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托人办事时,记住要用这个方法

 给我活力 2023-01-09 发布于河南

范仲淹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宋代英杰,他这一生,所求盛世太平,文才修身,不求富贵私欲,不求身外财宝。

在他读书时,他求学问不求饱食,求知识不求银财;在为官期间,他求贤才不求重宝,求真情不求虚名。

君子之道,有所求,有所不受。

范仲淹的一生,无论是为己求人,还是受人所求,都秉持自己的“文正”之道。

文章图片1

一片赤诚求学心:青年范仲淹潜寺苦读

范仲淹晚年在家训中告诫自家子孙,若是潦倒不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

然而,在范仲淹的少年时期,父亲早逝,母亲改嫁,食不果腹,衣不足暖,勿说读书一事,便是随母一同来到继父家中,他已经低了不少头。

到了开蒙的年纪,家中却没一文钱可送他进学堂,但范仲淹自有方法,他一边干着农活和家务,一边默记比划自己已经学会的字,一旦有了闲暇时间,他就跑到大街上去认字,从酒楼掌柜到秀才进士,只要是能认字,有些学问的人,他都不介意与他们交谈。

文章图片2

起先,或有嘲弄取笑者,不屑轻视者,但范仲淹却不介意这些人事,换而言之,比起少年敏感的自尊心,范仲淹更沉浸于学得知识的喜悦之中。

久而久之,同乡的人大多已是善意调笑,主动相教。

10岁那年,范仲淹觉得每日游街拜学所知有限,他决定独自前往醴泉寺求学,古有读书山林,可以劳力换住宿,虽然清苦,但是寺中古书经籍颇丰,书香自催人。

母亲耐不住他苦苦相求,只好应允。

寺庙的斋饭多是贵人所享,僧人也多是清粥素菜,小范仲淹少家中接济,只得每日熬一点薄粥,天气转凉,便把粥冻凉,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偶尔挖上一些野菜,便是一天的伙食。

文章图片3

饶是如此,到了晚间,不等饥饿难忍,腹内绞痛,他不肯轻易食粥,生怕夜间挑灯夜读时闹饥。

寺中有一二高僧,常在范仲淹困顿不解时点拨一二,见这孩童心志坚忍,早慧聪颖,心中对他怜爱有加。

一日,寺内僧人见夜深时分,范仲淹房内灯火昏暗,推门一看,竟是温书犯了困,趴在桌上小寐。

高僧见范仲淹瘦骨伶仃,双颊凹陷,实在可怜,便将自己怀中的一个面饼放在了他的矮桌上。

等到范仲淹惊醒时才发现灯油白燃了大半,心中正是懊恼不已时,瞧见了桌上的白面大饼,他心中有疑虑,却没有打算用以饱腹,只是将它放在了一旁,想来应当是前来探望的师傅丢下的。

文章图片4

谁知不过半炷香,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他低头一看,一只老鼠已啃了小半饼子,正打算搬运剩余的面饼回窝。

似是察觉到了范仲淹的注视,那老鼠赶忙溜走,范仲淹一路追索,只见那老鼠钻进了殿前荆树东边的洞穴中。

范仲淹此时尚存几分孩子心性,见状不服,便刨起了老鼠窝,谁知挖了一阵子,土下正是一窖黄金白银,范仲淹从未见过这么多金银财宝,霎时被震住。

但他冷静下来后,便就原样重新掩埋了。

他也不与旁人说起过此事,在寺庙中研读了大量佛教经典的范仲淹相信,那一堆金银应当是寺庙的某一位方丈或者几位高僧的积攒,这笔钱的归宿不是被私人占为,而是在等待一个命定的时机。

文章图片5

于醴泉寺苦读三年后,范仲淹离开了寺庙,来到了南都,进入了著名的南都学舍学习,他虽然家境贫困,但是从不因此自贬自贱,同窗若有学问不解处,他都愿意一一耐心相告。

期间,一位家境优裕的同窗十分赏识范仲淹,见他每日食粥配酱腌菜,心中十分同情,于是每次都会多带肉炙和米饭,借口吃不完,然后匀给范仲淹一些,但是范仲淹却始终坚持不肯接受。

同窗是个天真热忱的公子哥,见状心中闷闷不乐,说道:“与君同窗几载,区区饭食也不肯受,莫非怕这饭菜玷污了你的品行吗?”

范仲淹却只是作揖,委婉道:“非也,今日受君甘脆肥脓,往后再忍清粥苦苹?”

