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子太极镇派之宝】-虎背靠山功

 苏友圈 2023-01-10 发布于浙江

【虎背靠山功文字教材】

理念篇

一.虎背靠山功的由来

【虎背靠山功】乃郑子太极一脉镇派之宝,本功法之完整训练体系由郑子太极创派宗师 郑曼青先生->吴国忠师爷->陈取宽师父->再经怀有我为人人之武者贵族气质与发心【让每个人少占用一张病床】的心炁门太极院回传第一代于2017年起首度公开,并在全国各省各市助人广传,短短五年时间习练者数不胜数。

本教程于2017年首度发布于心炁门太极院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已多达数十万。前日不甚惨遭删文,诸多宝贵留言也一并消失,异常可惜。为帮助更多学友们方便学习,今日重新上传。

除本段由诸罗遁叟撰写外,本文全部内容均为郑太一脉回传第一代-安徽省杨伟老师所书。

二.功法名称的内涵

【中国古传武学功法与道家修炼法门的奥秘】都藏在名称当中,但很显然并未获得大家的重视。

古人用字非常严谨,大多具有深刻内涵与用意,切勿轻易更动或为了方便而简单称呼。这除了在潜意识中让自己无法时时得其体用外,更遗害未来从学的学友。因此对于名称的叫法,必须慎之又慎。

【靠山功】,全名为【虎背靠山功】,我们应该从名称中思考为什么用【虎背】,为什么用【靠山】?

虎骨为最强健之骨,因其骨内之髓(又称水银)充足,故虎扑才能如此迅捷有力。此功法训练的终极目标就是藉由补炁跟一切鼓荡来让人体之骨经由八洞修真的效果增添骨髓,而后逐步强健自身。

而靠山呢?巍巍大山不管你如何撞击都无法撼动,你只能顺从它,只能利用它,只能依【靠】它,藉由山形山势与山所具有的一切来补你的先后天元气。这是道家功法借假修真与利用外力补充内部的方式。

很多人不重视功法名称中蕴藏的奥秘,偷懒将虎背靠山功称为撞墙、靠墙等等,这除了极度不尊重古人、门派体系外,更对自己未来的修炼与对后人的传承皆是极大的损失与祸害,不可不慎。

各位学友,当你学习道家功法,特别是太极拳时,请重视其一招一式的名称,务必深刻并时时思考为何古人如此命名。

对于名称的深刻了解,是一个完整训练体系中极度重要的一环。如果你得其所传,绝对不会草率的随意改名或为了方便而胡乱称呼。

请各位学友务必重头深思您之所学的任何名称,切莫轻忽。

三.练习过程中身体出现的现象及原理

当我们的身体放松往墙面靠时,墙面就会给我们身体一个反作用力。身体会借由这个力得到震荡,鼓荡,在这个震荡,鼓荡的同时身体气血会快速充盈起来,我们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震荡和鼓荡得到按摩,放松并逐渐的被强化。

所以在初始练习的一段时间里,身体首先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双手的手指发胀,变粗,这是气罐末梢的表现,会全身都沉,重,累,想睡觉,这是身体关节肌肉松的体现之一。有睡眠质量不好的,会在这样的训练下得到很好的改善!

当身体逐渐放松的同时,气血也会逐渐充盈起来,我们身体原本比较阻滞的经络和神经末梢就会被冲开,气血就会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角落。所以我们会看到手指发胀,甚至有些原本气血不足的人,他在练习时,初期开始的十几二十分钟头会有点晕。这是因为气血循环的路线加长,需要的气血量增多,而在身体气血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头晕的现象。但是无妨,随着您练习时间和量的积累,这种情况会很快消失。原因是靠山功在养生中的第一个价值就是:补气。

“头晕”对应的就是“头痛”,练习靠山功时也可能会出现头疼的现象,具体原因大概有以下十种:

