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对教育的一些启示

 和善书屋 2023-01-09 发布于江苏

至今新冠疫情在世界上已经持续半年了,专家们也纷纷断言今年秋冬到明年年初疫情还会继续困扰人们,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疫苗研发的渴望也愈发强烈。

疫情不仅对经济影响巨大,其实对教育的影响更是立竿见影。学校纷纷关门,学生在家线上学习,各种考试和升学毕业就业等等也大受影响,很多新的教育问题不断出现。

但是,疫情之下,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些教育问题,并从跌宕起伏的疫情中获得一些启示。

疫情提醒教育要让学生们学习拥抱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让他们充分理解这个世界时刻处于变动中,多种偶然性、突发性的群体危机随时都可能降临。长期以来,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两点一线的超稳定结构中生活,形成的固有观念往往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生活节奏都是可以预期的。但是,破朔迷离的疫情将学校里按部就班的生活打破了,一切都充满了未知。这种不可预知不可抗力下的教育不良环境,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教育要教会孩子们在混乱无序的未知境况中去学会沉着应对,学会生存,学会重新布置生活秩序,学会在新形势下寻找新的机遇,敢于去探索未知的未来世界。人类的发展就是在不间断的各种危机中走出来的,今天更应该让孩子们学会主动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总比被动地茫然无措要好很多。

疫情提醒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卫生防疫教育及生命教育,要像大地震过后教育学生防震意识那样,让学生懂得必要的卫生及医学知识,知道在疫情突然到来时如何克服惊慌,训练有素地积极应对,在灾难之中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再确认,对族群和人类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的理解,是教育的本来应有之义。

疫情提醒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和阅读能力。事实上,拥有了这些能力的学生,是最少受到无法到校学习的影响的。过去的战乱时代或天灾人祸颠沛流离之中,很多人仍能在艰苦环境中学有所成,当环境变好的时候便大放异彩做出很大成就,这都与他们拥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是有直接关系的。学校和老师要学会放手,不能迷信单纯的教育灌输,要用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自我成长。

疫情提醒教育要更加重视多元的灵活性的课程建构。很多学校都重视课程建设,但是一场持续时间久的疫情,就让很多课程明显不服水土了。有些课程一旦教育教学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了,就发现它们往往是旧的课程,死的课程,是没有办法实施的课程。线下还能对付的课程,在线上才发现是不灵的,是缺乏效果和效率的。老师费力不讨好,学生不买账,让很多学校感到束手无策,只能硬着头皮对付下去,得到的结论是“还是线下面对面的教学才有效”。其实是课程出了问题,需要重新思考面向未来和面向不确定性的课程建设,课程要有开放性,要有新的理念、 新的材料和内容,以及组织实施的新形式

疫情提醒教育要重视家校合作。从前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家庭的教育配合还不是合作,往往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和老师,但是疫情之下,学校和老师远离了学生,家长的作用重新被发现,家校不再是谁配合谁的问题,而是如何密切合作的问题。疫情打乱了教育教学的步骤和节奏,家庭如何能够深度参与进去,并成为学校和老师的合作者,这是一个教育的崭新课题。

疫情提醒教育要让学校“推倒”更多的围墙,让学校师生能够与社会更好地连接,让师生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让学生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世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那样的教育观念早该结束了。病毒告诉我们的是,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密切相关休戚与共的,疫情之下人人平等,每个人的命运都与我们有关。世界的发展、未来的命运,需要让学生去了解去思考。既然我们不能生活在无菌的真空世界里,那就去认识它探索它。疫情之中的喜怒哀乐, 狭隘、攻击与失望,信任、同情与互助,都让教育开放地去面对,未来我们的孩子们才能顺利地接下这个世界,并让它变得更好。

疫情,对我们的教育还有哪些启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