听到这话,同窗虽是哑然失笑,但也不再为难范仲淹,心中却更加敬佩这位君子。

文章图片6

举贤任能圆所求:受干谒诗,擢少年才

正是因为范仲淹严于律己,时刻注重自我操行,在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他的风评一直上佳,期间,他不求富贵通达,但求百姓安乐,注重发展农桑,加强军备。

虽是贫苦农家子,在朝为官却是风度翩翩,他善于结交清官良吏,便是腹背受敌之时,也绝不作孤雁独飞。

范仲淹只要得遇贤才,无论现职多么低微,他都会举荐和任用,正因他善作伯乐,故而每在任上,都会提拨不少青年人。

文章图片7

范仲淹在镇江钱塘时,一个名叫苏麟的年轻人对范仲淹举贤之名素有耳闻,眼见着往日同僚和诗友都被范仲淹相中,得以报效家国,独剩他一人自怨自艾。

范仲淹为人俭省,不喜金银珠宝,加之自己官俸微薄,若是强送重礼,不定会弄巧成拙,惹人嗤笑。

退一步说,范仲淹为人俭省,虽然喜欢同青年才俊往来,却从不举办骄奢淫逸的酒会,就连打着一会“酒朋诗友”的雅名也少有,向来务实。

往日里苏麟仰慕的行止却使得他处处受限,如此一来,他连腆着脸去赴会的机会也难寻,正当他愁眉苦脸之时,一位昔日的同僚为他出谋划策:“有事相求,自当投其所好,既然范公不好重宝贵器,你也无力承担,不如附诗一首,一表心志,二现诗才。”

文章图片8

事实上,遥相干谒多见于汉唐,有宋以来,文人结盟成党已是常事,若有意登青云之梯,大方直言便可。

苏麟先前所想直接拜访,但此时他正在杭州下属县做巡检,不便脱身,因而只好附上《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临水的楼台没有树木遮挡,更容易得到月光;向阳的花木丛光照条件较好,在春天更早得到生长。

范仲淹展信一看,再询问苏麟何人,便知他是在委婉地发牢骚:杭州的无论大小官员,贤能者都能被提拔,可谁又能看到那深陷山岗、背阴寒凉之地的县属小官呢?

范仲淹读上几遍,倒也不恼,只觉文从字顺,寓意新巧,笑道:“这苏麟倒也真算得人才,长久淹留微职,倒是我的疏忽。”

文章图片9

范仲淹得见真人,小试几问,便知苏麟学问功底也十分扎实。

因此,苏麟以委婉而不失才气的劝谏和干谒获得了范仲淹的赏识,他郑重地举荐了苏麟。

而这之于苏麟而言,正是他仕途的新起点。

与此同时,范仲淹利用自己多年节省下来的俸禄在家乡苏州吴县创办了多所义庄和义学,他买田十余亩,雇人耕种,义庄所获得的庄稼粮米用以供给族人衣食和婚嫁丧葬之用,从义庄中在抽取一部分收入作为专门的教育经费,为族中青年提供免费教育。

同时,族中若有受学为官者,必须要捐献其部分薪俸,资助义庄和义学。

除却族中子弟,范仲淹对暂时无力接受教育的农家子弟也颇为慷慨。

文章图片10

他在睢阳为官时,薪资勉强养家,却经常以自己的薪俸资助穷苦的读书人。

其中,令其身边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一个孙秀才。

范仲淹对这位面容愁苦,惯打牙祭的秀才早有耳闻,但他思及读书人之窘迫,在孙秀才登门拜访时,仍旧相赠十千铜钱。

孙秀才叩谢完后便告退。

第二天,范仲淹正在处理公务,可管家来报,孙秀才再次求见,范仲淹只得再次接见。

只见那孙秀才面色憔悴,枯黄的脸皮还透着红,低着头,似乎很是羞愧,范仲淹只是命人又拿了十千铜钱,只是这一次,他略有疑惑地问道:“你这样辛苦来回奔波,究竟为了什么呢?”

孙秀才却是羞得埋下了头,悲怆的表示自己的母亲已经八十高龄,但可惜做儿子的没用,没能力供养,所以这样每日来回就能够得到一百铜钱,也是满足的。

文章图片11

范仲淹思忖良久道:“我看你也不是乐于专门乞讨度日之人,尚且不论这样辛苦奔波能得到多少资助,长久以往,终不成事。”

孙秀才这才抬起头,很有希望范仲淹出手相助之意,范仲淹只好提议道:“我替你补一个学职,每月可有三千铜钱的薪俸可供衣食需,有此安排之后,你可能专心学业?”