①快要感冒的或已经感冒的人

②快要发烧头痛或已经发烧头痛的人

③呼吸系统不好的人

④头部,下巴没有稳定住的人

⑤原本头脑就会涨的人

⑥经常性耳鸣的人

⑦喝酒或睡眠长期不好的人

⑧呼吸僵硬,或练功瞬间闭气,而不自觉的人

⑨身体原本就很虚或气虚很弱之人。但他原本可能不自知

⑩血液氧气不足之人,但他原本也不一定知道。

对于练习勤奋的学友来说,随着时间和量的累计,甚至会出现怕冷的感觉。这是身体放松到了一定的程度,全身毛孔都打开所致。这个怕冷的感觉会随着练功阶段的不同持续循环。

参考体会:一期学友杨伟他在没有练习靠山功之前,夏天晨练一两个小时后上身衣服都会因为出汗而湿透。2017年夏天,在他练习靠山功7个多月,在差不多往年温度下,晨练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出汗却不是很多,上衣也没有湿透。有一次出去外面吃饭,所有人都觉得空调温度高,热!只有他觉得冷,还被人嘲笑这身体怎么越练越差。

说到“冷”就会想到“凉”。在目前练习靠山功的众多学友中,有很多人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后背凉的身体反应。

后背会凉,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的寒气、湿气跟循环处于不佳的状态,不管男女。但我们无法解决,只能等待未来身体某处发病。

当我们习练靠山功时,会进行全身调整。慢慢的后背就不会有凉的感觉。这种凉,会逐渐消失,只剩下肩膀会容易受凉,比如很多人的感冒是因为肩膀着凉。再继续练,等到体内炁机充盈,肩膀上的两团火出来了,那么肩膀也不会有着凉的问题。所以,背会凉,并不是对的,而是病态。此时,勤加练习等待身体充盈后,就不会有凉的感觉。

除了后背凉的问题,有的还会出现左右手或脚一冷一热,甚至是身体一半凉一半热的情况,这些都不用担心继续练,等待身体的炁机充盈起来,问题自然解决。

当我们的身体关节肌肉逐渐松开,炁机循环充盈后,身体就会发沉,一切都开始往脚底沉入。练习过程中感觉膝盖以下的两个小腿和脚很沉,小腿有变粗,身体变矮的感觉,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两脚脚底能平贴地面并牢牢的吸住地面,出现这些现象是代表炁已经下沉到了脚底。练习勤奋者甚至脚后跟会痛,这表示体内开始清升浊降。继续练疼痛感会消失。当我们身体出现这些现象时,此时应该把注意力从外形转移到内脏的鼓荡上来。应该关注我们的脚底,四肢百骸。体会靠山功带给我们的内在鼓荡按摩,体会身体的炁感,体会太极的在内不在外!

当体会到太极在内不在外,一切运作在涌泉,其他只是技巧时,就不算白费时间了。

当身体能知道听劲是用脚底听,而非双手与身体,那就算入了幼儿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

当能够很轻松的打三趟拳时,那您应该“全部重学”。这表示根本没有引发内炁的鼓荡,后续将更为虚度光阴。

沉到脚底这件事在不同太极拳种会有不同的说法。有些门派他不谈脚底、不谈“根”、也不谈“脚腿腰”、不会要求必须把所感应到的一切都引导到脚底,然后贯串到地面。而郑子太极一脉,极度严格要求所有一切都必须脚底出发,所有一切都必须引导到脚底。不管你是松肩,你是垂肘,你是腰松,你是落胯,所有一切一切的判定标准都在脚底。你只有节节贯串,只有全部都能够放松沉到脚底,你才算有最基本程度的进步。

要想能够感知到炁沉脚底,您在练习时就必须穿平底的且鞋底薄的鞋子,越薄越好。试想您穿着一双鞋底很厚的鞋子如何能够两脚牢牢的吸住地面,脚底涌泉如何能够和地面紧紧的贴住。不要小看了一双鞋子,不管你是养生还是练功,它都非常的重要。有一位老师这样说道:“多年来,我一直找不出“单鞭下势(扑步下势)”,为什么有些人们,一定要违背先祖或违背要领及规程,将下势时的“扑步”硬要做成“马步下势”呢? 原来如此,有些人说:原来先辈们穿着棉布鞋练拳。后来先进了,就改成胶鞋、运动鞋、武术鞋。而再先进了就不妙了,穿着旅游鞋练拳,那么高的后鞋帮,把灵活踝骨关节给绑死了,想活动也动不了啦,下势时需要踝骨关节充分下活而活动不了啦。只好将“扑步下势”的动作,就做成“马步下势”了。这个鞋子的问题在提醒我们,学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功法,我们应该站在古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思想要回到那个年代,学会用古人的文字和语言习惯。

