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慢半拍启程

 二班毛豆 2023-01-09 发布于广东

2023已经过去一周了,我才动身,慢半拍。

说的是公众号更文。

一直关注“二班毛豆”的读者可能知道,2022年我没有做到每日更文。

两个原因:

其一,困惑与怀疑。

从2018年11月到2021年底,我几乎每日一篇,应该说是认认真真写了三年。现在回过头看看最初的文章,有点不敢看,就这水平居然也写了三年,还这么自信。所幸这是成长的历程,一步步走来,倒也算踏实,丑也是自己的孩子,慢慢培养吧。望子成龙也好,望女成凤也罢,那都是美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不能成材,得看造化。想明白这一点,也就释然了。

写得一般,读者就有限,关注的人不多,阅读量就不高,阅读量不高,就没有收入,没收入还写不写,成了灵魂拷问。或者换个问法,写公众号到底有什么意义?

2018年开公众号的时候,雄心壮志,打算以后就靠写公众号赚钱,写成大V,粉丝百万,阅读量10W+......做梦我是行家。写了一年发现粉丝还没600,终于知道不是个个都能写公众号赚钱。看了连岳分享的写作感想,说想做自媒体写公众号,怎么也得先写个500篇再说其它。于是我给自己订个目标,先写500篇。写够了500篇,粉丝有了1000,但赚钱还是八字没一撇。于是我又再给自己订目标,只管做,不想别的,先写三年。直到2022年上半年,粉丝也不到1500,于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写作这块料,如果写的东西没人看,写下去还有没有意义。

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老子,我是说——李聃。

2022年10月,写作社社长飞石和群友握瑜姐推荐大家参加“日课写作马拉松”,每日一篇,写够100天。

一开始我没打算加入,每日一篇我没问题,这与日更公众号没什么区别,我现在想提升文章的内容及写作水平,参加日课有什么意义呢?

飞石老师说,换一群人换一种感觉,说不定能找到灵感。握瑜姐说,我们有个诵读群,在学习《道德经》,你来了就会发现特别好,相信我。飞石老师和握瑜姐都是我所钦佩的人,于是2022年10月10日那天,我加入了日课马拉松,也进了《道德经》诵读群。

你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冥冥中是有安排的,而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进了日课写作群,首先发现组织者吴掌柜是北京究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一个二十年的出版商,虽然现在已经离开北京回到泉州,但仍然坚持做着日课书房,也从未放弃出版梦想。

日课100多位写作者都是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有些已经出过书,写作水平不输名作家。看大家的文章,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而《道德经》诵读群,就是意外的惊喜,简直是上天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送的礼物,是2022这个多难之年里最大的收获之一。

诵读群规定,《道德经》共八十一章,每章要背诵,背完录音,发到群里,一周七天,六天学习,周末休息有分享会,分享这周的学习感悟。背完录音就要读出声音,老子那些貌似艰涩的文字,其实读起来文句优美,音律顿挫,韵味十足,一点都不枯燥,而且理解了也很容易记住。多年不背书,记忆力都逐渐减退,现在每天背诵一小章,记忆力也增强了许多。有时看新闻或读文章,只要有相关内容,《道德经》里的句子便瞬间闪现,脱口而出。

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出自《道德经》。比如玄之又玄、有无相生、不言之教、功成不居、无为而治、和光同尘、上善若水、功成身退、宠辱若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委曲求全、不得已而为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碌碌如玉、珞珞如石、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名、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生入死、祸福相倚、深根固柢、治大国若烹小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不敢为天下先、哀兵必胜、披褐怀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安居乐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群里有20多位同学,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很多本身就是优秀教师。这里有年逾七十的睿智老人,有二十出头的活力青年,有边带娃边学习的年轻妈妈,更有知识渊博、行业翘楚的中坚力量。每周的分享会,大家疑义相与析,每人在章节里的感悟不尽相同,特别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分享的内容我从未想到,于是思想碰撞出火花,产生了更多的灵感。

与这样的一群人同行,我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想不进步都难。《道德经》结束,我们相约继续学习《论语》、《诗经》、《庄子》、《孟子》等一系列经典,“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李银河说:“世上多数人都痛苦,为生计劳碌一生,仅仅温饱而已。一旦不愁衣食,很快陷入无聊,不知时间如何消磨,日子如何打发。而遇到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兴致勃勃做着某件事的人、一个对真善美充满内心冲动的人,这样的人才值得交往。可惜,世上能给人带来惊喜的人不多。万一遇到,一定珍惜。”

我遇到了,一定珍惜。

除了享受学习,书写也有进步。字如其心,其心愈静。

读书的时候我曾练过字,工作后再没练了,写字只是工作需要,只图个快,恨不得笔划连起来驾上云头,加之后来又用电脑,都是打字,写字更没了形,其实并不是字不好,而是心不静。

我将第一天写的字与六十章以后的字作比较,简直像两个人写的,可以看出后面的字手愈沉稳,心愈静。

这就是我想说的,其实学习《道德经》,我好像没有其他人分享的那么多感悟,但这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让我沉下心来。

如其心

是在这个时候,我在日课“《人间档案》读者群里,看到编辑如小瓜发的历史学家王笛接受读书杂志”采访的一段视频王笛教授说的一段话,解开了我迷茫与困惑。这也是我在羊人日记(一)开篇的那段话。

记录自己的经历,与旁人来说,未必有什么价值,但或许N年以后,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资料。“自古以来,我们的历史都是精英史观、英雄史观,甚至是帝王史观,很少有民众的记录与声音。如果民众能记录下日常经历和故事,就会给后人留下更全面和真实的记录。我们不能只依靠媒体的报道和个别知识分子的写作,因为那只是有限的观察和视角。民众自己来记录当下的故事,哪怕现在可能没有机会传播,但是多年以后,就是珍贵的原始资料。”

从那一刻起,我找到了写公众号的意义。因为记录本身就是意义。

其二,没有日更还有一个原因,我其实每天已经写了一篇日课作业。

一开始我认为可以将日课文章发到公众号,完成公众号日更。但后来发现,公众号是主题创作,写的是旅食与方物,日课的内容比较杂,有些不太适合,于是没发。

我现在还做不到一天写两篇文章,公众号日更便没能完成。接下来要做好时间管理,争取公众号也日更。

2023的列车已经鸣笛,对,晚点,但好在启程了。只要启程,路上总有风景。

期待遇见最美的风景。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羊人日记(六):完结篇

视频推荐:故乡·环湖路遇雪

跬步之行:01: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