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南人的清洗指南

 说咱闽南话App 2023-01-08 发布于福建
 

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闽南人往往会进行年终大扫除,在闽南语中叫作“筅尘[ʦʰũĩ³ tʰun²]”,也指将稻草、嫩竹枝叶、甘蔗叶等和一根长木棍扎成长扫把,再用它扫除房梁、墙角等较高地方的灰尘和蜘蛛网等脏东西。“筅尘”结束后,扫把上的枝叶、稻草等一般都会收起来。待到除夕夜时,再拿出来,用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而闽南人日常的大扫除或打扫则叫作“摒扫[pĩã⁵ sau⁵]”,拖地、洗地板叫作“揉涂骹[liu² tʰɔ² kʰa¹]”或者“洗[sue³]涂骹”。

揉[liu²]”指的是用湿布或湿毛巾等擦洗,使干净,“揉桌椅”即擦桌椅。

洗[sue³]”则是我们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它与普通话中的“洗”意思相同,一般指用水去掉物体上的泥污,例如“洗面[sue³ ᵐbin⁶](洗脸)”“洗手[sue³ ʦʰiu³]”等。

闽南人通常把洗澡叫做“洗浴[sue³ hiak⁸]”或“洗身[sue³ sin¹]”,管洗澡搓出来的脏东西叫“垢圿[kau³ kueʔ⁷]”。

方言代代流传,最初承载方言的人大都目不识丁,但很多方言却能将细小繁杂的行为、细腻的情感择词表达,精准而传神。单单一个“洗”的动作,闽南方言中针对不同洗涤方式就细致划分出了不同的动词。

身子或衣服等简单过一下水的洗涤方式叫做“笼[laŋ⁴]”,“笼”为假借字,比如“我无闲,即两领衫汝笼笼咧(我很忙,这两件衣服你洗一下)”。

“衫洗了着各汰蜀下,迹解清气(衣服洗了要再用清水过一遍,才会干净)。”加了洗涤剂的衣物,用手揉搓后,通常需要再用清水漂净,闽南人把这一洗涤方式叫做“汰[tʰua⁶]”。

“汰”字的这一含义为古汉语在闽南语中的遗存。《新唐书·马总传》中就有出现:“总为设教令,明赏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句中“汰”字的意思即为洗涤、清洗。

“汰”除了读作[tʰua⁶],它还有其他的读音,读作[tua²]。“汰[tua²]”通常用来指洗涤并除去夹杂在米中的细沙粒,比如洗米、淘米在闽南叫做“汰米[tua² ᵐbi³] ”。这一含义同样在古汉语中也早有使用,比如《齐民要术》中“作热汤,于大盆中浸豆黄。良久,淘汰,挪去黑皮,漉而蒸之。”这里的“汰”即淘洗。

闽南话中“漂[pʰio⁵]”的意思与普通话的“漂”一样,都指用水或水加药品来洗涤或泡东西,使东西变白或褪色,比如“漂白[pʰio⁵ peʔ⁸]”。它也可指用水冲去杂质。

用手搓洗衣服的这一动作,在闽南语中则叫做“挼[lə²]”。“面桶迄两领衫,你共伊挼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脸盆里那两件衣服你把它搓洗一下。洗衣服用的搓衣板,闽南人一般叫它“洗衫枋[sue³ sã¹ paŋ¹]”,“洗衫”即洗衣服,“枋”即木板。

搦[lak⁸]”与“”有相似含义,它指把衣服或布等浸入水中揉搓拧等,使其干净或达到某种效果。将衣服或毛巾拧干,则叫做“捘[ʦun⁴]

用水猛力冲、冲洗叫做“沯[ʦaŋ²]”,比如“涂骹腌臜仔,着沯沯咧(地板很脏,要用水冲一下)”。

如果说衣物加洗涤剂清洗后,用水漂净叫做“汰”,那碗筷等洗过之后再用水冲洗一次则叫做“荡[tŋ⁴]”,又写作“盪”。比如“碗著洗了解做用滚水荡一下,各较清气”,意思是碗筷洗完可以用热水冲洗一下,更干净。

闽南方言中这么多种洗法,你学会了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点亮“在看” 留言区评论分享

你的春节大扫除记忆

我们将根据内容质量点赞数选出若干则留言

赠送 说闽2023周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