四.靠山功养生保健的价值

当我们能把所有一切都引荡到脚底时,身体已经处在很松的状态下,这时炁感也越来越强。就养生方面来说炁感的增强给身体带来最直接的冲击就是“炁冲病灶”。 所谓炁冲病灶就是我们的身体在借由靠山功的震荡,鼓荡帮助经络打通的过程中,炁机(血)运行到有明显病变或不正常的经络时,炁行受到病变经络的阻碍,形成两个相反的力,冲击力和阻滞力,炁要通过病变部位,由于经络的淤滞 或堵塞状态(气滞、血淤、痰凝、湿聚等)而出现的如:疼痛、发热、酸、麻及其他类似于病情加重的反映。不明白的人往往大惊小怪,害怕继续练,以为会靠坏身体。其实这是自然疗法治疗过 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气功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脱胎换骨”前的“大死大活”过程。中医称之为气冲病灶,即人的正气被调动、激活后与邪气相持、搏斗时在人体出 现的生理反应。这种反应其实是好事,它告诉人们被堵的经络正在被打通。除了上述反应外,有的身体还会出现红斑、红疹、水泡以及头晕、头痛、嗳气、恶 心、身体发抖、等等各种不适症状,也可能有吐浓痰、流鼻涕、打嗝、放屁、拉很臭的屎和很骚的尿等各种强烈反应,其实这些都是排毒反应, 不仅不必紧张、担心,恐惧,应该庆幸、庆贺!面对上述症状,身体经过内在的清洗排毒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越来越健康,甚至会脱 胎换骨。需要强调的是,即使病治好后还应继续,并将此养成终身保持的习惯,替代吃药打针。

气冲病灶的过程,少则几次、几天,多则几个月,有的病情较重或年老又身患多种疾病的患者,甚至会经历很长时间气冲病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撇开精神因素和其他的因素)是以习炼者身体素质和体内需要修补的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的多少来决定的。

另外像肠道不好的人在练习中会不停的放屁,胃不好的会出现打嗝,有严重肺病的会吐痰甚至是带有黑色的血,肾炎病人练习中指标会升高等等,出现这些现象其实都是身体在自我修复。人的内脏分属金木水火土五炁。比如肾病之人,水过多或过少。当以靠山功的补炁在强壮肾水时,自然会影响心火、脾胃的土气、肺部的金气~等等。五行相生相克,在进行调整某一局部时,自然带动其他连动。因此所谓指数的上升,如果他的作息、情绪、饮食,并无不同时,就是在进行五气调和的治疗动作。

群里经常有学友问“靠山功能治疗某某病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靠山功它并不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病的万能药,但它的养生跟治愈效果非常非常非常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靠山功是一种对任何疾病都非常有效的宝贵功法。它同时具备砭、针、灸、药、按跷、导引与武学修炼功体之效的简单功法。它是从整体入手,来加强人体的自愈能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相信它,相信!是力量的来源!

我们更应该学会关照自己的身体,学会以自己的身体为师。让身体告诉自己答案,身体是越来越舒服了、更好了、还是更差。当然如果您仍然担心,那就别练。两者都可以,都是自己的选择。心炁门公众号里有一篇靠山功+疗膝功二功合一的文章,在留言区有100多位学友的留言,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大家靠山功的养生治愈效果!这些实证的案例可以给大家作为参考!

