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驻马店古传心意六合拳之上步鹰捉

 无心堂主人 2023-01-09 发布于辽宁

编者按:

“四把鹰捉染黄沙”。起为熊,落为鹰,虎扑下势蕴其中。此过程需轻如虎猫,有灵动的神意,轻重缓急的韵律,此暗含着什么?炼养储能与隐含着劲意炼习有何关系?鹰捉把与头有何关系?为什么要慢炼?为何要慎用?

诸君不妨一读。

文章图片1

图/孙保才

正文:

四把捶歌诀:

出手横拳无敌家

转身挑领甚可夸

鹞子入林加反背

四把鹰捉染黄沙

朗读歌诀犹如身在其境,重点落在最后的鹰提把上。想像着习炼鹰捉把中的情境,起手下按势如虎扑,把把不离鹰捉、步步不离虎扑迎面而来。又有鹰熊二意含在其中,似乎看到了起为熊、落为鹰的动作招式。

观看师辈们在四把捶连接式中轻如虎猫的上步鹰捉把,透露出他们暗含着轻重劲身法的精妙拳艺程度,现在真的是难以见到了,那种如虎似猫的灵动神意,只能留在记忆的脑海中了。

所以,打了挑领把之后的上步鹰捉把的上步过程,是一种轻重缓急的显现过程。非表演中,那种直接上步就打出的虎扑栽头鹰捉把。而是上步侧后,有一个停顿后让人闭息的瞬间,随之而来的虎扑头撞力量与雷声合一的迸发,而后才是最后的大弓步定式。

文章图片2

图/孙保才

这种上步鹰捉把,往往是在整个四把捶演示结束时才表现出来的。师辈们在炼习中往往是隐含着劲意进行的,从不主张多炼。很明显,这与炼养储能被称为的长寿拳有关。

那个时代的师辈们经常提醒我们,炼拳发力十之八九是不发力的,发力最多也是十之一、二,可能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上步鹰捉把不是单纯的炼习双手似鹰捉的功夫,而是以手领劲下采走双弧线与头部巧妙相合地运用,提倡心炼、意炼和带气的慢炼,以养为主对头部是非常慎重保护的。四把鹰捉染黄沙之说的七星打法头为首,不是天天去炼栽头撞树桩的硬炼,而是非常小心翼翼地触及,体会从头部到双足的传感力,非常有利于反作用力的功效。然而,更多的是在意炼之中,是无形的并且常常是表现在虎扑下式中的。

所以,我们观看老前辈的四把捶,到収式时也很少见到栽头的鹰捉把。这无不与慎用、少用、不用,不得已时才用的能够称为是长寿拳的要求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