孙秀才听了这话连连叩谢。

范仲淹当下授他研习《春秋》,解决衣食之忧的孙秀才很是刻苦,夜以继日,严于律己,随范仲淹学习一载,人人道他气度舒展,全无往日捉襟见肘的窘迫模样。

一年过后,范仲淹接受调职令,孙秀才也结束学业归家,直至分别,两人都以师生相称,此后虽路长远隔,但范仲淹时常与人提起这位他赏识的寒门子弟。

文章图片12

如果说苏麟以诗才和学问博得范仲淹的青睐,那么孙秀才主动展现窘迫,诚心苦学的姿态却也令范仲淹想到年少时期的艰难求学的自己,因而除却钱财和生计,更愿意亲自相授学问。

不可否认的是,宋朝正因有如范仲淹一般心胸宽阔,善举贤任能,圆青年才俊仕途所求的前辈,才得以昌明百年,开放包容的举荐之风和大胆多样的干谒事迹更是成为了一道独有的风景。

但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范仲淹面对醴泉寺老僧之求的反应。

范仲淹在朝为官后,仍不忘当年醴泉寺高僧授道观照之恩,不时回到寺中回忆当年苦学往事。

然而,当他远调之后,一场大火将长白山醴泉寺烧得破败不堪,寺内的老僧人为了筹资重修寺院,四处奔走,这时,他突然想到了已经贵为一朝宰相的范仲淹。

文章图片13

老僧一到范仲淹处,就被热情款待,但在细心观察之下,他发现范宅虽然阔大,但是家装半旧,上至主人,下至仆从,衣着都简便朴素,触目所见,古书众多,不见古董和金玉,便知范仲淹是个“清风宰相”,因而同他寒暄一二,并不提修庙之事。

临走时,范仲淹拿出了一包茶叶赠与老僧:“家资简薄,前有友人相赠新茶,承蒙师傅不弃。”

那老僧又是一番客气,回到寺中,发现茶叶纸包里还附有一封信,范仲淹在信中将寺庙荆树下藏金一事和盘托出,并劝慰老僧,可用这些银钱重建醴泉寺。

在范仲淹的指点下,老僧挖出了一窖黄金和一窖白银,于是,原本残破不堪的寺庙终于得以修好。

文章图片14

为官第一求:真情恳求释佳人

事实上,范仲淹终此一生,年少求人求知多,为官之后从未真正意义上求人办过事,多是他人有事相求,而他豁达应允。

为官以来第一求,却是为了一位女子。

范仲淹早年忙于治学,直到三十五岁才匆匆结婚生子,夫妻二人相敬如宾。

被贬至江西之时,他正面临着人生最低谷,此间,他一会儿奔赴战场,一会儿回到京城,忙得焦头烂额,在应酬场上,他认识了一位歌姬。

文章图片15

两人情投意合,范仲淹极为赏识此女品格,他修书一封,托人带给远方的歌姬,包里还附赠了上好的绵胭脂。

彼时,虽然朝廷予他的赏赐不少,可他向来都是留下几许穿衣吃饭钱,其余要么都送给了将士,要么便是资助青年学子。

范仲淹送姑娘胭脂一事几乎传遍了京城,令人纳罕:“范希文铁石心肠,何时做这等风情之事?”

姑娘拆开信,正是范仲淹的情诗:“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相思,赠汝好颜色。”

读了这诗,歌姬心魂荡漾,但如此情意,她却是不能当的,且不说范仲淹前途无限,人人只道他不过一时窘困,日后定是位及权臣,退一万步说,她早已卖给了当地长官,属于奴籍。

文章图片16

范仲淹却锲而不舍,一而再再而三地写信投赠,在知晓了歌姬的顾虑之后,他思索再三,决定以诗相求:“庆朔堂前花自栽,为移官去未曾开。年年忆着成离恨,只托春风管领来。”

既有对歌姬的爱恋,又有对地方长官的委婉恳求:情意至此,君子自有成人之美。

因而,后世常道,范文正公一生铁血铁腕,不曾求人,为官以来第一次求人,便是求一方长官放歌姬自由身。

地方长官看到这封信以后,直笑范仲淹古板一世,也有如此真性情,虽是逗笑,但他一向仰慕范仲淹的耿直清正,因而毫不犹豫地卖了这个人情,当下修书一封表示应允,与此同时,将歌姬的卖身契返还,派人千里迢迢送到了范仲淹府上。

文章图片17

范仲淹在历史上常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重老臣形象面人,但返归范仲淹的一生,虽有“不求人”之家训,但是一方面,他不因面子而背学知识、压抑情性,他是不惮于求人相助的。

另一方面,在更多的人,他不吝啬于帮助他人,面对他人所求,有才者、渴学者、有德者、落魄旧识等等他都愿意伸之以援手。

《论语》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求人办事亦是如此,质也,正者,惟有动机纯正,心底良善,才有浩然之气;文也,礼者,礼多自不见坏处,诗书茶酒,婉言相求,才能事半功倍。

文章图片18

参考文献:

范敬中主编. 中国范仲淹研究文集[M]. 20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