完,就趴在钢琴上哭。

正如日后红楼梦剧组重聚时回忆所言,这部剧当初克服重重困难,从立项到播出,前后经历六年,拍摄近三年,最终呈现出那样的面貌,完全是一个集体一群人不计个人得失、共同努力的结果。

36年过去了,随着时间沉淀,当初并不被看好的87版《红楼梦》,绽放出历久弥新的光彩,被一代代观众视为国产剧无法逾越的巅峰之一。

尽管拍摄之初,这部剧因为资金有限、时代局限,留下诸多遗憾,较之拍摄资源更好的今天,它能呈现的富丽面貌未必更好。

但人们之所以反复提起它,一次次将它视为国产神剧的高标之一,恰是因为它在那个物质还不丰富、外在条件还不足够的年代,做到了竭尽全力的最好、最美。

尤其在国产剧一次次粗制滥造、一次次侮辱群众的智商后,在圈钱为王、流量当道、质量堪忧的国产剧集越来越多后,观众们反复重提87版《红楼梦》,不止是因为它呈现出的结果,而是它努力呈现这种结果的方式,是一种如今快被遗忘或抛弃掉的匠心。

87版《红楼梦》剧组照

回过头看,一部剧,究竟是以资本的意志为核心,是以一个导演的话语权为核心,是以一些大牌演员的咖位为核心,还是以“希望创作一部好作品”为核心,这才是差别所在。

时光荏苒,再无这样的宝黛钗

在这个意义上,有些人怀念87版《红楼》,却不止于它。他们怀念的,是一种创作初心。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宝黛话红楼》,陈晓旭、欧阳奋强

[2]《红楼梦忆》,邓云乡

[3]《欧阳奋强宝玉出走以后》,南方人物周刊

[4]《二十年一梦林妹妹》,中国新闻周刊

[5]《众人皆应'阿弥陀佛’》,南方周末

[6]《王扶林:经典来自匠人精神》,环球人物

[7]《87版红楼梦的流言》,南方周末

[8]《浪淘尽,红楼红颜》,三联生活周刊

[9]《2003年·红楼20年重聚》,艺术人生

[10]《红楼剧组30年重聚演员专采》,鲁豫有约

[11]《向经典致敬·87版红楼梦剧组》,中国文艺






作者:宅少,本文有删减,首发于公众号“宅总有理”(ID:zmrben115)

责编:娜拉

审校:魏蔚

终审:孔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