练习靠山功除了有“炁冲病灶”的反应外,它还有“照妖镜”的作用,把您体内的旧伤找出来变成新伤,并消灭它。在靠山功学习群里有一位学友二十年前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治疗了多年才算正常,后来右肩又得了肩周炎,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治疗才好。当他练习靠山功20天后,这些部位开始胀痛,一段时间里疼痛感持续加强,以至于他用手拿水瓶都很费劲。这位学友并没有理会这些,仍然继续的练习,疼痛也慢慢消失,直到完全没有。群里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靠山功“照妖镜”的功能会把隐藏在您体内的,甚至是多年的旧疾统统找出来并把它消灭掉,虽然它的外形简单,但内涵却很深!

五.靠山功之技击和发劲要素

靠山功更是一个“放大器”,它会把您在打拳架中出现的问题,放大到在您练习靠山功的过程中来。比如您会发现在靠墙时可能肩膀僵硬了,或者背部撞击到墙面产生反作用力时,因为力量的传递引导不畅,所以您的腰硬起来了、胯突出去了、膝盖也僵硬了,小腿也跟着稍微往上蹬了。这些所有的一切,只要在靠山功训练过程有出现,就表示您在打拳架时也会发生,只是您感觉不出来。

我们借由靠山功的训练,借由靠山功产生的反作用力,把你在打拳架存在但却不自知的问题放大出来。所以当你在练靠山功时务必要去观察身上的所有的一切、所有的僵硬点、所有不顺畅的东西。这些始终都存在于你的拳架之中。我们现在要倚重靠山功来将“敌人”找出来,并予以一一歼灭。

为了能够很好的用“脚腿腰”这样的流程来发劲,我们的身体必须先要能够很好的放松。松是一辈子的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同门派有不同训练松的方式。比如有的就通过打拳架来练松,打拳架能不能放松?当然能,只是太慢,效率太差,时间太长。现代人讲究的是效率,讲的是一箭多雕。在郑子太极这一门,在尚未学习拳架之前,就开始利用靠山功这个极度卓越的简单功法来有效快速的训练“松的能力”。借由靠山功的正确操作训练,让自身背部很和缓的跟墙壁碰撞,藉由碰撞墙壁后的反作用力,让其进入我们的体内。这反作用力在鼓荡、震荡、鼓荡、震荡的过程当中,你的颈、你的骨、你的肩、你的腰胯、你的所有一切四肢百骸,乃至你的五脏六腑,就会借由鼓荡与按摩而逐渐逐渐的放松,并且是很快速很有效的放松。在这样不断的训练下,身体就会因为放松而自动卸力。然后把墙面撞击且作用于你身的力量,在放松的情况下自动的经由全身,顺畅的传递到脚底。

当你的身体具备一定程度的松柔后,墙面再大的撞击力已经对你不构成威胁下,自然就能把这个作用力传递到脚底。你自然就学会如何用全身跟脚底来卸力。你自然就学会如何用脚底来练根劲。

当你在正确训练方式下,在具备放松能力后,就能够直接把反作用力卸到你的脚底。这时你就同步具备几种能力了。第一、你就具备了发劲所必须的放松,不用力放松。第二、你也学会了腰胯能够放松。第三、你也学会脚踝能够放松。第四、你也学会脚底能够如何稳定的跟地面接触,进而使用脚、腿、腰这样子的流程来发劲。这些就是发劲所需要几种几个基本要素。

当你同时具备了这些东西之后,反过来由你来发别人,由你成为那个发劲者,这个时候你要学的是发劲。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不会像一般人在发劲的过程硬邦邦的用手在发、用身体在推,好像在斗牛、好像在比赛。你可以在贴着对方的同时直接脚一踩对方就会出去。刚才所说的事情,相信群里的所有人都已经能用身体充分的理解。尤其是参加过见面会和线下培训班的学友。

