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三年十月,美国芝加哥图书公司为了预备编辑一部《世界名人传》,特派专员到中国来采取材料。对于中国的艺术界,他们只注意采取梅先生一人的材料。这里将当时他们所辑成的《梅兰芳传》文言原稿摘译为语体文如下。 梅兰芳,字畹华,江苏人,现年二十九岁,世居北京,祖父与伯父、父亲都是当代名伶。兰芳渊源家学,从小就喜欢歌舞,十三岁开始舞台生活,演了几年,声容并茂,声誉日隆。十九岁第一次到上海露演,社会各界热烈欢迎,从此名誉更响亮了。回到北京以后,有一家报馆举行投票选举伶界大王,以二十三万余票的最大多数中选。 中国古代歌与舞是并重的,但到了唐代以后,专门指示古舞的舞法,逐渐失传。梅兰芳博考古书,参以心得,特创造一种古装歌舞剧,编演了好几出戏,都得到成功。著名的男女旦角一时纷起模仿,全国风靡,成为中国戏剧界空前未见的盛世。而且他的舞法也有各式各样的不同,如《天女散花》里的带舞、《霸王别姬》里的剑舞、《西施》里的佾舞,都是非常美观,为中外观众一致所推举。 梅兰芳、朱桂芳《西施》 二十五岁时,曾膺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聘,备受欢迎欢迎。除朝野名人络绎前去访问外,文学家、美术家更纷纷同他谈论戏曲艺术。中国伶人出演于外国,梅兰芳是破天荒第一人。二十八岁时又到香港去演戏,路透电社将他的演出盛况每天拍电报告给全世界;香港大学并且特地请他到校讲演。在当地英国人的心目中,也都将它看作中国一时代的名人,而不仅看作一个名伶了。当地各西文报纸对于他更一致赞美,来去的时候,海滨迎送的人不下好几万人,都争先恐后,想以瞻这一位中国伟大艺术家的风采。 梅兰芳所能演的戏有二三百出,自己编演的也不在少数。他演唱的艺术非常精妙,很难用文字来形容。概括说来,他的动作娴雅优美,足以表示中国民族优良传统的特质;他的声音婉转圆润。他本人每一登台必全心全力,以全副精神表演剧中种种的情态,务使他的观众满意而去,这更是他在舞台上的唯一美德。 他虽然名满世界,但他自己毫不满足,仍然研究不息,而且很想研究欧美戏曲,将东西洋艺术融会贯通,以其更有伟大的创造。 平生最注重公益和慈善事业,演剧助赈,计已一百多次。他性情温和、谦虚,对师友及任何人都恭敬有礼貌。与研究戏曲艺术的余暇也喜欢探索科学方面的机械、电气学,又喜欢搜罗古今中外关于戏曲的书籍和图画。闲居时喜欢种花养鸽,并留意昆虫学;又喜欢摄影,对中国书法更具特长。人们得到他的一张画,都认为是难得的珍品。日本东京书画展览会得到他的作品几件,另辟一处陈列起来,以表示特别重视的意思。中外知名之士都喜欢和他交游,文人墨客以诗文投赠不下好几万篇。中外报章和学校举行名人甄选投票,结果他的大名总在当代许多名人之列,而且有好多名人的票数还不及他多。总而言之,梅兰芳是中国艺术界的伟大人物,那是世人所公认的。 以上都是《世界名人传》里梅兰芳传记的华文原稿,当时曾在北京《星报》上发表,其中有一二小节不免稍有夸大,与事实不符,现在被我删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