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3-01-10 发布于江苏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观察他交往的人,就知道他到底是贤能还是品行不端。

赏 析

这是管子讲识人的一句话。
关于如何识人,管子的提法无疑是较早的,且颇为接地气,务实,可操作性强。
他说,你要观察一个人,首先要观察他的朋友圈。如果他交往的都是酒肉朋友,那么他自己也就不那么可靠。如果他身边的朋友都是老实能干的,那么他也可能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他的朋友圈都是品行不端的人,那么他肯定也是这样的人。通过交往他的朋友圈,就能看清楚一个人,这是非常高明的方法。因为朋友圈不会骗人,还不需要直接去问这个人,就能相对客观的找到答案。
管子自己就有很好的识人术。齐桓公晚年宠幸三位佞臣易牙、开方和竖刁。第一个叫易牙,为了获得齐恒公的宠信,将自己儿子熬成肉汤。第二位叫开方,舍弃卫国君主继承权,来给齐桓公当侍臣。第三位叫竖刁,为了出入宫中方便,不惜自宫作为代价。这三人,齐桓公都认为是“忠臣”,并问管子,可否将大权托付给他们。
管子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便有了自己的判断:天底下对自己的孩子那么残忍,对自己的父母那么冷酷无情,对自己的身体都可以残害,这样的人,怎么有仁爱之心,以后对君主又怎么会有利呢?齐桓公不听,最终被三人软禁,活活被饿死在宫殿中。
由此可见,判断一个人贤能还是不肖,不能看他做了什么,还要看他的动机,通过观察他周围人的品性来了解他的内心。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仅要察其表、更要析其里,切不可被一时的伪装蒙蔽了双眼。
除了看朋友圈这个识人标准,管子还补充了一条: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即看一个人的喜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才华在哪个地方。
在管子之后,孔子也提出了三点识人标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其后的《吕氏春秋·论人》也总结了“八观六验”之说,为君王识人提出了具体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想要观察一个人不妨去看看他的朋友圈吧。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吧!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