参考实例:2017年九月初在金华见面会时,诸罗遁叟老师就用这样发劲的方式给同学们一一喂招。所有参加见面会的同学接劲用的就是靠山功训练出来的自动卸力。一期学友杨伟在他的笔记中这样写道:“当诸罗遁叟老师面对面贴着我,脚一踩发劲时,我的整个背部是贴在墙面的。表面上看他并没有用力,而实际上当我的背部靠到墙面的那一瞬间感受到非常大的力,这个力要比平时自己练习时大很多倍。背部瞬间发热,虽如此但却很舒服,在身体碰到墙面的那一刹那,脚底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力。在他发我的过程当中我的脑海里并没有想着要怎么去卸他的力,想的是身体要放松。这个力很自然的就卸到脚底。而当我用这样的方式去发别人时,虽然脚,腿,腰的流程还不流畅,但对方依然能够感受到比平时自己练习时的 力大”。

所以各位,如果你现在已经在训练发劲,那么你就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是否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只有如此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发劲?卸力也必有出处,如果没有出处,那这个力会留在你的身体里,肌肉里,情绪里,身体必然会受伤!

通过上述所说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功法有几个标准:一、一定很简单,他的动作一定很简单,但内涵很深;二、各种效果一定自然会产生,不需要你去想象;三、境界会随着量变而质变,境界越来越不同。

动作篇

六.靠山功功法说明及动作要领详解

①靠山功功法说明:收下顎、立身中正、全身放松、兩脚与肩同宽、背对墙壁、距离墙壁一个脚掌长,膝盖微蹲、准确做好落胯动作、不帶任何力量,身体自然而然的往后“躺”,以命门之上、夹脊之下的区域向墙壁上“靠”,藉由墙壁的反作用力进行全身的气机鼓荡与按摩,停留几秒钟不动,等一切力量在体內的鼓荡流动完毕后,再慢慢的前弯,藉由臀部与墙壁接触的翘翘板原理来顶起上半身,回复成跟开始一样的姿势与要领。但切记从一开始直到所有动作完成,都必须训练双腿、脚底不因为身体的任何变化,而产生向地面使力撑的情況,越放松越容易让鼓荡行遍周身。(靠躺那刹那自然吐气,并发出声音)

②我们在功法说明的基础上,从头到脚把它细分为九项并做说明

1头部:收下颚,保持正直,眼睛看前方三公尺或斜下方45度方向。舌抵上颚。

说明:收下颚,保持正直做这个动作是防止在靠到墙面时头部晃动后仰碰到后脑受伤,更是为了训练出虚领顶劲。

拳经拳论里面的每一个诀都对应有训练的功法。古人是经里藏诀,诀里藏秘,留诀不留法。靠山功就是训练虚领顶劲的法。

参考体会:一期学友杨伟,平均每天两小时靠山功的训练量,大概在10个月左右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写到:“从头顶到尾闾整条脊柱像是一根直直的棍子一样连在了一起,在起身时,身体稍微前倾,头一领上身轻松竖直。在往后练这个棍子开始变软,变成了钢的卷尺,很有韧性。有一天在我练炁功准备活动,转动脖子时,发现当我的头在转动时,腰的脊椎骨也在动。也就是说颈椎和脊柱贯穿成了一体。以前转动头时,腰的脊椎骨是不会动的”。

眼睛要找个定点看是为了收住心神。舌抵上颚是做搭桥,同时可使口内生津。这个除了说话和吃饭外,都要去做,养成太极生活化的习惯。

2手臂:两手臂放松自然垂于身体两侧随身体摆动。

说明:当我们初期练习时,由于动作不熟练,在后靠和起身时手臂可以主动前后摆动,来稳定身体。随着动作的熟练,要逐渐的忘掉手臂让它自然放松的随身体而动。

手臂连接着肩膀,要想手臂得到真正的放松,肩膀必须能松,要想松肩必须先松夹脊。只有夹脊松了后才能做到松肩垂肘,两手臂在做起式时才能自动浮起。

3上身:保持中正,靠墙的区域在命门以上夹脊以下,主要命门区域位置。命门在肚脐对直的后面。靠的是命门那一片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说明:靠的位置至关重要!切记当你身体还没有学会放松时一定不能靠肩膀。肩膀的位置距离脚底很远,在身体没有放松的情况下,靠墙的反作用力会断在腰的位置,腰会越来越硬。

