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焦虑真的源于缺钱被饿死吗?| 对话财富议题

 合十为一 2023-01-10 发布于河北

安静丨素简丨灿烂丨澎湃

回信

针对怕饿死这一底层恐惧问题的回信

白天鹅小姐:

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

这好像是开始写信惯用的开头和客套,与我而言却是真正的欣喜和兴奋,我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写作,也可以说有的时候写的比说的要好,用文字来深入交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样就能长久的留下来,而不至于转瞬即逝、灰飞烟灭。

说到这好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总是希望能够永存,害怕失去,害怕死亡,害怕灰飞烟灭的情形发生。

多么的神奇,好像这些核心问题始终如幽灵般相伴左右,甚至某些场景都不知道是他们在作怪。

当我寄出关于恐惧的来信的时候,你回寄了一封更具现实意义的来信,关于金钱与职业,其实读下来感觉有些部分也关于恐惧的,就像你最后的署名,害怕饿死的丑小鸭,我能感受到那份无助和恐惧。

我想先就先从这个话题开始吧!

“害怕饿死”

我们之前好像很多次提到这个话题,你常会在情绪低落或焦虑来袭的时候问我:“我们不会饿死吧!”我所有的回答好像都是不会的,怎么可能呢?

然而,这样的回答好像并没有打消你的疑虑,面对始终存在的这个问题,我想可能是并没特别深刻的理清这个问题,把它拆解开来,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所以这次我想尽自己所能去深入它,看看会不会有点效果。

我开始仔细搜索,忠于内心,自己好像并没有怕“饿死”的念头,这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对生存问题、温饱问题的深入思考?那你的这个害怕饿死又来自哪里呢?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安静下来,扪心自问的一个重要议题。

现在我只能用我的经验和认知梳理一下,看完我的梳理我更期待你的回复。

我到底是怎么跳过这个恐惧的?原来“恐惧”是一个很宏大的主题,在此之下还有很多枝杈。

我想你一定记得,2021年我们的国家宣布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解决温饱问题,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个阶段“乡村振兴计划”全面展开,这不是唱高调,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城市新穷人确是存在的,过度消费,寅吃卯粮,导致的生活不堪重负,层出不穷,真实存在。

然而我们并没有中消费主义的毒,有手有脚,身体健康,而且在意识上还增加了低欲望、不消费这些想法,虽然到最后发现它也只是个伪命题。到底真的沦为身无分文,要面对饿死的状况,是不会的!

退一万步说,真的要饿死了,那是要到达一种什么境遇?无法保证最低的生存所需,一分钱都没有了?拿不出钱吃饭,要上街流浪乞讨。那么最低限度的保证不饿死的生活,最低需要多少钱呢?

其实我们可以算算,目前手头的钱,保证最低生存需求,到底能活多久,这是在没有任何现金流入的状态下。

另一方面,这样的最低生活,我们现在能做的谋生的工作,是否可以实现现金流保持正数?这便是山穷水尽的底牌,翻开,你会发现,有手有脚,身体健康的我们,完全没有可能饿死。

还记得在做青少年活动期间,有两项体验活动就是针对你说的饿死的极端,一个是野外生存,在野外环境中寻找食物,搭伙做饭;二是城市生存,只给每个人发一元钱,挑战在城市里生活一天。

我们带领的大部分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曾经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那么多孩子都在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超越,比如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饭,第一次在城市里面对陌生人提出自己的需求,得到帮助或达成目标。

城市生存挑战中,也不乏有商业头脑的小朋友,集合一群小伙伴,把大家的钱凑在一起,买进卖出,用赚取的中间利润,实现了一天的生存主题。

在最后的总结中,大多也会听到小朋友们说到这样几个关键词:

第一、勇敢,今天是第一次勇敢的做了尝试,完全没有想失败会怎么样,或者害怕什么的,勇敢做了,也就得以实现了想法,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巅峰体验啊!

也许在他接下来的人生中,正是得益于这次的巅峰体验,他的行动力会比旁人强很多,在他的人生模式中,去做便有成的可能,害怕变的不值一提。

第二、自信,相信自己,这样的一次挑战,对自己能力会有初步的认知,我可以,我能行,我可以独自面对,做成事儿。这也是一次难得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关于有手有脚有思考,有能力立足社会的体验。

通过这个小朋友的例子,好像回到了起点,我们在人生中不就如同打怪升级,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勇敢值和自信力嘛!

我想在你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中,一定有这样的自我认知的觉醒,比如你说的不断在转学中适应新的环境,让自己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接受当下。

又比如说当时只身一人从南方到北方,即便经历了抑郁症的洗礼,一样可以走出来,即便你不喜欢的工作,其实在旁人看来是“做300多人的厂长”的大使命,大工程,这就已经清清楚楚的证明了你自己是多么的有力量。

三年后,你经过深思熟虑,再次决定离开北方,到南方生活,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市场环境都要更好,这不是一股巨大的由内而外的力量吗?

这是我看到的,也是我们共同经历的,好像自己看自己总会有那么一块死穴或者迷失,而在别人看来又会是另一番模样,也许就是“我执”吧!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给到我的一个回应,说看到我有一个模式——会去书里去寻找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标准答案,这也许是我带给她的感觉。

但实际上,我有很长时间都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开始怀疑自己有阅读障碍,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听别人讲书,吃二手知识。

勇敢真实面对自己,而不是用幻想的方式,或认知里某种应该的方式去生活的时候,才开始慢慢面对真实存在的生活。

最近,我才开始可以完整的读完一本书,也开始尝试着讲出书中有意思的内容,再加上这次开启的一问一答式的书信,正好可以疏通一下输入与输出的管道,这个过程我仔细思考,其实不想太多刻意的目标,比如激励彼此,给予力量,而更多的想忠于内心,真实示人。

曾经无数次被你戳破的说一套,做一套,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勇气真实的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了。

所以穿越种种幻象,回归真实。“害怕饿死”这个命题到底又是怕什么呢? 真的是饿死吗?我想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直面真实,这里边有好多话题可以继续探讨,我今天想一起探讨一点,就是你在信中说到的“想要负起自己对生活的责任”。

当我们意识到,负责地生活,不仅意味着拥抱你自己和身边的人,还意味着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在我们之外,原来有一个世界在呼唤你,等待你,可以伸出双手,真实感受和创造属于自己生活的种种精彩,是多么的迷人而有意义。

我们除了做好自己内心的梳理,建筑起自己内在的秩序的同时,真的应该该勇敢的还自己一个真实——要睁开眼睛看世界,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要迈开脚步丈量世界,要跳进市场开辟一片新世界。

这也是从不断关注内在的小我,到切实走到真实的世界,施展大我的过程,迈出这一步,收获不一样的体验,穿越诸多恐惧,直面它们,感受它们,接纳它们,涵容它们甚至击破它们。

这是关于自我认知这部分的浅见,这也是自己理解的人生底色!

每一个人都值得被鼓励,每个人都值得被看到,每个人也都可以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人生。突破那些“画地为牢”,让心中诸多或真有,或莫须有的妖魔鬼怪随风散去吧!

回信到这里可以先告一段落了,啰啰嗦嗦,写了太多字。接下来还想再继续探讨这个议题,关于职业,关于财富,很多话想说,我希望接下来的输出更加精炼,直指核心。

输出最大的收获者就是自己,这是一次难得的自我梳理,议题真的需要认真对待,认真梳理。

再次期待你的回信!

                               蜗牛小姐

对话录 |摊开我们内心的纸老虎,好歹做一回武松!

茫茫人海,

      我们会萍水相逢!

Zor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