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出血的诊断、评估与管理,干货整理!丨神经领域年度干货

 天涯aobebd0m4x 2023-01-09 发布于河南

这边说的血管活性药物,是指抗血小板等药物。首先,并不是所有脑出血都是血管活性药的禁忌证。如果患者是明确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因血压控制不好导致基底节出血,患者又合并有严重的颅内动脉狭窄,后续的动脉阻塞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很高,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此时,只要将患者的血压管控好,出血吸收稳定后,就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有些脑出血可能是老年人淀粉样血管变性脑叶出血,这种患者不适合使用阿司匹林,其脑出血可能就是因为服用了阿司匹林或抗凝药而导致,这些患者不能使用抗凝药和阿司匹林。

有些患者是换瓣术后,一直服用华法林,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没有控制好导致出血。此时应等到出血完全吸收,在两个月后亚急性期评估其使用抗血小板或者抗凝药的可行性。

因此,脑出血有很多原因,如果能够找到原因并控制,降低脑出血复发率,而患者又合并明显的颅内动脉狭窄或者颅外动脉狭窄,必须使用抗缺血药物,控制好脑出血风险因素后是可以使用的。但如果患者没有很明显的大动脉狭窄,脑出血可能与抗血小板药物有关,或者病因学不适合,我们应暂停或者调整用药。

除了上述的抗血小板、抗凝药,有些血管活性药物如扩血管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由于脑出血本身可能导致血管痉挛,这类药物是可以一直使用的。

此外,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有时血脂降得太低,有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但不是出血。在脑出血患者中,特别是合并大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不建议停用他汀类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