命门区域一是距离脚底的距离比较近,震荡的反作用力很容易传导到脚底。二是靠命门区域会先按摩你的肾脏、关元、腰圈,补气效果最好。另外如果靠的位置在命门以下臀部的位置,腰也会硬。

切记!第一靠的位置很重要,第二是全身放松后的“靠“不是“撞”。

4腰胯:松腰落跨(尾闾股内卷,简单说屁股不要翘。落跨是难点,也是重点。)

说明: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放松落胯, 胯是腿和腰相接的地方,胯骨关节乃全身松开的活门,落胯是达到胯骨关能落笋。胯落的好, 涌泉自然能贴地,涌泉能贴地,全身关节便能松开。能节节贯串,能落笋便能中定有根,有根即能接地力, 借地力为己用,而能制人。就靠山功而言,靠时做不好落跨,靠的位置就不够准确,起身时落跨做不好,炁会上浮,影响效果!

正常来说应该用放松腹股沟的动作来做落跨,尾闾股内卷或不要翘屁股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动作,我们必须借由这个错误动作配合靠山功的练习,来达到能够自动落跨的目的。落跨也是练出来的!

5腿:膝盖微蹲,两腿两脚不可因身体的变化而主动向地面用力支撑,要主动放松。

说明:膝盖不可挺的过直,也不可太弯。太直膝盖后面的肌肉紧张不利于炁的下行和力的传导,同样太弯炁一样会断掉。应该在直立的基础上稍微放松即可。并且这个弯曲度要在练功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在膝盖的弯曲度这点上是很多初练者容易犯的错误点,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等到一切都能够完全沉到脚底时,那时膝盖又仿佛不存在一样。

6脚:身体与墙面的距离是一个脚掌的长度。两脚平行站立,脚后跟稍微外旋一点点或脚尖稍微内扣。两脚的外缘与肩同宽。

说明:如果是身体很瘦弱者,腰部不好者,还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人,体弱者。初期身体和墙面的距离可以稍微近点。

身体到达一定松的程度时距离也可调的远点。

脚后跟外旋或脚尖内扣才能达到两脚的实际平行,两脚平行是为了以后行河车倒运。

两脚外缘与肩同宽是个大致标准,我们不是做工程测量,所以并不需要那么准确。之所以要两脚外缘与肩同宽,是因为这个架构,下盘才得以稳固,又不会导致大腿肌肉的僵硬,影响炁的下行与震荡的下沉。如果两脚距离缩的很小,虽然大腿肌肉会更软化,但不稳固。形同小树,干很小,容易 风吹而倒。又如果两脚距离很大 ,虽然得以稳固,但却会因此大腿内侧肌肉僵硬,而影响 我们需要 的下行炁。所以在两脚外缘与肩同宽的观念要求下,其标准在于“以大腿内侧肌肉不感觉僵硬,能松柔”为原则。

7靠:身姿调整好后全身放松不带任何力量的往后自然而然的 “躺”,(并靠在墙面2到3秒的时间再起身)不是撞。

说明:在墙面停留2到3秒是为了让震荡的力很好的扩散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鼓荡的效果达到最佳!

靠时切忌不要两腿用力蹬地往后撞,用身体自然后躺的力度。

在靠到墙面时如果身体会被弹起,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做好落胯。

8起身:利用以臀部为支点的翘翘板原理起身。简单说做鞠躬的动作起身.不可用腿和腰的力量起身,起身时要落跨。膝盖在起身时不可再度弯曲。

说明:翘翘板的原理初期不易掌握,可以做鞠躬的动作来起身。鞠躬时前倾的幅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过大腰弯的太低,在上身竖直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落跨,腿部会用力蹬地。过小也一样会借助腿的力量来起身。腿用力肌肉自然紧张得不到很好的放松,影响炁的下行。

起身时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头在起身前先低或膝盖先动再度弯曲。

所谓翘翘板,臀部就是那个支撑点是“固定”不动。上下半身都是一个整体,因此头和上身是一个整体行动要一致。臀部作为支点“固定”不动,身体起身时自然不会下滑,膝盖自然不会再度弯曲。

9呼吸:起身后上身要竖直时用鼻子吸气,靠墙时嘴微微张开让体内的气自然吐出来并发“啊”的声音。切记不可靠墙时吸气。

说明: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靠墙时一定要呼气。

发不发“啊”这个声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如果说非要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发声可以增强内脏的鼓荡效果。这个声不是刻意用嘴巴发出来的,它是丹田腹腔震荡时自然从嘴里出来的。人是没有丹田的,只有腹部。丹田不是“部位”,是练出来的。当你练出丹田的那一天,第一个现象是:您原本说话的音色,就全变了。这也是基本60分的及格标准。参考体会:一期学友杨伟在他的笔记中这样写道:“2017年6月22号。今天距离练习靠山功半年还有两天,无意间点了一下自己微信的语音,发现声音比以前变了。发音比以前清晰了,鼻音不是那么重了。

2017年12月24号。练习靠山功一年时间,距离1000小时还差不到200小时。说话的声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次改变,但还没有完全改变”。

群里同样也有好几位的声音都发生了变化。

七.靠山功注意事项

①练习靠山功选择的墙面要光滑平整,厚度越厚越好!木质材料的有吸震作用,大树及圆形柱体都不能靠,容易受伤。

②饭后半小时候再练。每日半小时不嫌少,两小时不嫌多。(注: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是靠山功的三个阶段。1000小时算是幼儿园水平。

如果想要达到疗愈某些病,每日至少练习两小时)

③刚动完手术,伤口没有愈合者,身体内装有支架者不能练(不清楚支架的质量如何)

④女性生理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决定练与不练。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练的。

⑤腰部做过手术体内有钢钉或钢板者或换过腰椎者不建议练。其他部位体内有钢钉或钢板者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反映来决定。

⑥孕妇和发烧时不能练,一般感冒可以练。有高血压者练后不易泡脚。

八.结语

凡事无标准,不足以成体系。郑子太极拥有完整的训练体系,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现象和指标及参考时间。当你进入这个体系训练时,能很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目前处在哪个阶段,水平如何。

靠山功是进入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之前第一个必修功法。通过靠山功训练出体松,五脏六腑松,体沉,炁沉,根深,炁贯末梢。在我们身体学会很好放松的同时,也训练出了一定的功体。功体是什么?大家可能比较难理解。但靠山功带来的体质改变,群里很多的学友已经受益多多。

参考案例:一期资深学友,线下培训班一期学员,大陆地区靠山功传播第一人,湖北荆州宁常玉在她的心得体会中这样写道:“2013年因为身体原因,我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手术,已经被判死刑的我得以从鬼门关侥幸逃脱,却留下了不可避免的术后后遗症——全身经络严重不通。

术后,力所能及的锻炼加上两年的针灸理疗,收效微乎其微。2016年8月份我结缘靠山功,并勤加练习,我每天靠山功的习练都在一个小时以上,渐渐身体的改变让我爱上靠山功。

最明显的改善就是夏天都要盖被子、从不用空调跟风扇的她,开始怕热起来,有一天晚上竟然热醒了,让我先生开了电风扇才安然入睡,这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二明显的改善是常年咳嗽不见了

我手术后几乎咳嗽了整整两年,只要稍不留意,比如将手伸到被子外面或者在外面受点风寒,马上就会咳嗽,吃药、打针以及各种听到的土方都试过了,每次都很难很难治愈,靠山功一段时间后基本没有咳嗽了,如果偶感风寒有咳嗽,也比较快就能恢复,并且很多人都说我说话中气开始足了,说话的声音都变化了。

以前跟我理疗过的一位小护士,她非常关注我,每次我发朋友圈她都巴拉巴拉,把照片放大了看,说我的气血、精神各方面很明显地改善了。

有句话说:先教给你一些功法让你的体质发生变化,再一招一招教给你的是真传!各位学友请珍惜这简单却非常卓越的功法,并日日勤加练习,在自己身体越来越好的同时,请把它教给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人让他们都健康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